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網絡文學周開幕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網絡文學應運而生,20年來蓬勃發展,蔚為大觀。10月22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中共虹口區委宣傳部和閱文集團主辦,華語文學網、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局、上海童石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上海網絡文學周在上海虹口區開幕。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偉,虹口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強,以及上海市有關單位負責人,來自全國的網絡作家和專家學者出席開幕活動。開幕式由上海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運主持。
上海網絡文學周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頒證儀式、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文學座談會和天馬文學獎啟動儀式也于開幕當天舉行。
陳崎嶸講話
陳崎嶸在講話中指出,中國網絡文學跟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密切相關,改革開放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條件。本次上海網絡文學周的舉辦,就是要通過研究分析、總結回顧網絡文學走過的道路,進一步堅定中國網絡文學界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何弘講話
何弘談到,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網絡文學20年,上海一直走在前沿。他強調,以黨的十九大召開為重要標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時候,網絡作家應該意識到自己在新時代承擔了更重要的責任,應該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肩負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王偉致辭
“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經歷了20年不平凡的歷程,上海有幸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祥地之一。”王偉表示,上海逐漸聚集了強大的網絡文學平臺,薈萃了一批重量級的網絡寫手和研究人士,擁有了良好的基礎。本次上海網絡文學周的舉辦,正是為了更好地夯實這一堅固的基礎。
吳強致辭
吳強追溯了虹口區與文學的歷史緣分,他提到,習近平總書記2007年到虹口調研時,把虹口稱作是上海海派文化的發祥地、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集聚地。今天,虹口再次代表先進文化的一個方向,探索中國網絡文學如何在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傳遞真善美,繼承文學傳統,發展新的文學樣式。
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頒證儀式
貓膩代表入選作者發言
在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頒證儀式上,貓膩代表入選作者發言。在回望寫作初心的同時,他期望網絡文學創作者樹立創造價值的意識,注重作品題材和審美追求,承擔起新時代網絡作家的責任與使命。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文學座談會暨天馬文學j獎啟動儀式
座談會現場
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文學座談會上,何平、王祥、肖驚鴻、周志雄、許苗苗、馬季等10余位評論家以及蕭鼎、蕭潛、酒徒、血紅、蝴蝶藍等110余位網絡作家參與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中國網絡文學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市場經濟的發展,就無法豐富國人的想象空間,就不會有今天中國網絡文學的空前繁榮。作為一種新的文學表達方式,網絡文學應運而生,必須把握時代機遇,和傳統文學一起繁榮中國文學,更好地從高原走向高峰,從中國走向世界。
會議宣布,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共同設立天馬文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鼓勵廣大網絡作家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貼近生活的優秀文學作品。
據悉,本次上海網絡文學周邀請嘉賓、作家約150人,活動將持續至10月27日,將舉行多場網絡作家作品讀者分享會,舉辦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高級研修班,組織全國網絡作家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在實地采訪中切實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變化和成就,思索改革開放歷程中網絡文學的發展脈絡和創作趨勢,打造更多精品力作。
(攝影:虞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