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朱曉明:塞罕壩上的女人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朱曉明(滿族)  2018年11月15日16:14

    賽罕壩位于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屬于高寒海拔地區。歷史上賽罕壩森林茂密,水草豐沛,遼、金時期稱“千畝松林”,為遼、金皇帝避暑狩獵之所。然而在遭遇了大規模開圍、伐木、墾荒之后,賽罕壩原始自然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森林、草場、河流面目全非。56年前,賽罕壩機械林場剛剛建立的時候,那里還是一片荒漠。改革開放后,賽罕壩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如今賽罕壩造林面積112萬畝,已經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也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2017年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陳彥嫻代表林場建設者接過獎杯后,感慨地說:”我們所有吃過的苦、受過的累、流過的汗水和淚水,都變成了快樂、驕傲和自豪!如果我能重新回到19歲,重新選擇一次,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塞罕壩,我無怨無悔!”

    一、六女上壩

    時光回轉到1964年夏天,19歲的陳彥嫻馬上就要高中畢業了,她和五個好姐妹聚在一起談論著自己的理想。

    陳彥嫻從書包里小心翼翼拿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一張照片:”大家知道她是誰嗎”?同學們都搖了搖頭。陳彥嫻無比敬佩地說:”她就是咱們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姐妹們紛紛湊過來想看個究竟。

    陳彥嫻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我的理想就是像她那樣開著拖拉機馳騁在原野上,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其中一個姐妹問道:”我們也想去開拖拉機,哪里有拖拉機呢?”陳彥嫻想了想說:“我聽媽媽說我們家的鄰居就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聽說他們正在開展大規模機械化造林,他們那里就有拖拉機!”姐妹們說:“那我們一起去找他!陳彥嫻說:“他太忙了,一兩個月都不能回家一趟,根本見不到他的面!”一個姐妹出了一個好主意:”那我們可以給他寫封信。” 大家說干就干,第二天就把信寄了出去。

    一個月后的一天 ,大家接到了場長的回信,王尚海代表林場熱烈歡迎她們來塞罕壩工作,而且還給大家介紹了塞罕壩的情況:塞罕壩,意思是“美麗的高嶺”。歷史上,這里水草豐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朝末年為彌補國庫虧空,先后進行了三次大規模開圍放墾,再加上日寇掠奪、山火不斷,到新中國成立時,這里的原始森林已經蕩然無存,變成了風沙蔽日的茫茫荒原。六十年代初,內蒙古沙漠大舉南侵,其中的渾善達克沙地與北京的直線距離只有180公里。由于它平均海拔1100多米,北京的海拔只有40多米,如果這個沙源堵不住,就相當于站在屋頂上向北京的院子里揚沙子。所以國家下定決心,要在塞罕壩建設一座大型國有林場,恢復植被,阻斷風沙,于是就從全國18個省市集結一批建設者上壩植樹造林。

    二、艱苦歲月

    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顛簸,在陳彥嫻的帶領下,一臉憔悴的六個人終于來到塞罕壩,沒想到第一個出來歡迎她們的是沙塵暴。沙塵暴來臨的時候,只見遠處黃龍騰起,聲如牛吼,嗷嗷直叫,象悶雷滾動。天邊,一開始有一條抖動的黃線,向前滾動,越來越寬。瞬間,還沒來得及反應,黃沙便一掃而過,眼前只是一片黃,看不到房子,看不到樹,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腿。

    躲過沙塵暴,她們好不容易才找到林場指揮部。王場長和職工們敲鑼打鼓歡迎她們,熱情洋溢的同事們讓姐妹們暫時忘了惡劣的環境。食堂管理員端出來烙餅和一大盤炒蘑菇介紹說:”咱們職工平時吃的是黑莜面窩頭、土豆和咸菜。偶爾能吃頓黑饅頭,就算是改善生活了。這是王場長特意囑咐給你們做的,也是咱們林場招待客人最好的飯菜!”

    看到陳彥嫻帶頭,姐妹們才皺著眉頭吃了幾口,難以下咽。吃完飯,王尚海又帶著她們走進一間倉庫,土炕上只鋪了一層莜麥秸稈:”這是你們的宿舍,炕已經給你們燒好了!這個倉庫是整個林場最好的宿舍,現在房子不夠住,男同志都住泥草房里!”

    姐妹們看到這種情況,都感覺很失望,開始抱怨起來。陳彥嫻打斷大家:”我們來工作的,不是來享福的!遇到點困難就想打退堂鼓,啥事也干不成!女人怎么了,女人也是人。男人能克服的困難,我們女人也一樣能克服,咱們來了就要爭口氣,不能給咱學校和父母丟臉!”

