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德巴赫猜想》到《那山,那水》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報告文學學術研討會在安吉余村舉行
從《哥德巴赫猜想》到《那山,那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報告文學學術研討會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余村舉行。研討會主要圍繞湖州作家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和反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作品《那山,那水》進行。
據介紹,1978年,湖州籍作家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之后,立即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振蕩效應,這部作品以大膽的真實性,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拷問。作品展現了陳景潤在政治活動嚴重干擾,物質條件非常艱難的環境下,不顧打擊、嘲諷和誤解,癡情于數學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的經歷。作為一種社會變革的先聲,作為一種社會思潮的動向,作為一種人們愿望目標的強烈誘導,《哥德巴赫猜想》具有大的社會現實振蕩和推動作用。
中國報告文學常務副會長李炳銀在研討會上表示,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道路上,始終都有報告文學的熱情參與和助力。報告文學既以自己獨特的個性聲音深情地呼喚改革開放的發展,也以自己的熱情書寫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是與中國的改革開放歷史道路和實踐交融最為密切,互動最為有力的文學表達。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40年中國報告文學往往與湖州有關:創作《哥德巴赫猜想》的徐遲先生是湖州人,反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行”的報告文學作品《那山,那水》,述說的就是發生在安吉余村的故事。
曾獲2017中國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的《那山,那水》,生動講敘浙江安吉余村人民建設美麗鄉村的故事,深刻紀錄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化為人民群眾生動實踐的歷史進程。評語指出,作品以一個報告文學作家的高度的文化自覺,從美麗鄉村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層面,看到中國正在向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正在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由此,敏銳地感應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研討會當天下午,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浙江省作協、湖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浙江湖州市委宣傳部、湖州南潯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報告文學館落成暨‘我與報告文學’征文頒獎典禮”在徐遲的故鄉浙江南潯舉行,徐遲報告文學獎永久落戶徐遲的家鄉湖州南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