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古老的窗格藝術
    來源:文藝報 | 王祖遠  2018年11月26日09:02

    汪山土庫程氏舊居

    我在繁忙中仍然無法忘懷傳統窗格這個有趣的題目,開始留意古代窗格的資料。因為我推想,自有木架構建筑以來,中國就有門窗,有門窗就有封閉與采光的問題。因此窗格自遠古就應該存在了。當然,要找到實物是很困難的,因為木建筑都不存在了,哪里有窗格呢?這使我想起我從來未注意的漢代的畫像磚上的圖案與陶制的明器。在古代建筑史的資料中,這兩者都是重要的證物。特別是明器,這類相當于建筑模型的陪葬物,有時相當明確地表現出當時的建筑形貌,甚至構造部材。當然應該有窗格的圖案了。

    說來慚愧,在我中年時有過一段收古物的歲月,也花了些冤枉錢在漢綠釉明器上,其中還包括一件三層高的望樓,卻只注意建筑的造型與架構,沒留意窗格子的作法。直到后來,注意到擺在我家入口的一輛北魏牛車的明器上的窗格,才開始留心在明器上找證據。這也難怪,那頭牛有非常生動的造型,誰會關心在車上隨意畫兩下的窗格?

    回頭找出劉敦楨的古代建筑史,翻到漢代建筑明器的那一頁,才注意到在廣東出土的模型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其一,可能為窗子的位置,以菱形斜格子的圖案最多。這似乎說明了在遠古的中國,窗格以斜格子為基本形式。自此使我注意中國字的”窗”字,下字的囪,已強烈地暗示了此一事實。其二,直欞格可能是在兼有構造意義時所使用的圖案,特別是當開口為固定而無開關之功能時。其三,菱形斜格早已發展出各種形式。首先是角度的變化,有九十度的斜方格,有近一百二十度的菱格。其次是已出現以斜格子為基礎的花樣,如加橫線,或全窗用單一菱形或十字形等。可見國人在漢代早就有使用窗格作為建筑裝飾的辦法了。當然,在中原地區的畫像磚上所看到的開口,總是以簡單的斜方格為圖案。有趣的是,在甘肅發現的漢墓中的磚砌花紋,也是以斜格子為圖案。因此我們幾乎可以大膽地假定,古人所喜歡的非結構性裝飾圖案就是斜格子。

    此后,放棄斜格子的時代背景很可能與佛教有關。也許直欞予人以較嚴肅的感覺。總之,到了南北朝時代,建筑上的窗格就已經直欞化了。不但與結構性格子有關者如此,純裝飾性的窗格也直欞化了。這就是目前看到的六朝到隋唐少數的建筑遺物上的格欞的實況,同時也反映在此一時期的壁畫上。最重要的唐代古建筑:山西五臺縣的南禪寺與佛光寺大殿,就是使用直格,同時期日本的仿唐建筑,亦是如此。直欞子與裸露的木架構系統是相當配合的,可以呈現古典的秩序感。

    可是在民間,我相信一定有不同的窗格出現,給予工匠們創造的機會。我知道的,至少有方格窗出現。在我的北魏馬車模型上,除了主要開口為直欞窗之外,在車身的一角可以看到一個小形的方格窗,似是可以打開透氣的。民間的需要千變萬化,在當時必然有各種設計來應付。正方格至少是一種較適用又美觀的圖案。

    到了宋代,方格子的出現就明朗化了。除了直欞的傳統仍保持在正式建筑上之外,在較輕松的建筑上,方格子已普遍代替了漢代的斜格子。在幾幅著名的繪畫中,如《漢宮圖》及《華燈倚宴圖》,就是以方格子為基調的。宋代的建筑技術的名著《營造法式》中甚至有圖樣畫出,顯然是以方格為主,以斜方格為副。

    中國社會到明代,在江南一帶已有相當富庶的中產階級及思想開放的知識分子。他們在文學與藝術上尋求自己的心靈天地,以解脫儒學正統的倫理文化的束縛。在建筑上不可能有所作為,只能在過去不受注意的格欞上動動腦筋。到明末清初,就有些喜歡動腦筋的文人,努力在建筑傳統的僵硬框架上找些變花樣的機會。最有名的例子是李漁。他在《閑情偶寄》上提到窗欄的設計。他在提到窗欄時說:”吾觀今世之人,能變古法為今制者,其唯窗、欄二事乎?”就說明了此一時代的情勢。窗指的是窗格欞,欄指的是欄桿的格欞,都是在結構上不承重、可以任憑文人發揮匠心的地方。

    上世紀末改革開放之后,我去過江南數次,看到明清窗欞的真實面貌,真是多采多姿,令人目不暇接。這與魚米之鄉的磚雕、木刻等建筑裝飾融為一體,呈現出當年繁榮的面貌。但是大體上可以看出匠人們的創意是有脈絡可尋的。約在同一時期,大陸地區努力除舊布新,拆掉很多古街、古屋。在臺灣的古物市場上可以隨便買到大陸的格、欞門窗,我也買了幾扇裝飾新家,使我對它有了更深切的認識。這些匠人所遵循的原則大概是這樣的。

