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許:回首處,青山綠水
1、現場
全球歷來最長壽大熊貓“佳佳”在港離世,終年38歲,年紀相當于人類110歲高齡。經香港特區政府漁護署及海洋公園的獸醫一致同意,“佳佳”安樂死離開世界。其骨骸將捐予香港城市大學動物醫學院,作教學及研究用途。佳佳最明顯的特征是右邊耳朵有一個V字型的缺口,估計是小時候在野外受傷所致。
這條消息從香港海洋公園發出,牽動了全人類的目光,“這仍然令人哀傷”。當天,兩位白發老人被子女扶著去到現場,跟管理人員說,她們是佳佳故鄉的親人,一直關注佳佳,希望帶著佳佳生前的音像資料回去,“魂歸山水故土”。
身份證顯示,兩位老人是姐妹,姐姐叫秦一,妹妹叫秦二,移居香港已經四十年。她們在佳佳離世的地方站了很久,白頭發在陽光下閃亮,吸引了眾多媒體記者的關注。那時候,人們才把一只英雄大熊貓與幾千里以外的山水青川聯系在一起。
“親情是割不斷的”。秦一,秦二,在鏡頭前說到青川,內心像是抓住一個快要風干的口袋,立刻很擠了,顯現出來,便是一臉蒼老的淚水。佳佳何嘗不是。
佳佳已經很努力了。“在過去兩個星期健康急劇轉差,食量及體重下跌至有記錄以來最低,食量由逾10公斤急降至3公斤以下,體重由71公斤跌至67公斤左右。16日早晨情況急轉直下,不能走動,身體十分虛弱?!卑矘匪朗状斡迷诖笮茇埳砩?,人類的溫良暖意,陪伴佳佳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兩位老人向著佳佳的遺體鄭重鞠躬,身體彎得像兩只老蝦。很多記者現場報道,用網絡的力量把兩位老人和佳佳送回兩千多公里之外的青川唐家河。那里已經建成大熊貓國家公園,青山綠水,夢幻天堂,佳佳枕著露珠入眠,醒來鳥鳴如初。
為此,唐家河大熊貓國家公園組織了千人徒步禁語活動,以特殊的方式迎接佳佳回家。雨后山水如洗,天地間,萬物無聲,秦一秦二白發蒼蒼,走在隊伍最前面。佳佳小時候的照片,貼在每個人的胸前……
背景里,天籟之音仿佛林濤輕涌:
很努力了,媽媽的寶貝,
星星唱歌陪你睡。
明天醒來,青山綠水,
老家等你天涯歸。
媽媽的寶貝,為何有淚,
鄉情鄉音愛相隨。
還很遠啊,我們的寶貝,
月色出發陪你飛。
生態夢想,青山綠水,
暗香憑你帶露吹。
我們的寶貝,不必有淚,
天大地大夢相隨。
這是四十年后的情景。
2、精靈
杜三溪拉開石牛寺的小木門,吱呀一聲,雪光逼得眼痛心緊。青溪城不見了,唐家河不見了,山都矮下去,世界靜成一籠漫漫的白。在這樣的時刻,鐘聲顯得更加莊嚴神圣,總要有個證實和提醒:蒼茫之下,眾生還在。
鐘聲拱破寂靜,在雪面上滾來滾去。
自從杜三溪入住,石牛寺儼然一個小學校,一早一晚的鐘聲準時提醒青溪人起床了,睡吧,暖意透出來,彌漫山水人心。偶有上香還愿的老人進出,總看見杜三溪在小院里掃地,古柏四周,沿圍墻,七里香靜靜開放。都說,又偷又搶,無可救藥一個人,怎么就生了慧根,莫非佛前顯靈?
敲完鐘,杜三溪抱著手縮起脖子,預備轉身進去的時候突然聽見一個求救的聲音,仿佛是無助的孩子。循聲一看,檐下,門后面,一只狗狗蜷成雪團,瑟瑟發抖。杜三溪把狗狗抱進寺里,生了一堆火,給狗狗喂水和香案上的蘋果,狗狗卻不吃,不喝,只想睡覺的樣子。“肯定是凍壞了。”杜三溪給狗狗蓋上衣服,抱在懷里烤火,發現狗狗受傷了,右邊耳朵有一條口子,還在滲血。一定很疼吧?
