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寫不盡的鄉土
    來源:文藝報 | 苗秀俠  2018年11月23日15:55

    有一幅圖景,從16歲至今,一直刻在腦中,那是一幀飽滿的鄉村落日圖。未卜的前途和纏人的青春期,似乎陷入無可救藥。坐在大海般寬厚的莊稼地里,讓蓬勃的麥稞將自己淹沒到難以喘息。麥稞吸飽了一天的陽光,顯得趾高氣揚,漸熟的麥子,掀起遍地微黃,散發出香氣。一只野兔嗖地穿過麥壟,接著又是一只,它們的嬉戲旁若無人,向著落日的方向飛奔。已經把自己坐成了一棵莊稼,頭發和臉龐都被落日染紅。就那樣放肆地看著日落而息的農人,帶著疲憊的農具,背著落日,一個個走過。有人哼起了大鼓書,有個年輕女子,扛著一筐剛剛淘洗的青草,草葉上的水珠在落日映照下紅潤晶瑩,她唱起了泗州戲,唱得聲如錦綢。一切的聲響混在落日的圓潤和飽滿里,大片大片的歡喜覆蓋住了憂傷,手在本子上不能自控地書寫起來。那篇誕生在麥稞里的文字,就是后來的小說處女作。

    那時候并不知道自己是鄉土寫作的路子,只是想表達發生在故鄉土地上的故事,后來求學、愛情和生活的腳步,把江南皖北不同的地方帶進生命之中,寫作的視角,仍然回歸到故鄉。或許,出身于麥地當中的第一篇小說,已注定了我鄉土寫作的宿命。

    所謂宿命,就是生來注定的命運。皖北鄉村的出生背景,總覺自己像撒在土地上的種子,吮吸著泥土的養分而活,而懵懂之中獲得的藝術養分,也來自于民間文化。

    在學齡前,物質和精神相對匱乏時代,淮北大鼓、河南墜子、琴書這些在鄉村流淌的民間藝術,捷足先登占據大腦,戲文里演繹的才子佳人恩愛情仇,很是動人心魄。少不更事即被民間藝術滋養,這決定了我的小說寫作風格和故事,是和土地有關,和鄉村有關。坐在麥子地里開寫的小說,成為后來的處女作,發表時還是十幾歲年紀,尚分不清小說的風格,但開筆之作就注定和鄉村密不可分,這是無可更改的宿命。

    這種宿命,也注定了我的寫作,是從生活中尋找素材,然后再裝配成小說。火熱的現實生活,給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也助長了我的寫作能力,塑造了我的寫作風格。只有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創作的“點”,寫作的感覺才會噴薄而出。

    我曾經做過幾年紙媒記者,那段生活給我的寫作提供了許多素材。也正是做記者的經歷,歷練了我的生存能力和找故事能力。那時一周要寫一個整版的大稿,我力求寫得活色生香,拿出的是寫小說的功力。經常要現場采訪,民間劇團、非遺傳承人、律師、民政局專辦離婚的人,甚至跟著公安干警一起蹲守抓逃犯。往往在完成一篇幾千字報紙需要的稿件后,再寫作一部小說。那些不能寫到報紙上當新聞給人看的內容,添加上文學元素,組裝成一部小說后,就會呈現出另一種嫵媚和妖嬈。

    這種“嫵媚妖嬈”的寫作模式,帶著我走了幾年“逮到什么寫什么”的路,之后,文學的原鄉跑到眼前。我知道那是從未放手的最初始的鄉土寫作。

    對情感故鄉的思念是一直的,對現實鄉土的理解則是遞進的。當我的鄉村主題寫作日漸明晰時,我決定用10年時間創作三到四部長篇小說,因此,《農民工》有了。這部合著的長篇,講述了農民走出鄉村進入陌生環境的城市打拼的故事。然后,有了《農民的眼睛》,我要告訴人們,空蕩蕩的鄉村怎么了,老人、孩子怎么了,是自生自滅還是重新注入活力,就有了《皖北大地》。這部小說探尋了土地和人的關系,主題聚焦在農民回歸故鄉守護家園的故事上,真實反映中國當下鄉村翻天覆地變化和農民的精神回歸。在城里打拼致富的農民,看似融入城市,其實在精神和情感上還是和城市有距離隔閡,他們迫切想回到故園,尋找到安身立命的資本。三部作品的共同點,都是對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的書寫,對中國鄉土的書寫。

    寫作《皖北大地》,我對當下鄉村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鄉村已經脫離了之前的傳統農耕模式,進入到機械化的大農業時代。土地流轉、生態農業、種養加一體化、新型農民等等,是大農業的符號,一個農民開著機器,就可以把幾百畝甚至上千畝土地耕種了,當農民會有兩份收入,一份是土地流轉的收入,一份是耕種土地時工資的收入。收入提高了,農民再不會離開故鄉,鄉村的荒蕪從根本上得以改變。所以,鄉村活了,《大澮水》的樣貌也漸成雛形。

    《大澮水》是我鄉村題材創作計劃之內的第四部長篇小說,已經完成了10萬字。這部作品的“點”放在皖北一座千年古鎮上,是一部真實記錄時代變遷,深度關注當下中國鄉村和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題材作品。這部長篇獲得了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的扶持。再一次聆聽發生在土地上的故事,對我來說,已不再陌生,其間的困難也在意料之中。寫作新長篇,對寫作能力和體力,都是一次新的考量,我已經做足了準備。

    對作家而言,生活就是一口越深挖水源越豐富的古井,里面的寶貝受用無窮。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是火熱生活給予的饋贈。

    如果把寫作者和生活的關系作一個比喻的話,我個人這樣定位:宛若情侶,彼此眉來眼去眉目傳情,相互關照、體恤,互知冷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書寫中國鄉村,將是我堅持的創作方向。我喜歡這種堅持。這是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許多東西漸行漸遠,甚至灰飛煙滅,但有一種東西卻堅硬地存在著,驕傲地屹立著,像陽光一樣照亮人間,那就是中國的鄉村文化。有人說,城鎮化擋不住走出鄉村的人們的思鄉路,這種思念,不僅是具體的村莊、村路、房子、土地,還有生長在土地上的文化。我要寫出鄉村中國在時代大潮里的隱秘心事,寫出她的傷痛和彷徨。我喜歡農民的質樸,他們裝滿苦難的笑容,那種認命和吃虧,促使我想把他們的故事講出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他們的掙扎和追求,他們的艱難和奮爭。我是那種有生活的原動力,才能觸發寫作沖動和靈感的作者,我喜歡被現實生活淹沒、浸潤,然后獲得滋養,獲得寫作的原始力量。我要在生活原動力的咆哮和吶喊里,完成對鄉土的書寫。

    萬物生長,大地永存,人民歌呼訴嘆,植物生機盎然。鄉土寫作是一枚多汁的果實,她讓我枝葉飽滿、搖曳生姿、花團錦簇。她又是一盞指路的心燈,讓我無論身處何處,都會勇往直前。寫了這么久,寫了這么多,寫作的腳步依舊趕不上現世的變化,發生在故鄉土地上的故事,精彩度遠遠超過作品本身。我常常憶起16歲時坐在麥子地里,對著圓潤落日寫作的情景,半天紅云彩,辛勞種田人,苦中有樂,哼曲歸家。鄉土和鄉愁一樣,是永遠寫不盡的。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黄大色黄美女精品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