    依照尺寸的大小,把窗扇劃分為幾塊。由于此一時期要求細致的圖案,所以格條是很細的,大約一公分左右的寬度,所以在考慮圖案設計時,要先想到與邊框的穩定關系。劃分幾塊即有與邊框固定連結的格條,在每塊之中就可自由設計圖案了,設定每塊空間中的主題,要具有裝飾性必須有花樣。用格子作復雜的花樣并不容易,所以民間的窗格以方與圓為主題者最多。這就是在每一塊窗的中間放一個正方或長方的框子,供留透明開口之用。或畫一多角或圓形的圖案,使窗格形成美觀的韻律。在主題與塊狀邊緣之間,使用垂直與水平的格條布滿,只要遵循不要貫通的原則就可以了。也就是橫直相交時永造成丁字形。

    江南民間繁密的窗格,由于使用上面的原則,粗看上去是很吸引人的花紋,因為有一定的秩序與韻律,但想細看,去理解其構成,就不太容易,因為它們幾乎沒有固定的模式。窗格子家家戶戶都不相同,這正是引起我興趣的原因。這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的人際關系。在表面上看似有一和諧的秩序,但在個人的心思中卻各有特色,互不相讓,和諧中有變化,變化中有和諧;有時不免有過分的歧異,甚至勾心斗角。

    當然,在傳統文化中確實有與正統完全脫鉤的出世觀。有趣的是,這種生命觀同樣反映在建筑的格欞的設計上。在江南的文人生活中,最普遍的“隱于市”的方式就是建一座園子住在里面。園里的建筑可以不必方正,隨自己的心意安排。“曲徑通幽”的曲,本來就是中國人為人做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文人居住環境設計的原則。這種精神下的窗欞設計就是完全無法找出秩序的圖案。使我欽服不已的是當時的匠人,幾乎是以藝術家的才能來創作這些簡單的窗欞。最常見到的兩個例子,一是引人注目的冰裂式,另種較為少見的,我不知其名,暫稱之為碎框式。這兩種的共同特點就是歪斜,與當代建筑的風潮一樣,就是不要正、直。

    2009年夏天,我隨家人到華中地區旅游,訪問著名的兩樓一閣。第一站到江西南昌,訪問了程天放的故居。這是一個九條五進的大宅,經大修后,已被改為“中國府第文化博物館”。這樣的大宅,如同一座小市鎮一樣,走進去就迷失在狹窄的巷道中了。老實說,這樣的大宅內部空間組織缺乏層次,并沒有引發我的興趣,倒是其中的窗格子花了我一些時間去觀察,拍了些照片,準備日后研究。

    這座宅子的中心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筑,也就是博物館的招牌所在,也可說是窗格花樣的集中所在。樓上所用的花格是“步步錦”,樓下所用的就是“燈籠飾”。主樓的面寬是五大間,中央的一間特別寬,是主要入口,窗格都在門扇上,是標準寬度。兩側每間的寬度僅及中央的一半略大,所以窗格就明顯地變窄。樓下的兩側是橫披加短窗,取代門扇,兩端的中間則為稍窄的門扇。這樣一來,這座主樓上的窗花格就有六種:樓上幾何圖案有寬窄兩種,樓下的燈籠圖案有寬窄短橫四種,可以琢磨上一陣子了。

    另一個主要的院落是祠堂,正廳供著祖先的官服畫像。正面無門扇,兩側門扇上的花窗,是以梅花為中心,由回字龍紋圍成,似乎有特別高的地位。至于兩廂的建筑,因特別高大,除推窗外上有橫披,也是屬于中央有圖案的小龍紋的設計。祠堂的軸線上有一系列的門廳,其花格各有千秋,不勝枚舉。

    我一面琢磨著,一面隨導游走進另一個院落,主樓是兩層三間,滿目的窗格,樓上、樓下與兩廂都不相同。只見其風格是中央開框型的設計,上下則以小龍紋回字填滿。就像這樣,我又走過記不清的好幾個大小院落,不再花腦筋去辨別其花格了。直到我看了另外完全不同的設計。

    原來我前面所看到的花格窗,都是被認為比較考究的一類,也就是早期江南園林中使用的“碎框式”花窗。這類窗子因位置的重要性不同而有各種復雜性不同的設計。最高級的當然是以花瓶等圖案為主題的碎框式,次等的則以簡繁不同的碎框而組成的燈籠飾,或中心圖案式設計。再次等就是園林碎框了。

    不同的設計出現在服務性的建筑上。在宅第文化博物館也可看到多種簡單的幾何連續圖案設計。坦白地說,這些才是我認為正常合理又美觀的設計。

    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图片|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1区2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v网站|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