杜三溪趟雪去鎮上,像一只穿山甲在雪地理打洞,好不容易才露出腦袋,看看方向。先到檔案館找韓之恩,說:“一條白狗,要死了?!?/p>
韓之恩正在爐子上熬稀飯,順手遞給杜三溪一碗,說:“什么白狗?流浪狗會咬人。”
杜三溪接過稀飯捧在手里卻不打算吃?!斑@么大的雪,”他說,“不知要凍死多少命?!?/p>
韓之恩在稀飯騰起的白霧里抬起頭,安慰杜三溪說:“先吃飯吧,吃完去看看。太陽出來了,雪很快就會化掉的。”
杜三溪還是不吃,問:“你有藥嗎?止痛的,止血的。”
結果兩個人都不吃了。韓之恩隨便拿了些消炎止痛的藥片,杜三溪端著稀飯,穿雪洞去到石牛寺。推開門,眼前的一幕讓韓之恩驚呆了,杜三溪也嚇了一跳。
杜三溪說的白狗正在圍墻邊攀吃竹葉,黑眼圈、黑耳朵,四肢也是黑的,除此之外便是一團白。小家伙警惕地躲起來,像個受到驚嚇的孩子。
“大熊貓?”韓之恩掐住杜三溪的袖子,呼吸都要停止了,“這是大熊貓。”
杜三溪很沉靜,說:“給它喂稀飯吧,它餓壞了?!?/p>
韓之恩示意別說話,牽著杜三溪慢慢靠近大熊貓藏身的地方。突然,大熊貓沖出來,繞過他們,像一個雪球,滾門而出。他們追到門口,看見陽光雪地里雪球翻滾,朝后山去了。
兩個人坐在寺門口。韓之恩給保護區打電話,給史麗打電話。那時史麗正在白水考察古沙陀國遺址,把自己弄得像孫悟空一樣。史麗在電話里說:“哄我高興吧?”
韓之恩說:“姐姐,我永遠不會騙你。你是我的世界。”
史麗說:“不跟你貧了,我在船上呢。我暫時還回不去,你報告白縣長吧?!?/p>
杜三溪還捧著稀飯,不住地問:“它會餓死嗎?”
保護區管理人員和林業公安步行趕到的時候,已近中午。雪在融化,發出小心翼翼的聲音。青溪城慢慢顯出大致的輪廓,河流和道路回到本來的位置,不少人笨笨地跑動。
人們欣喜相告:大熊貓又來了!
一場搜救活動及時展開。非專業人員被禁止參加,因此杜三溪和韓之恩守在石牛寺,仿佛小雪球還會回去。
望著茫茫大雪覆蓋的林區,眼前有小雪球在美麗翻滾,韓之恩腦袋里跳出一個詞語:精靈。
3、唱響
“生態陣線”公眾號發布全球征集令,為佳佳和她的故鄉同唱一首歌,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主題頁面以綠水青山為背景,滾動展示佳佳各個年齡段的大幅照片,配發佳佳的生平介紹。為了表達哀思,圖文全部用黑白色呈現。
短短三天,來自十七個國家和地區的八萬余人次點贊、分享,留言不計其數,后臺提交的原創詞曲作品和視頻文件,潮水一般從世界各地抵達。這令發起者瞠目結舌,束手無策了。熱情的網友高度理解“生態陣線”,自發組織聯名推薦和網絡投票,一定要把“佳佳公益宣傳”活動進行到底。
于是,一首《媽媽的孩子佳佳》的歌詞進入大眾視野,得到一致的推薦,新一輪刷屏的關鍵詞變成了“媽媽的孩子”。網友是理性的,在恰當的時機把解釋權交回給主辦方。大家搜索發現,“生態陣線”賬號主題為個人,實名認證為“元明清”,一個定居中國的美國人,在四川一所大學任教,妻子是中國人,名叫舒書,歷史教授。
元明清和舒書浮出水面,線下聯系到詞作者,才知是兩姐妹:秦一,秦二,目前定居香港。因此節目錄制只能在線上進行。
在元明清和舒書的倡導下,網友開展愛心接力,很快征集到最佳譜曲,作者不要任何報酬,署筆名“綠水青山”。接下來拍攝、錄音、剪輯、合成以及一應后期制作,通過“生態陣線”順利完成。錄制背景包括了美國、香港、成都、唐家河,版本涵蓋了粵語、普通話、四川話和英語、法語多種形式和風格,演唱者既有白發蒼蒼的老人,又有天真可愛的兒童,還有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秦一秦二自然是領唱,畫面里白發老淚,讓無數的心揪緊。
