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名單揭曉 宗璞《北歸記》等五部作品獲獎
評審現場
評審現場
10月19日上午,經過兩天數輪投票,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名單揭曉。宗璞的《北歸記》、陳彥的《主角》、付秀瑩的《陌上》、普玄的《疼痛吧指頭》、趙本夫的《天漏邑》等五部作品獲獎。興化本土作家夏小芹的《娘已嫁人》獲得特別獎。
本屆施耐庵文學獎于今年5月4日啟動作品征集活動,沿用過去兩屆的做法,通過提名、評審產生獲獎作品。評選范圍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間的作品。
本屆終評委由知名作家、學者和重要文學刊物主編組成,主席為陳建功,副主席為丁帆、汪政,13名成員分別為王干、王堯、王彬彬、畢飛宇、李國平、吳義勤、吳俊、何向陽、陳曉明、南帆、郜元寶、費振鐘、賈夢瑋。
評委會認為,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的評出,顯示了作家們在敘事方面的整體水準。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分別點評了五部獲獎作品,他說,本次獲獎的五位作家代際跨越老中青三代:文學界老前輩宗璞在眼睛看不見的情況下,歷盡艱苦地口述完成了《北歸記》,這部講述西南聯大的歷史的作品,反映了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老一代作家趙本夫的《天漏邑》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而《主角》的作者陳彥近年來從戲劇界成功跨界到小說界,他的作品獲得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付秀瑩的《陌上》風格獨特,給人田園牧歌般的感受;青年作家普玄的《疼痛吧指頭》以非虛構的創作手法,真實記錄了自閉癥孩子的成長過程,感人至深。吳義勤表示,“本屆獲獎作品能夠反映近幾年來漢語敘事的水平,從客觀性和準確性來說,本次評獎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評論家南帆表示,一直以來,施耐庵文學獎都以關注敘事文學為特點,這次獲獎的五部作品風格多樣,包括了虛構和非虛構文學,而幾部長篇小說風格也各有差異,作品質量很高、分量很重。其中宗璞的作品《北歸記》眾望所歸,《主角》《陌上》等作品本身具有一定厚度,廣受專家的好評。
“施耐庵文學獎”全稱為“施耐庵長篇敘事文學獎”,由江蘇省興化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設立,以施耐庵的故鄉興化為永久頒獎地。江蘇興化作為里下河地區的一顆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學藝術名人輩出,成就卓著。施耐庵、李春芳、宗臣、陸西星、李清、鄭板橋、劉熙載等歷史名人如日月星辰閃耀于歷史的星空。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文壇涌現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興化籍作家,如畢飛宇、王干、費振鐘、朱輝、龐余亮、劉仁前、顧堅等,興化作家群體的崛起,興化作家的整體亮相,被文學界稱為“興化文學現象”。
據悉,施耐庵文學獎前兩屆獲獎作品,包括《古爐》《我與父輩》《天·藏》《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繁花》《生命冊》《天香》《陸犯焉識》等。主辦方表示,施耐庵文學獎自設立以來以推動漢語長篇敘事的創新與繁榮,進一步提升漢語長篇敘事作品的世界地位為主旨,在評選中,秉持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公開公平公正,去功利化,樹公信力,努力發揮文學評獎對創作的示范與引領作用。
施耐庵文學獎頒獎典禮將于11月16日在江蘇興化舉行,同期舉辦首屆“施耐庵文學節”,進一步延伸與擴大獎項影響力,充分展示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