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黃豆豆:將中國元素舞入西方歌劇
    來源:文藝報 | 黃豆豆  2018年10月31日07:54

    黃豆豆與James Levine大師合影留念

    研究舞臺設計圖是黃豆豆每天排練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009年末,黃豆豆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霍夫曼的故事》首演海報前留念

    主講人:黃豆豆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上海廣播電視臺合唱團團長。先后入選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曾擔任文化部“文華獎”、中國舞蹈家協會“荷花獎”、CCTV“電視舞蹈大賽”等全國重大舞蹈賽事的評委,中央電視臺《舞出我人生》、湖南衛視《奇舞飛揚》、東方衛視《舞林大會》、浙江衛視《中國好舞蹈》等電視舞蹈欄目的評委與導師。

    2008年冬天的某個早晨,剛結束了前一晚演出的我還躺在合肥某間賓館的被窩內,而此時妻子的一個電話卻令我頓時睡意全消:“大都會歌劇院又發來E-mail,邀請你擔任新版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的編舞。新版的導演是Bartlett Sher,歌劇院藝術總監James Levine大師親自指揮,舞者同樣可以在歌劇院芭蕾舞團的陣容基礎上對外公開面試招聘……”

    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就在半年多前我們剛剛完成了歌劇《秦始皇》的第二季演出。而作為大都會歌劇院這一級別的藝術機構,向來極少會在如此短的間隔時間內邀請同一人擔任其新版歌劇的核心主創人員。當時,我對奧芬巴赫的這部《LES CONTES D'HOFFMANN》知之甚少。稍有印象的是,歌劇中被不斷傳唱的《船歌》以及幾年前曾觀看過一部由阿什頓編舞、馬辛主演的歌劇電影版本,但那也是快半個世紀前的版本了。此后,這部歌劇被重新制作上演了多少個不同的版本?有多少主創班子對奧芬巴赫這部遺作做了與眾不同的解構?有多少編舞家在這部歌劇的舞蹈呈現上另辟蹊徑?對于以上種種,那時的我知之甚少。所幸,此前與導演Bartlett在音樂劇《Bruce Lee》的創作過程中建立起來的默契與信任,最終使我下定決心接受這份新的挑戰。

    幾個月后,我與妻子再次回到大都會歌劇院,一面參加前期創作會議,一面組建舞蹈團隊。令我們感到欣喜的是,許多原先歌劇《秦始皇》劇組的舞者們都特意回來參加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的舞者面試,面試前舞蹈考場的氣氛猶如一場“老友會”。

    兩年前《秦始皇》的舞者面試時,我的內心是緊張與不自信的,再次步入大都會歌劇院的面試考場,面對這輪舞者面試,我的內心是平穩且自信的。我清楚地知道,歌劇《秦始皇》需要整齊劃一的舞者團隊,來展現兵馬俑的軍陣氣勢與秦朝宮廷的樂舞儀式,而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則需要身材、形象、體態、氣質、個性等完全各異的舞者陣容,從而構建出奧芬巴赫作品中的歐洲社會眾生群像。因此,當最終宣布入圍舞者名單時,看著一位位“高矮胖瘦落差極大”的舞者們走出人群聚成一支舞者團隊時,滿考場的人都詫異極了。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其中一位成功入選的身材肥胖、但舞蹈激情強烈的女舞者,當場就溢出了喜悅的淚水。我相信,這是她第一次在歌劇舞蹈的面試中成功脫穎而出。

    這部歌劇的導演Bartlett Sher是當前美國較少能夠同時在歌劇和音樂劇兩大藝術領域內獲得成功的導演。他的音樂劇作品曾多次獲得托尼獎,而他以往在大都會歌劇院推出的歌劇,也極具藝術水準與票房吸引力。關于新版《霍夫曼的故事》的藝術風格定位,Bartlett明確表示:既要抓住該歌劇的核心特質,又必須要在舞臺呈現上做到有別于歌劇界以往曾推出過的各個不同版本。工作狀態中的Bartlett常常語速飛快且滔滔不絕,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和妻子就各自記下關鍵部分,待創作會議結束后,我倆再將各自的會議記要拼合在一起進行對照,以防止遺漏要點。在創作會議中,Bartlett多次提到同一個關鍵詞——Supernaturalis,也就是“超現實主義”。于是,在經過了近一周頭腦風暴式的創作會議后,我在原先混沌一片的思維狀態中,終于找到了全劇舞蹈部分的風格定位:東西交融與超現實主義。

