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藝術博覽會11月8日揭幕,120家畫廊5000余件藝術品參展 中外名家原作精彩紛呈
畢加索瓷板畫《草地上的午餐》。
艾拉·萊茵斯青銅雕塑《縹緲》。
格里查依布面油彩《秋景》。(主辦方供圖)
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重要展覽項目,一年一度的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于11月8日再度登陸上海世博展覽館。記者獲悉,本屆藝博會共有來自國內外的近120家畫廊與藝術機構參展,將展出5000余件藝術作品,覆蓋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新媒體等各個藝術門類。
作為上海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博覽會,自1997年創辦以來,上海藝博會擔當了藝術市場啟蒙者的角色,參與并見證了中國藝術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程。本屆藝博會展會將以更清晰的展覽定位、更精細的展覽分類、更高品質的展商篩選與上海市民見面。
在主展區的近120家參展畫廊與藝術機構中,以趙無極、陳佩秋、陳鈞德、黃來鐸、何多苓、龐茂琨、葉永青、劉慶和等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作品,將與海外畫廊帶來的畢加索、倫勃朗、魯本斯、呂佩爾茨等國際大師的原作同臺亮相。
本屆藝博會特設“榮耀亞洲”展區,來自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的近40家畫廊將組團參展,集中呈現亞洲藝術的最新風貌以及各個地區的藝術生態。其中,中國香港天趣國際藝術近年來關注女性藝術,成立了女性藝術研究會,尋找并發現了一批在香港本地愛藝術、愛生活、愛生命的女性藝術家,她們的作品將首次與上海藝術愛好者見面。
主展區之外,藝博會與第十二屆“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合作,60余位國內美術批評家將在藝博會現場展開關于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路徑的討論。被譽為年輕藝術家“造夢工廠”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將同期舉辦。這是藝博會自2007年推出的獨立子展項,11年來已經有超過200位青年藝術家在這個平臺起步,成功走向市場。
本屆藝博會的特展藝術板塊同樣頗具看點。在“幡——敬愛珠峰,敬畏自然”王義明公共藝術展現場,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創作的多幅15米×3米的巨幅抽象繪畫。自1953年人類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以來,已有4000余人登頂珠峰;但人類挑戰極限的同時,也在珠峰區域留下大量難以清理的垃圾。王義明邀請全球藝術家與志愿者,共同創作了81幅巨幅抽象畫,呼吁停止攀登珠峰,傳遞“珍愛珠峰,敬畏自然”的價值觀。“特別視角看藝術”特別展,則讓觀眾體驗在失明和行動障礙的條件下觀賞藝術,從而吸引更多人關注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