視頻完整發布之前,元明清和舒書播放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沉醉不已,特別是舒書,哭成了一只花臉大熊貓。
白露在轉發。
史麗在轉發。
韓之恩在轉發。
杜三溪獨坐于佛的光輝里,聽見風過山林,萬物歸心。
……
4、佳佳
韓之恩在網上海量搜索大熊貓幼崽的生活習性和遷徙規律,額頭上冒著汗,腦袋里不斷閃跳一個詞語:家園。杜三溪站在韓之恩身后望著電腦,露出求救一樣的眼神。窗外,青溪古城靜臥于山水之間,馬鞍山橫亙西南。
雪已化盡,天地明澈如洗。
“棲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內。無固定巢穴,邊走邊吃,喜單獨活動,四處游蕩。常在大樹下或竹林內臥睡。視覺較差,行動緩慢,但能快速而靈活地爬上高大的樹木,并能泅渡湍流的河溪。”韓之恩念了一段,回頭一看,杜三溪不見了。
杜三溪早已走進石牛寺后面的山林。沒有工具,沒有方向,但他相信能找到受傷的大熊貓??匆娭褡铀麜O聛?,四周看看,然后憑直覺繼續前行。他內心認定了,那個可憐的小雪球正在前面某處等他,流著血,快堅持不住了。
杜三溪變成了一只笨笨的熊貓,尋著竹子和溪水前進。看見竹林了,他模仿大熊貓攀吃幾片,坐一陣,然后聽見水響。溪邊,他感覺大熊貓真的渴了,于是探頭喝水,還跟自己的倒影頑皮打鬧。天黑下來,于是去找一個樹洞或者巖窩,把自己蜷起來。
石牛寺兩天沒有響鐘了,青溪城有些不適應,人們互相問:“杜三溪呢?該不會出事吧?”
韓之恩跑了無數次石牛寺,終于報告史麗。史麗想了想,給白露打電話,說:“報警吧,組織專業人員搜救?!?/p>
很快,兩百人的搜救隊伍進入林區,一隊向摩天嶺,一隊往馬鞍山,拉開兩張大網。指揮中心設在公安局,白露站在大屏幕前,戴著耳機,時間仿佛一塊玻璃,凝固,但易碎。
夜里十一點三十五分,定位系統終于在馬鞍山腹地發現信號,緊接著海事衛星電話傳來聲音:“報告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第二隊第三組發現目標!發現目標!喂喂!報告白縣長……”
白露發布指令:“指揮中心收到,請報告具體情況……”
凌晨三點,杜三溪和大熊貓一起獲救,大熊貓連夜送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杜三溪住進縣人民醫院。搜救人員向媒體記者描述了不可思議的情景。
事發地馬鞍山鐵廠坪,與青溪直線距離一百一十公里,途經二十六個山頭、十七條溪流。從現場分析,杜三溪抱著大熊貓跌落溪谷,至少翻滾了一百五十米陡坡。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杜三溪遭受了多處骨折和嚴重外傷,大熊貓卻沒有發現進一步的傷勢……
隨后的新聞發布會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專家介紹說,獲救大熊貓并無大礙,通過輔助進食和初步治療,各項指標正常。新聞發言人還宣布說:“基于美好之意的傳達,獲救大熊貓被命名為佳佳。感謝社會各界對保護大熊貓、維護綠水青山和建設生態文明做出的奉獻和犧牲……”
