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好書10月榜評選揭曉!
2018華文好書10月榜,經評委提名和投票,最終從33本入圍圖書中評出10大好書,希望給大家帶來啟發和享受。
本期評委:劉蘇里 劉憶斯 陸梅 綠茶 項靜 許金晶 楊慶祥 楊早 羽戈 張弘 張明揚 張英
2018年10月榜
《考工記》
王安憶
花城出版社
2018年10月
推薦人:楊早
評委說
王安憶以慣熟的綿密筆法,重建了一個人與一座宅子的“近代史”。從抗戰到今日,他不曾離開,也不能離開。人和宅子都在大體平靜中一點一點重塑、碎掉。說不上是人見證了屋宇的破敗,還是宅子見證了人世的無常,天地間最終只剩下彼此的覆蓋與疼惜。如水往事流過,也順帶完成了對“上海”的祛魅。
—— 楊早
《南望:遼前期政治史》
林鵠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年9月
推薦人:張明揚
評委說
初看書名,會覺得這是一本很文藝的散文集,但實際上這是一本用功很深的遼史著作,但對得起文藝書名的是,這本史學著作也很有些閱讀快感。在討論北族王朝政權這個問題上,“漢化”“二元”這些話題近年來越來越繞不開,可以看出國內學界與國際學術界接軌的決心很大,而這本《南望》也可以看作一本對國際學界的亮劍之作,對“漢化”等最重大問題一點都沒有回避迂回的意思,以硬碰硬,實力對決,讀起來很有些看大戰的暢快感。
—— 張明揚
《新學記:中國現代教育起源八講》
傅國涌
東方出版社
2018年8月
推薦人:許金晶
評委說
浙江自由學者傅國涌先生關于中國現代教育起源史的一部新書,源自他給部分學生和中小學老師講授的八講同名課程的課堂實錄。傅先生把中國現代教育的起源,放置在整個中國現代化轉型變遷的大背景下進行考量,既有深厚的歷史感,又有比較開闊的分析視野。由于是實錄講稿,因此全書保留了生動靈活的口語化風格,可讀性比較強。而傅先生后期也對講稿進行過詳細修訂,因此全書征引資料豐富,論述相對系統清晰。完全可以作為了解中國現代教育起源和中國現代教育史的入門性讀物閱讀。
—— 許金晶
《未完成的悲劇:周作人與靄理士》
戴濰娜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8年10月
推薦人:楊慶祥
評委說
《未完成的悲劇——周作人與靄理士》是國內二十年來出版的第一部全面解析靄理士的書,追溯了一位歷史上失蹤的大師,打撈了一條傳統的暗線。通過對靄理士和周作人兩個人物的比較和精妙破譯,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思想傳記,填補了周作人研究中的空白。重新理解還原一代名家周作人的精神世界,重新發現正名思想巨匠靄理士的深遠價值。一部詩性澎湃的美學文本,撕開歷史的傷口;兩顆偉大心靈跨時空的碰撞,掀開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
——楊慶祥
《太平天國與晚清社會》
夏春濤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8月
推薦人:張明揚
評委說
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太平天國史的研究每進一步都算是個突破。夏春濤先生對天國史,特別是拜上帝教這一塊的研究很是有深入,前些年出的《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比市面上大部分天國史圖書都多出了太多洞見和信息量,而不是糾纏在洪秀全那幾個“迷信”段子上就得意的不行。夏先生此次出版的《太平天國與晚清社會》雖然是本論文集,但幾無學究氣,聚焦的問題都是天國史上的核心問題,比如“再論李秀成被俘后的‘變節’問題”,“洪秀全登極暨金田起義時間考釋”,對一些經典議題敢于提出新解。
—— 張明揚
《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
郭建龍
鷺江出版社 2018年4月
推薦人:羽戈
評委說
在“重新解釋中國”的時代浪潮之中,郭建龍的“帝國密碼三部曲”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從書名來看,“帝國密碼”云云,應是暢銷書的路數,其寫法的確通俗,不過并未感染當下歷史寫作所流行的夸張與偏執,作者的思想與態度,皆以嚴謹著稱,完全經得起學術與時間考驗。譬如說,三部曲第二部原定為《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由于書中所引用的古代地圖引起的技術難題,作者決定將其延后出版,于是《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緊隨第一部《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而提前登場。說到這本書,需要提醒一點,書名之“哲學”,更確切的說法應該叫“統治哲學”或“政治哲學”,其主題是哲學怎么馴化權力與權力怎么馴化哲學。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書亦可視為“政治密碼”。