    林場把六位女同學分到育苗站,姐妹們都不理解,就派陳彥嫻去找場長:”場長,我們是來開拖拉機的,現在你卻讓我們學習育苗,我想不通!”

    王尚海告訴她:”革命工作分工不同,不可能人人都去開拖拉機,育苗是林場最重要的工作,就像養育剛出生的孩子一樣,不僅需要細心,更需要耐心,來不得半點馬虎。這確實不是個容易干的活兒,整地、做床、催芽、播種,每項工作程序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為了掌握好播種時蓋土的厚度和壓實度,大家必須苦練滾桶和刮板技術。拿篩子敷土時還有一句口訣“大篩大晃,小步輕移”,這是為了敷土薄厚均勻,既能防風保暖,又不會限制樹苗抽芽生長。”

    陳彥嫻這才明白育苗工作的重要性,每天帶領姐妹們苦練基本功。育苗需要掏大糞給幼苗施肥,她二話不說跳下糞坑,一瓢接一瓢地掏。中午吃飯饑腸轆轆的她端起碗來,卻怎么也吃不下去,不由得淚流滿面。再后來,她就適應了,糞照掏,飯照吃,“有時候忙到晚上10點多才回去,實在太累了,吃著吃著飯,人就睡著了,碗和筷子‘哐當’掉在地上……”

    開春的時候,王尚海對大家說:”同志們,一年之計在于春。現在已經開春,我們不能等,不能靠,要學習當年的南泥灣,自己動手,說干就干,樹苗不夠先跟外地借,買的機械還沒到,那就人工先上,我們要打響改天換地的第一仗!”

    王尚海扛著鐵鍬,走在前面。率領全體林場員工和周邊人民公社的數百名社員,舉紅旗,牽騾馬,唱著歌,呼呼啦啦開進荒原。晃了一天晃的都“散架子”了,刮風沙子都刮得睜不開眼睛。把窩頭拿在手里頭,弄碎了,往嘴里放,都不敢嚼,嘴一動就疼的厲害,就直接往下咽。

    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區造林的經驗,大家滿懷希望種下的2000多畝落葉松,成活率還不到8%。林場理人心惶惶,軍心浮動。于是王尚海帶大家來到林場東部的一片荒原。放眼一望,四野空曠,荒草萋萋,只有離車不遠的地方立著一棵高大的落葉松。場領導把大家引過去,圍著那棵松樹站定。

    王尚海說:”我們今天在這里開一個特殊的現場會,主題就是這棵老松樹!”

    大家都愣了,仔細端詳著那棵落葉松。此樹高一丈有余,看樣子足有二三百年樹齡。樹皮嶙峋黝黑,主干粗壯挺拔,不過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卻一劈兩半,又在上方合抱成繁茂的樹冠。

    王尚海說:“因為我們造林失敗,有些同志思想動搖了,甚至公開主張林場下馬。聽到這些話,我的心情很沉痛。說實話,我也一直在想,在塞罕壩種樹到底有沒有希望?看到這棵樹,我找到了答案!你們看,這棵樹一劈兩半,樹皮黝黑,裂紋遍布。毫無疑問,幾百年來它遭遇過無數次風雪襲擊、雨打雷劈,但它還是堅強地挺立著,一直挺到今天,哪怕荒原上只剩它自己也絕不倒下。我看它就像我們革命者的脊梁,中華民族的脊梁!面對眼下林場遭遇的困難,我們難道不應該學學這棵松樹的品格嗎?”

    三、栽植成功

    經過反復試驗,陳彥嫻和姐妹們不僅改進了“水土不服”的蘇聯造林機械,而且還改變了傳統的遮陰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遮陰育苗確實出苗率高,但是苗木變得脆弱,經不了風雪,生長不好,這也就是樹木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經過多次試驗對比,全光育苗的落葉松樹苗反倒更為茁壯,更能適應低溫干燥的自然環境!她們的發明成果就像一顆火種,讓大家的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塞罕壩的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風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一刮起來對面根本就看不到人,呼吸都很困難。零下40多度的嚴寒讓好多人的臉上、鼻子、耳朵、手和腳上都長了凍瘡。大家睡覺的時候也要帶上棉帽子,早上起來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層厚厚的霜,氈子要用鏟子才能鏟起來。大家全副武裝,都穿上牛皮靰鞡大棉襖,打上裹腿戴棉帽!