    回程前,Bartlett邀請我們到離42街不遠的Don Giovanni餐廳聚餐。因為在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的情景設置中,全劇的故事正是起始于歌劇《唐·喬瓦尼》演出間隙的幕間酒會。記得當晚甜點被端上來之前,我問導演:你為什么要找我來給這部歌劇編舞,我一句法語都不懂。沒想到Bartlett脫口答到:因為我相信你能為我的《霍夫曼的故事》,帶來與眾不同的新元素。

    回到上海后,我進入了編舞的前期工作。同樣是歌劇,與張藝謀導演、譚盾作曲指揮的《秦始皇》所不同的是,Bartlett導演并沒有硬性要求我為歌劇的某些章節段落進行編舞。他給了我最大的創作自由度,而這種“最大的創作自由度”反倒使我一時找不到創作的切入點。

    根據以往在歌劇編舞上的創作實踐所得出的經驗,我緊扣歌劇本體從頭至尾為《霍夫曼的故事》制定了近17處主體舞蹈方案,以供導演取舍。而在舞蹈語匯的構成方面,從樂曲風格屬性的角度出發,我決定運用芭蕾、華爾茲、現代芭蕾以及康康的部分元素。同時,我也一直在思索:該如何不生硬地將自己最擅長的中國舞蹈元素,融入這部西方歌劇之中?比如在序幕中,經典的《古時在艾森納哈的宮廷中》,因為內容涉及小矮人的形象與故事,所以我想利用中國戲曲中傳統的矮子功進行編舞;在第一幕中,奧林比婭在豎琴的伴奏下,所演唱的《林中小鳥唱出憧憬之歌》,我想結合芭蕾《葛培莉婭》和中國舞《秦俑魂》的動作特質進行編舞;面對劇中最為經典的《船歌》,從未去過威尼斯的我,試圖帶著對故鄉那每一座橋、每一涓流水的記憶展開編舞……

    記得那段時間恰巧是上海的梅雨時節,童年在江南小城度過的我,打小就習慣了徒手在細雨中踱步。記得某個傍晚時分,細雨在舞蹈學校西側水城路上燈火的映照下,顯得頗富情調。我抬眼望去,盡是那朦朧的細雨、滿街的人流、色彩紛呈的雨傘。就在這一瞬間,一個創意突然闖入我的腦海——傘、雨傘、南方的傘、中國南方的民間傘舞! 如果換一個角度從都市的高空向大街俯視,那通過舞者雙手操作舞動、張弛閃現的油布傘表面,不正如同一只只閃爍而又充滿了驚喜的眼睛嗎?

    讓存在于創作者頭腦中的藝術想象落地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該如何用我蹩腳的英語向Bartlett及其他核心主創成員們表達清楚自己腦海里的創意畫面呢?經過再三斟酌,我決定友情邀請當時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舞者們,大家利用周末的休息時間,在上海歌舞團三樓舞蹈排練廳進行了整整兩天的workshop,并最終將17段舞蹈的小樣演示配上我“獨具風格、手舞足蹈、超越語法”的英語,進行全程錄像并附上編舞闡述后,寄給大都會歌劇院和導演,以便我們進行切實有效的越洋溝通。

    大約三周后,通過Bartlett的郵件回復,我得知他招集了劇組全體主創人員共同觀看了上海workshop的所有舞蹈小樣,以期從舞臺各個藝術工種的角度出發,更好地完成與舞蹈的合力呈現。

    更出乎我所料的是,在以往與戲劇、電影領域的導演們合作的過程中,我發現導演們往往習慣從作品整體呈現的角度出發,只選取其中所需要的舞蹈小樣,并要求編舞在小樣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創作。簡而言之,做的是減法。而Bartlett的要求竟然是:我喜歡每一段舞蹈,每一段都想保留,你是否可以考慮在其他的劇情中,再多加幾處舞蹈。原來,Bartlett想要做的是加法。

    5個月后,大都會歌劇院新版歌劇《LES CONTES D'HOFFMANN》在紐約開排了。

    踏進熟悉的舞團辦公室,一眼看去,桌上擺放著排得滿滿的排練進度表,墻上貼滿了歌劇中陸續登臺的舞臺人物形象,我既興奮又倍感壓力。

    記得開排那天,當見到大半年前招選的舞者們時我驚奇地發現:在所有舞者中,有一位俄羅斯裔的女舞者已身懷六甲。當舞團的總監John示意我該如何決定時,望著這位孕婦舞者無助的眼神,我猶豫了。因為這位俄羅斯裔的女舞者也曾經是歌劇《秦始皇》的舞者之一,在以往的排練演出中向來發揮穩定。我也深知在紐約這座城市里,對一位舞者而言,能夠通過層層面試篩選而獲得一次在大都會歌劇院工作的機會實屬不易。考慮再三,我最終決定為這位身懷六甲的俄羅斯女舞者,設定一個專屬的舞臺形象——孕婦!是的,由身懷六甲的女舞者,扮演舞臺上身懷六甲的孕婦。當我向大家宣布自己的這項決定時,眾人先是一愣,之后排練廳內響起了充滿人情味的掌聲,同時此起彼伏地傳來了典型Downtown口音的:“That’s amazing”、“I don’t believe it”、“Cool!”