—— 羽戈
《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 晚清畫報研究》
陳平原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年10月
推薦人:綠茶
評委說
陳平原先生近二十年來持續研究晚清畫報,先后出版有《點石齋畫報選》《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等多部研究著作,新近這本是這個系列研究的集大成作品,將晚清畫報對于近代啟蒙、新知傳播、傳教士、女學、科幻小說等諸多方面的意義展示出來,兼及新聞史、繪畫史與文化史的意義。晚清畫報共有120多種,本書當然不能研究殆盡,這一研究還可繼續深入下去。
—— 綠茶
《1902:中國法的轉型》
李貴連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10月
推薦人:張弘
評委說
1902年的法律改革,“參酌西法”讓舊的《大清律令》改造成《大清現行刑律》;“模范列強”使一批以西方現代法學理論為支撐的法律及法律草案陸續出臺并初成系統。此舉開拓了國人視野,并奠定了師法歐美的中國法新傳統。法律的譯介與移植,需長期吸收內化,及知識積累和法律共同體的逐步形成。這一進程隨著政權更迭而幾經波折,乃至中斷。而中國法的初步轉型,亦可看出前現代向現代邁進的沉重步履。知識和觀念的引進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實中的司法實踐。若法律不能獲得獨立品格,則法治精神無處生根。《1902:中國法的轉型》既提供了法律變革的歷史參照,更啟發讀者對法治的現實思考。
—— 張弘
《政治經濟學通識:歷史·經典·現實》
黃琪軒
東方出版社
2018年10月
推薦人:羽戈
評委說
說起政治經濟學,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那門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學必修課。黃琪軒這本書,正脫胎于課堂講義,不過在他筆下,這門課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橫生。此書之脈絡,不是時間,而是派系,作者從古典自由主義談起,到新自由主義,到公共選擇學派,到馬克思主義,最后引出國家視角與制度視角(制度學派),讀來感覺把西方近現代政治學和經濟學都學了一遍。此外,作者的寫法別具一格,幾乎每個小節標題都是以“為何”“為什么”開頭,盡管其回答不盡令人滿意,然而以問題意識喚醒、引導初學者,正應了“通識”的題中應有之義。大體而言,這是一本充滿亮點的入門書,亮點之一,即只談西方不談中國。
—— 羽戈
《從迦太基到邁錫尼:世界文化遺產旅行筆記》
高山云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年8月
推薦人:劉蘇里
評委說
這本書從立意、結構安排,到行文插圖,都是難得一見的好作品,只希望看官們別讓比較學術化的書名嚇跑了,也不要因為略顯俗氣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旅行筆記”,婉拒作者的好意。書中描寫的所有地方,作者都身臨其境,并將其雙眼看到、鏡頭記錄的景物,如實地轉述于你。事實上,書寫得體貼、溫暖,謹慎而得體,甚至不失洞見,同時照顧到了讀者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后補綴的“小貼士”,——在地的風俗人情、信仰習慣,開門打烊、衣食住行,樣樣周全。
這是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給普通讀者的饋獻,所以,不用擔心它的可信度。又因出自女性之手,布局遣詞間多了一層氤氳和柔美,正符合了作者的名字:高山云。其實,作者的真名叫呂烈丹,先后畢業于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和澳洲國立大學。在我熱烈向評委們介紹該書時,卻從編輯曹小姐處得知斯人已逝,惜哉痛哉。作者沒能看到本書的誕生,但作為讀者,卻可以通過她的遺贈,感知她的用心,并向她致意!
—— 劉蘇里
十月人氣榜
本月入圍的33本好書中,讀者也投票選出了最期待的5本新書,它們是:
01
《尋訪官書局》韋力,5092票
02
《浮世悲歡:明清筆記小說中的士林冶游生活》簡雄, 3125票
03
《新學記:中國現代教育起源八講》傅國涌,2887票
04
《后土寺》陳倉, 2582票
05
《太平天國與晚清社會》 夏春濤, 1782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