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書:恩情
平的一聲春雷,給華夏兒女帶了新的希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還不到一個月,就給我和母親帶來了命運的轉機。
1979年元月中旬的一天,雖然天還是寒冬,但是,大地上已經吹來一陣陣春天的氣息了。人們只感到心情舒暢,干什么事,只要不犯法,就放心去做,再也不怕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了。
隨著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平反昭雪,我母親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臉上隨時蕩漾著舒心的微笑。
這一天,對我們家來說,是一個永遠難忘的大喜事。這天,天上還飄灑凝凍,時間已經到了傍晚,從屋外邊,忽然走進來來了兩個叔叔,年齡在四十四五歲。他們一進屋,就親切地稱呼我母親為大嫂。
這兩個叔叔,一個身材魁偉,一個體型單調。他們給我和母親帶來了中共務川縣委,縣人民政府給我父親平反昭雪的決定,那決定印在一個紅頭文件上!這時,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還不到一個月。
聽到這個喜訊,我和母親都哭了。母親拉著這兩個叔叔的手,哭得話都說不出了,那樣子就像久別的孩子,回到了父母的懷抱。
我知道,這是母親激動的過度表現,與其說是哭,不如說是自己幸福得流下淚水。只聽見我母親哭著面對組織上派來的這兩位叔叔激動地說,還是共產黨好!
當務川來的這兩位叔叔介紹了他們自己以后,我們才知道,那個魁偉的叔叔,是務川縣人事局的文局長;單調的那個,是務川縣委組織部的工作同志。這兩位同志親切而慎重地對母親說,大嫂,昌壽同志平反昭雪以后,你們就屬于革命干部家屬和子女了。這些年,你們一定吃了不少苦。對昌壽同志的去世,我們代表縣委、政府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慰問!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父親陳昌壽,在解放初期,從人民政府的干部學校畢業以后,就被分配在當時的剿匪工作隊,曾經到余慶、鳳崗、務川等地剿過匪,搞過土改。一天風里來,雨里去的。還曾經受過傷,流過血。待務川解放,安寧下來以后,他就被留在了務川工作。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在干部剛實行工資制時,他那時才十八歲,就被定為行政23級,工資43.50元的區級干部了!
在極左運動中,由于父親堅持事求是的原則,被錯誤處理,失去了一個革命干部的身份,他就被掛在了壞分子的行列,而受到管制生產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務川組織上的這兩位叔叔回去以后,不久就解決了我母親的撫血金。為了照顧老干部子女,務川的組織上還安排我到縣工商銀行工作。當時,工商銀行規定,要考學校,只能考銀行一類的學校。工商銀行的況行長對我說,只要我想讀書,待我工作一兩年以后,他們就保送我去讀銀行學校。還準備分給我一套房子,讓我把媽媽接來務川同我一道生活??墒?,我又不想搞財經一類的工作。就辭職,背水一戰,到務川一中讀書。這樣,在1984年9月,我就考取了遵義師專中文系
我們那時高考,要定向分配,就是你剛考起大學,就決定你的分配去向,具體到你即將要去的縣,我由于是務川考生,就定向務川了。
在遵義師專學習的三年中,我學賈寶玉的雜學旁收。那時的大學,下午基本上是不上課的,給學生自學時間。在這個時間里,對我們中文系的學生來說,或者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者到閱覽室讀書,或者自學。我趁此機會讀了好幾百部文學名著。厚積薄發,讀書成就了我的人生。我的成績一直是很好的,很得我的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因此,畢業分配時,我取得了一次性分配學生的資格-―就是從學校直接分配到單位,不經過教育局這一關。
那時,學校準備分配我到茅臺酒廠工作。我卻想回務川,這樣我就到遵義地區教育局去改我的分配去向。剛好遇見湄潭教育局一位姓陳的管人事的干部,在他的勸說下,我就分配回老家湄潭工作了。
記得,到湄潭教育局報到時,那是1987年的7月上旬,我左手交派遣證,右手就到人秘股對面自考辦辦理了參加高教自學考試的手續。
分配到永興中學以后,我一邊要教書育人,要把自己的課,上的受到學生的歡迎;夜晚,就在電燈下,學習中文本科的課程。
這樣,從1987年10月開始,到1994年12月,一共考了8年,在開考的15門本、??普n程中,每門功課我平均考了5次,一共參加了大小75個科次的考試,最終,我獲得了貴州省高教自考委,貴州師范大學頒發的中文本科文憑,有幸成為了遵義地區第一個自考中文本科畢業生。
在我的工作和學習中,我的母親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只要一講到我的學習和工作,她什么都不要我做,叫我全心全意工作和學習就是了。而她老人家,在父親平反的這十多年中,生活得很幸福,他常常對我說,學書,要努力啊,要給你爸爸爭氣。更不要忘記鄧小平他老人家的恩情,更要給他老人家爭氣!
1997年2月19日。仿佛空中霹靂,鄧小平他老人家去世的消息,在當天早上,就通過電視、廣播傳遍了華夏大地。山河同悲,九州共泣。……
我母親,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她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就把門關了起來,一個人就在她住的房間里,哭了一整天,口中反復念叨的只是一句話,他是一個好人!
我是知道她老人家對鄧小平的感情的,心想要哭就讓她哭吧!
就在鄧小平去世的那年6月,母親也去世了。只不過,她去世時,臉上是帶著微笑的。我知道她心中所想的,就是親自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時光,親自品嘗了它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甜蜜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