    在場長的帶領下,林場全體職工都來到馬蹄坑作業區清理殘木,為明年春天大規模種樹做好準備。男同志負責采伐殘木,女同志負責拖坡!由于山上積雪太深,根本沒有路,大家拖起來十分吃力,使出渾身力氣才能緩慢地向前挪動,但大家都比著勁兒地干,你拖得多,我比你拖得還多。汗水把棉襖濕透了,棉衣又結成了冰甲,走起路來,全身嘩嘩地響。肩膀磨紅了,棉襖磨破了,但是沒有一個女同志掉隊。

    第二年春天,一場大會戰又開始了。林場精心挑選了60多名員工,分成4個機組,分別由領導帶隊,挺進馬蹄坑作業現場。陳彥嫻帶領姐妹們將一棵棵帶泥漿的樹苗放到植苗機上,兩手不停地取苗、放苗。泥水糊得滿身滿臉都是,不說話分不清誰是誰。

    大家一邊忙碌,一邊唱起《軍民大生產》:

    解放區呀么嗬嗨,大生產呀么嗬嗨,

    軍隊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羅羅呔,

    齊動員呀么嗬嗨。

    兵工隊呀么嗬嗨,互助組呀么嗬嗨,

    勞動的歌聲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羅羅呔,

    滿山川呀么嗬嗨。

    婦女們呀么嗬嗨,都爭先呀么嗬嗨,

    手搖著紡車吱嚀嚀嚀吱嚀嚀嚀嗡嗡嗡嗡吱兒,

    紡線線呀么嗬嗨。

    又能武呀么嗬嗨,又能文的呀么嗬嗨,

    人問我什么隊伍,一二三四,

    八路軍呀么嗬嗨。

    自己動手么嗬嗨,豐衣足食么嗬嗨,

    加緊生產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羅羅呔,

    為抗戰呀么嗬嗨。

    解放區呀么嗬嗨,大生產呀么嗬嗨,

    軍隊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羅羅呔,

    齊動員呀么嗬嗨

    大家吃住在山上,大干兩天兩夜,在馬蹄坑的山坡上栽滿了落葉松,經過查驗,樹苗成活率達到96.6%,用機械栽植針葉樹獲得成功,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四、從頭再來

    1977年,林場遭遇歷史罕見的“雨凇”災害。這天夜里,陳彥嫻和姐妹們突然被外面爆竹般的響聲驚醒。出門一看,雨落在樹上,凍成了厚厚的冰溜子,越壓越重,到了晚上,剛剛長成的小樹不堪重負,就會紛紛折斷。

    陳彥嫻帶領姐妹們呼喊著沖出門去:“快去救樹!”

    大家跑到山上,用手托起被壓彎的樹枝,用木棍敲打樹枝上的冰凌。可是,一切都無濟于事。57萬畝林地受災,20萬畝樹木一夜之間被壓彎折斷,林場10多年的勞動成果損失過半。

    面對著一片狼藉的松林,姐妹們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大喇叭里傳來場領導熟悉的聲音:“同志們,面對災難,塞罕壩人不會屈服。樹倒了,還能扶起來;林子毀了,還能種出來;只要人不倒,塞罕壩就不會倒!我們要把一年一次的春季造林變成春秋兩季造林,清理死樹枯枝,栽上新的樹苗,從頭再來!今年咱們塞罕壩機械造林要全面提速,今年計劃造林8萬畝,而且成活率、保存率都要創全國同類地區最高!”

    就這樣,塞罕壩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經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驗,接續奮斗55年,終于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使得在自然狀態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復的塞罕壩生態,重現盎然生機。如果把這里的樹按一米的株距排開,可以繞地球赤道12圈。更讓塞罕壩人自豪的是,他們忠實履行了當年國家賦予他們的使命,讓這里的百萬畝林海和承德、張家口的綠廊連成一片,在首都北部構筑起一道牢固的綠色屏障,將渾善達克沙地南下的黃沙,死死擋在了河北最北端。這片林海每年為灤河、遼河涵養的水源,相當于10個西湖的蓄水量。今天的塞罕壩,視覺上是綠色的,精神上是紅色的。三代塞罕壩人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麗高嶺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綠色豐碑!

    塞罕壩的春天山花爛漫,夏季藍天白云,清爽怡人,7月份的平均氣溫只有16度,非常涼爽,非常適合人們休閑避。到了秋季層林浸染,五彩斑斕,吸引了很多愛好美景的和攝影的愛好者到塞罕壩賞景、創作作品。到了冬季,白雪皚皚,真像毛主席那句詩說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現在塞罕壩這里的野生植物多達600多種,由于生長條件特殊,塞罕壩的野生花卉花大色艷,引種栽培的價值很大。林場成立了一個專門課題組,準備將玉竹、百里香等20多種壩上花卉,引種到低海拔地區。如今的塞罕壩被譽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畫的世界、林的海洋、攝影家的天堂”。

    2017年8月28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6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我們相信,塞罕壩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99在线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5在热|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99re热视频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