白露去醫院看望杜三溪,史麗、韓之恩和保護區負責人一同前往。在醫生辦公室他們得知,杜三溪需要進行三次大手術,一條腿還必須局部截肢?!罢l是家屬?”醫生問,“需要簽字。”
三個人搶著,最后還是韓之恩簽了。
到病房,記者要照相,杜三溪突然像一只受到驚嚇的大熊貓,怯怯地躲進被子里。白露示意其他人都出去,留下了史麗和韓之恩?!艾F在好了,”白露俯身向杜三溪說,“他們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你的朋友和親人。”
韓之恩說:“你救的不是白狗,是大熊貓,叫佳佳。”
史麗應該想到了更多的人。“馬鞍山有大熊貓,”她說,“這是個遲到的證明。好在有了一個交待,不負天意?!?/p>
杜三溪慢慢露出眼睛,小心說:“對不起。我又闖禍了……”
三個人沖出病房大哭一場。
半年后杜三溪出院回到石牛寺,第一件事情便是敲鐘,仿佛跟青溪說對不起,對不起。人們發現,他的左腿短了一截,小小的背影傾斜著,像一個悄悄努力,不屈的山丘。
5、寶貝
很努力了,媽媽的寶貝,
星星唱歌陪你睡。
明天醒來,青山綠水,
老家等你天涯歸。
媽媽的寶貝,為何有淚,
鄉情鄉音愛相隨。
還很遠啊,我們的寶貝,
月色出發陪你飛。
生態夢想,青山綠水,
暗香憑你帶露吹。
我們的寶貝,不必有淚,
天大地大夢相隨。
媽媽的寶貝,為何有淚,
鄉情鄉音愛相隨。
我們的寶貝,不必有淚,
天大地大夢相隨。
很長一段時間,佳佳和這首歌占據了各類媒體的頭條位置,更重要的是,生態公益活動逐漸成為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用白露的話說,“走得遠了回回頭,看世界本來的樣子。”
“生態陣線”沒有關閉,舒書舍不得,命令元明清長期做下去,等他們老了,走得遠了才能“回回頭,看世界本來的樣子”。想一想,舒書給白露發了一條微信:“美女姐姐變成詩人了。你過分哈,人家史麗先生都忍得住。”
白露回了個笑臉。加一句:“回來喝酒,想你們了。”
舒書丟開白露,吼史麗和韓之恩:“你們兩個家伙快出來!我要嫉妒了,我要哭了哦?”
接著是哭臉。舒書的,元明清的,白露的。
正在失望,韓之恩突然冒出來,發了一張史麗在“沙陀國”的照片,湖面風很大,頭發貼在臉上,瞇著眼,身體被救生衣包住。
舒書絕不輕饒,一頓亂罵:“秀什么恩愛!好久補婚禮!史麗先生是我喜歡的類型,你小心哈!還以為你死了呢!”
韓之恩求饒。那邊可能被史麗警告了,發一個哭臉,大喊:“姐姐,你是我的世界。我世界要滅我!”
這種爭吵不容易停住。白露很及時地,把佳佳的視頻發出來,幾個人一下子靜下來。畫面里有唐家河、馬鞍山,音樂如流水清風……
媽媽的寶貝,為何有淚,
鄉情鄉音愛相隨。
我們的寶貝,不必有淚,
天大地大夢相隨。
6、寄托
佳佳是一位少女,在成都的愛心里健康成長,后來與另一只大熊貓安安一起,作為友好使者遠赴香港。媒體報道稱,大熊貓佳佳的老家在青川唐家河。這在青川本地引發了爭論。
白露代表大多數的聲音,支持唐家河,原因很直接,一是首次發現在唐家河,二是唐家河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適宜大熊貓生存。
韓之恩偏執于馬鞍山,也得到部分聲援。他們認為,幼年佳佳本能地回到出生地,獲救地當是她的老家,那便是馬鞍山。至于宜居,馬鞍山具有唐家河同等的優勢。
史麗知道韓之恩的心思都在為了她,幫她守一點慰藉和美好。有時她想,如果李敬沒有在馬鞍山遇難,該是怎樣?如果青原媽媽、黃平、安志坤還在,又當如何?如果韓之恩把她放下,他們會有怎樣的人生?