    在此后的創作排練過程中,由于事先做好了周密準備,舞者們順利完成了舞蹈部分。相對而言,比較有難度的是為歌劇演員編排舞蹈及形體設計。尤其是第一幕中由女高音演唱的《林中小鳥唱出憧憬之歌》,因為這一幕的劇情中女高音所扮演的是一個上了發條的芭蕾木偶,所以必須要求女高音一邊演唱一邊舞蹈。

    根據以往給歌劇演唱家排練所得出的經驗,舞蹈動作與形體動作的設計,首先要獨特且符合其角色個性,同時要與音樂本體及演唱家的呼吸氣息相協調。編舞者要竭盡全力使歌劇演出中的舞蹈及形體部分,成為構成歌劇演唱家舞臺綜合表現力的一部分,而絕不是其在演出時的負擔。而恰恰此輪扮演奧林比婭的女高音Jim,因為是第一次受聘擔任大都會歌劇院的歌劇主演,她倍感緊張。記得第一天排練時,她總是很難將歌唱與舞蹈進行同步協調,要么唱對了歌詞而忘記了舞蹈動作,要么跳對了舞蹈而唱錯了歌詞。于是,我只能現場調整自己的創作方法,暫時先不急著按計劃推進工作進度,而是親自言傳身教,一面到位地做舞蹈示范,一面哼著奧芬巴赫經典的音樂旋律,并尤其突出音樂中的重拍與強音,使Jim能夠更清晰地體會到舞蹈及形體設計的要點,并在歌唱與舞蹈之間找到其統一的律動感。隔了一個周末后,當我們再次排練這一曲目時,這位身材嬌小的女高音已能初步達到我所預期的表演要求,完全看得出她是利用了周末的時間,進行嚴格的自我強化訓練了。

    歌劇《霍夫曼的故事》首演后,這一幕的《林中小鳥唱出憧憬之歌》獲得了廣泛好評。同時,在滿臺鮮黃奪目的中國油布傘的映襯中,粉紅色芭蕾木偶載歌載舞的演出劇照,也成為了大都會歌劇院新版《霍夫曼的故事》的宣傳海報。此后,每到該劇的演出季,都會懸掛起這幅劇照作為演出大海報。

    確實,歌劇藝術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就歌劇演員的舞臺綜合藝術表現力來講,現在的歌劇觀眾,越來越希望歌劇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呈現更多緊扣劇情、符合人物性格的精彩亮點,而不僅僅只是完成歌唱而已。因此,現在國際上對歌劇演員的舞臺綜合表現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全面。相對而言,21世紀的歌劇藝術,正從原本的“唱歌劇、聽歌劇”向著“演歌劇、看歌劇”的方向日益發展。

    2009年底至2010年初,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作為大都會歌劇院的跨年新劇,進行了第一輪演出。在首演后的慶功會上,所有主創、主演與各界貴賓歡聚一堂。而身為大都會歌劇院藝術總監及該歌劇首演指揮的James levine,也極其罕見地全程出席了當晚的慶功會。我也有幸與這位指揮大師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以此紀念自己在經典歌劇的舞蹈創作過程。

    此后,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在大都會歌劇院已經完成了好幾輪的演出季,藝評與票房上佳,同時也被拍攝成了高清歌劇電影。2016年8月22日,電影版歌劇《霍夫曼的故事》隆重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了中國首映。

    記得首映當晚,我們全家與現場所有觀眾們一起在國內的大銀幕前,觀看了這部充滿著強烈中國舞蹈元素的法語歌劇,內心感慨萬千。作為一名中國舞者,我感謝在自己習舞從藝的路上,遇到了許多德藝雙馨的好老師,他們手把手教會了我如何跳好中國舞蹈。同時,我感恩中國傳統舞蹈所賦予我們新時代舞蹈人的藝術特質,使我們在與國際團隊合作的藝術創作中,始終懷有強烈的文化自信。未來,我會努力通過舞蹈創作和舞蹈演出,在世界的舞臺上,舞出濃濃的中國風。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97福利视频精品第一导航|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91全国探花精品正在播放|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成人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