•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寫作是對“今天”的思考
    來源:謝有順說小說(微信公眾號) | 謝有順  2018年12月05日09:06

    ? 一 ?

    這幾十年,中國在發生巨變,廣東更是如此。文學作為一個時代的語言鏡像,必然會體現出一個時代新的風習和氣象;如何審視、書寫當代人的生活與處境,是一個作家最重要的使命。但在今天的文學研究的譜系里,當下經驗因為還沒有經過時間的淘洗,于是成了最為蕪雜、過剩甚至不值錢的經驗——小說、影視界重歷史題材過于重現實題材,學術界也重古典過于重當代。

    但我想強調,沒有人有權利蔑視“今天”,真正有價值的寫作,無論是取何種題材,它都必須有當代意識,必須思考“現在”。

    持守這個立場,就是一個作家的擔當。

    波德萊爾說,“現代性就是過渡、短暫、偶然,就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變”,美應是永恒和瞬間的雙重構成,而當代生活恰恰充滿了全新的瞬間、全新的美,沒有瞬間也就沒有永恒。

    一個對“今天”沒有態度的作家,很難贏得世人的尊重;而如何才能處理好如此迫近、蕪雜的當代經驗,更可見出一個作家的能力。福柯說:“或許,一切哲學問題中最確定無疑的是現時代的問題,是此時此刻我們是什么的問題。”文學也是如此。

    不少人都說,今日的文學略顯蒼老,其實就是少了一點少年意識、青年意識。“五四”前后幾代人之所以精神勃發,就在于梁啟超、陳獨秀、魯迅、胡適、郭沫若等人,內心都充滿著對青春中國的召喚,他們當年反復思考的正是今天的我們是什么、中國是什么的問題。

    這種青年精神改寫了中國的現狀,也重塑了中國文學的面貌。

    ? 二 ?

    廣東文學這些年的成就和特色,最顯著的就是一批青年作家的興起,他們的寫作,昭示出了一個青春中國的新質和前景。

    回想起來,廣東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的各個節點,都有自己的聲音,但這個聲音并不顯著,少有領一時之風騷或創立大的話題的時候。各種大的文學流派、文學爭論,比如朦朧詩、傷痕文學、尋根文學、先鋒小說、文化大散文等等,都非發端于廣東,也無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出自廣東,所以這幾十年來,廣東是中國文學的重要參與者,但不是引領者,所以其文學品格很難一言以蔽之。

    但廣東文學這幾十年來依然有重要的貢獻,那就是它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大融合的圖景。各個地方、各種風格的寫作者都涌向廣東,都在這塊熱土上生活、寫作,并融入其中,從而寫出了很多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南方的、北方的,傳統的、先鋒的,歷史的、現實的,匯聚于一爐,色彩絢爛。

    這種文化融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創新,從而造就了風格混雜本身也是一種風格、無流派也是一種流派的新的文學場域。

    尤其是廣東作家對一種新移民人群以及他們生活的描寫,對改革開放和工業化時代下打工者故事的講述,是中國文學中全新的經驗和表述。廣東有大量的新移民,他們從外地來廣東生活、工作,那么多的城中村,住著那么多的打工者,還沒有站穩腳跟,過著動蕩、不安而又充滿干勁的生活,這些人,是最有故事、最有活力的一群,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經歷的成功與重壓,快樂和悲傷。你可以說他們是邊緣人,是弱勢群體,但他們也是轉型期中國前進的主要力量。通過他們,可以發掘出許多新的文學經驗。比如《闖廣東》《黃麻嶺》《女工記》《國家訂單》《下落不明的生活》《工廠女孩》等作品,就有意記錄這種現實,他們的寫作,是生活在廣東的打工移民群體極好的精神傳記。

    這些新移民人群所面臨的苦惱、壓力、困惑、悲傷,以及他們的快樂和希冀,是現代生存經驗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前我們只要一講到嶺南,就想到民俗、美食、西關美女、柔軟的日常生活圖景,等等,太單一了;現在的嶺南呢,發生了變化,原有的還保留著,但新質的現代性的各種癥候也正在被真實地面對。