不過這些爭論和思考,毫不影響大局。青川偏居西北,悄悄把生態做大。青溪在鐘聲里愈加清脆空靈,野生大熊貓不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帶給世界溫暖的驚喜。茶壩七里香氤氳成詩,馬鞍山成為生態圣地,韓家大院把時光帶回茶馬古道,寺壩和月明將現代和傳統無邊聯結?!熬G野青川,全域風景,世界本來的樣子”,在青川大地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白露有時候召集史麗和韓之恩在靜園小聚,依然是雜面和小菜,伴著七里香和淡淡的回憶,背景山水如畫。如果舒書和元明清也趕回去,那就要喝一點酒,哭笑都會加一些。舒書照樣喜歡踢人,挨得多的總是史麗,罵了什么話,聽不清。元明清漢語進步很多,甚至迷戀古詩詞了,抓住機會跟韓之恩探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其里面,更上一層樓。”或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這時候舒書就要吼韓之恩:“什么縱我不往!沒良心的!”吼完卻把史麗踢了一腳,要哭了,又說,“我要告訴青原媽媽……”
史麗望著白露,于是白露解圍,說:“今年國慶,我們回去月明,大家都做好準備吧?!?/p>
7、階梯
有生之年,秦一秦二一起回到綠水青山,最后的時光希望留在老家青溪。隨行除了家人和佳佳的音像資料,還有將盡一個世紀的牽掛。出去是步行加悶罐火車,回來是飛機和高鐵,一來一去,漫長而短暫。
沒有人認識當年因恨出走的青家姐妹,也很少人知道那個恩怨愛恨的故事。有所見證的老人,比如安志坤,比如黃平,都已故去。有些事隨風而過,有些卻落地生根,歷史是這樣,生命亦如此。
白露出面迎接了兩位老人,史麗和韓之恩陪同,靜園花香里幾度灑淚。白露給大家介紹陰平古道和茶馬古道的歷史變遷,說:“昔日古道漫漫,如今高鐵飛架,不變的是生態追求。你們的家鄉正在逐步成為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經濟先行區、生態文明示范縣。”
白露表示,這幾天,史麗和韓之恩會陪著大家去青溪和茶壩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山水靜美鳥鳴如歌的仙界意境,體會一番古道文化與現代田園交相輝映的動人樂章?!捌呃锵阍陲L里迎面而來,那是我們歡迎游子回家的最好形式?!卑茁墩f,“恭祝兩位老人健康幸福,希望你們發揮余熱,為傳承古道文化、建設美麗家鄉再立新功!”
兩位老人被人扶著,站起來,向四方深深鞠躬。掌聲響起來,老人熱淚縱橫,小會場淚雨紛飛。
后來說到佳佳。這是繞不開的話題。
秦一說:“世界第一次認識大熊貓,是在1869年,一個法國的傳教士戴維神父,偶然看到了老鄉家中黑白動物的毛皮。很遲到,但畢竟不是最后一張,不幸中的萬幸?!?/p>
秦二說:“佳佳有自己的老家就好,在唐家河還是馬鞍山,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還在?!?/p>
秦一和秦二問及那個救了佳佳的杜三溪,韓之恩站起來回答說:“我們第一站便去青溪,鐘聲在山水間回蕩,便是他了?!?/p>
白露給兩位老人介紹韓之恩,說:“大詩人呢!我不知道,生態詩人、文物詩人,其他地方有沒有?!?/p>
大家笑起來。韓之恩偷偷碰了一下史麗,輕揚眉毛。史麗一撇嘴,神色靜靜的,像一段待考的歷史。
白露點了史麗的名,向大家說:“這是著名的歷史專家,對于陰平古道和茶馬古道文化傳承做出了大貢獻,目前重點研究古沙陀國遺址?!?/p>
史麗帶出七里香的氣息,說:“國慶節快到了,我們相約茶壩月明,杜三溪也會去,希望有一個山水田園的交待?!?/p>
舒書和元明清很快知道了那個月明的約會。舒書在微信里給史麗開玩笑,說:“史麗先生,熬中藥是不是很享受啊?”
史麗回話:“小先人淑女點,把自己的肚子照顧好?!?/p>
舒書鬼臉,然后是:“生個小舒書就把你喊媽,一樣欺負你?!?/p>
夢想總值得期待,哪怕小,不逼真,卻在那里。人類便是踩著這樣的階梯,一步一步,走向高遠。
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