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半坡的高度
    來源:人民日報 | 王仁湘  2018年10月31日07:44

    圖為石興邦先生近照。   王仁湘提供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考古學大會上,95歲的考古大家石興邦獲得終身成就獎。這是考古界對為中國考古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先生們致以的最高敬意。石先生因身體原因未能親臨頒獎現場,我們也沒能聽到他的感言。當初三十而立從半坡遺址走出,經過一個甲子的攀登,他可以站在高處俯瞰中國的考古事業,若有可能,他還會為中國史前考古做出新的謀劃。

    石興邦是新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1923年出生于陜西耀縣,1949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后在浙江大學人類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1950年師從夏鼐先生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63年后在陜西考古研究所工作。

    眾所周知,石先生一生傾注心力最多的是中國史前考古研究,他對史前史及方法論、中國新石器文化體系、史前環境與生業形態考古、史前信仰與傳說考古、中國文明形成與發展的考古研究都有獨到的見解。上世紀50年代,30歲的石興邦先生通過半坡遺址發掘的歷練,創立了半坡考古范式,很快成長為中國一流的田野考古學者。

    半坡遺址的發掘是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的意義不僅僅是深化了仰韶文化本體的研究,而且為中國新石器考古研究建立了一個重要模式,也是中國全景式聚落考古的開端。這個模式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檢驗,即便現在已經擁有數十部史前考古發掘報告,我們依然發覺沒有超越此模式。

    “半坡考古范式”,這是新中國考古學取得的第一個重要成就,顯示了中國考古學非常明顯的進步。

    半坡范式首先是大型聚落址發掘范式的創立。半坡遺址揭露面積大,參與人員眾多,田野工作時間較長,發掘組織有方。對于復雜遺跡現象的處理摸索出許多成功經驗,半坡為大遺址發掘提供了一個范例。

    其次是史前考古報告編寫范式的創立。發掘報告《西安半坡》,信息量大、方位廣、研究結論富于啟發性,創立了完美的史前考古報告范本。報告的結構、主要章節內容、插圖編排、表格與附錄樣式,都是后來學者必仿的格式。報告中的遺跡與遺物線描圖,是考古繪圖的經典之作,很可能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

    第三是考古人類學研究范式的確立。對半坡所獲資料的解釋,有考古年代學的,有文化人類學的。對聚落布局問題,生業方式問題,農業起源問題,氏族制度問題,墓葬制度問題,靈魂崇拜問題,鳥崇拜問題,彩陶紋飾的演變及意義的解釋,當時的研究都走在了前面。引進多種自然科學方法,開創中國環境考古研究先河。半坡考古報告對資料進行了綜合研究,為重構半坡人的生存環境、社會生活與精神生活做出了巨大努力,而這正是后來西方新考古學所追求的目標。

    第四是大型考古遺址保護與展示范式的建立。在遺址發掘現場建立博物館,大面積保護重要遺跡,將考古成果直接展示給公眾,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半坡遺址博物館是遺址類博物館的領頭羊,后來正是在這個樣板的啟示下,又陸續建成了許多遺址博物館和一些大遺址公園。還有考古學育人范式的創立。許多著名學者當初都是從半坡走出來的,如俞偉超、張忠培、楊建芳、黃展岳等老一輩學者,先后參與半坡發掘的有200多位專業人員,都接受了半坡的洗禮。

    半坡的發掘使學者們有了重新全面細致認識仰韶文化內涵的可能。這是中國新石器考古第一次發現如此豐富的資料,也是第一次比較全面地揭露一處考古遺址。半坡的發掘使仰韶文化的類型研究成為可能,確立了半坡類型,主要內涵屬仰韶文化早期,這是區分不同時空范圍仰韶文化的開始,1959年,石興邦先生就提出了仰韶文化的類型劃分意見,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確立。這個方法還影響到后來包括龍山文化在內的其他許多新石器文化的研究,如果沒有地區類型劃分,中國新石器文化的研究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完整的體系和清晰的脈絡。

    半坡的發掘過去了60多年,許多人是通過半坡開始認識史前中國的。這就是半坡的高度。石興邦先生正是由半坡出發,經過不懈努力,對中國史前文化整體框架和中國文明形成的研究,提出了獨到的解構理論。

    20世紀70年代末,在對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進行數次系統考察后,石興邦先生開始構建中國新石器文化體系的輪廓,提出另一種以考古為依據的三分說。石先生認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體系形成于7000多年前,他將這個體系分作三個系統:一是以稻作農業為主的青蓮崗文化及南方文化系統諸部族;二是黃土高原的墾殖者、以粟作農業為主的半坡仰韶文化系統諸部族;另一個是以狩獵畜牧或游牧為主的北方細石器文化系統諸部族。這三個系統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融合,最后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廟底溝氏族部落文化,它是華夏族最早的原始文化核體,在與周圍諸部落文化長期接觸的過程中,不斷發展成長,經過三個發展階段,最后發展到夏、商、周三代青銅文明。

    石先生對中國新石器文化體系的研究,有自己的理論視角和方法論。他強調由自然環境史和大經濟史的研究出發,考察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和文化史,重視神話傳說提供的線索,重構信仰傳統,進一步探索文明起源與國家形成。這樣的史前史研究思路與實踐,為后人提供了系統的方法論,是石先生在學術上的重要貢獻。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李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亚洲精品麻豆av| 香港黄页精品视频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2021|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