    這是新的生活形態,也是新的文學書寫。

    這些年輕的作家,帶著從各地來的口音和記憶,在多重的生活和文化大激蕩中,通過自己的書寫來呈現當下社會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借助文學這一樣式來完成新的城市文化身份的建構,進而表現出工業時代里每個人不同的精神氣質。你總能從廣東青年作家的作品背后看到一條精神影子——它來自不同的人的不同記憶,也來自不同的文化和族群,而正是這種雜陳和混合,使得廣東的文學并不單一,它看起來是當下的,其實也是歷史的,看起來是現代的,其實也隱藏著傳統中國的面影。

    它的寬闊、豐富和無法歸類所蘊含的活力、前景,正使廣東的文學變成一個當代文化研究的生動標本,個中所呈現的經驗、人物和各種精神面相,是之前的文學敘事中所未見,也是別的省份所沒有的。

    ? 三 ?

    這一點,在廣東的詩歌寫作上也體現非常明顯。

    廣東活躍著大量的詩歌寫作人口,也有很多有影響力的詩歌活動,尤其楊克主編的《中國詩歌年鑒》、黃禮孩主編的《詩歌與人》、萊耳創辦的“詩生活網站”,在詩歌界都成了重要的符號。

    有人說,廣東這地方務實、世俗,缺乏詩意,也產生不了好的詩歌,這顯然是文化偏見。詩意并非是空調、飄渺的,它就隱藏在日常生活里,在一些平凡人的心里。詩歌并非只與天空、云朵、隱士、未來有關,它同樣關乎我們腳下這塊大地,以及這塊大地上那些粗礪的面影。廣東的詩人比較少那些不著邊際的幻覺,相比,他們更崇尚腳踏實地的寫作、表達、生活,這樣一種詩歌氣質,也有效重建了詩歌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詩歌不完全是朝向遠方的,也可能是向下的、此時的,是可以關懷生活日用、也可以寄托精神的藝術。

    ? 四 ?

    此外,廣東有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家,網絡文學的作品數和讀者數,據說也一直居全國首位。最具影響力的那批網絡作家,多數是在廣東起步的,他們許多代表性作品,都在廣東寫就。廣東還創辦了“廣東網絡文學院”、《網絡文學評論》雜志,這些都屬國內首創。

    網絡文學對寫作空間的開創尤其值得重視。過去講到寫作,強調地方性,強調具體的生活空間,但是在當下,出現了沒有故鄉、地方性、現實感的寫作,這已成為非常普遍的寫作現象。大量的網絡文學,是沒有地方性的。不強調故鄉,不重視地方風俗、地方體驗的描寫,甚至沒有具體現實所指。

    這種空間開創,正在產生新的文學寫作類型。

    文學空間開創一直是文學革命的主題。比如說意識流小說對時間的處理,包括多種敘事角度并行,本身也是對空間的一種拓展。傳統意義上的地方性寫作,會有一個情感傾向,故鄉就是家園,這是一種比較恒定的文學情感。但是在新的文學空間里,比如說在廣州和深圳這種移民城市,有很多異鄉人匯聚在一起,會對空間產生更復雜的反應。網絡空間的開創,使得寫作不與具體的現實、地方、故鄉發生關系,以致這些年文學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現象和新問題,它們改寫甚至顛覆了我們的文學觀念。

    如何面對與闡釋它們,正在成為一個新問題、大問題,而廣東的網絡文學寫作與研究,是其中至為重要的實踐和樣本。

    或許,比之廣東這片土地上這么豐富而復雜的經驗,廣東作家遠沒有寫出真正大氣、厚重的作品與之相配,因為任何新的經驗都需要長時間地去咀嚼和消化,任何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的建立,也許要凝聚好幾代人的努力。

    但在一個新的文學嶺南的建構過程中,新移民的故事、日常生活的詩意、網絡文學的觀念變革這三個方面,為中國文學的發展,為確認“今天”的我們是什么、中國是什么提供了全新的藝術樣式。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 2022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片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