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幻作家共論科幻小說時間母題 立一個自足于文本的“深度時間”
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曾說“時間是一種幻覺”,時間這個命題在人類誕生之際,便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中。人可以體驗與感知時間,在想象中進行時間旅行似乎是人類特殊的思維能力:我們記得自己的過去,在當下思慮未來。這一能力反映到文學形式上,尤其是科幻小說這一類型小說中,關于時間的故事更是層出不窮,科幻作者們企圖在字里行間實踐各種關于時間的可能性,以期為時間描摹畫像與圖景,探索時間深層的本質。日前,科幻選集《時間不存在》新書分享會在北京庫布里克書店舉辦,來自美國的科幻作家邁克爾·斯萬維克,與中國的科幻作家雙翅目、滕野、晝溫共同與讀者分享他們關于時間這一概念的種種推論與想象。
大多科幻作者在描述有關時空旅行的故事時,會改變線性的思維方式,用不一樣的時間敘事法設立一個自足于文本的時空觀。邁克爾·斯萬維克提到自己作品中的 “深度時間”理念:“‘Deep time’即‘深度時間’是一個哲學概念,指很長的時間跨度,幾十億年或者幾百億年。比如,我們日常討論的時間在地質學家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討論的時間,涉及到山脈、陸地的形成。個體生命跟大陸、巖石比起來,是非常短暫的?!?/p>
學地質學的滕野補充道,在地質學家眼中一層巖石就是一層時間,把巖層一頁一頁翻開,就能了解一個時代,所以時間可以是一種固體。不同于滕野的觀點,晝溫則從語言學的角度理解時間:“在認知語言學中,空間認知是我們思維的核心。面對一些抽象概念,我們需要借助具象去了解。比如漢語和英語里,我們都會用‘前’、‘后’描寫時間,before、after、從前、之后,是不是感覺時間是水平的?漢語里,還有上午、下午、上半年、上輩子,是不是覺得時間又是豎直的?但英語里就沒有這種表達方式。印地語中,昨天和明天是一種表達方式,前天和后天是一種表達方式,他們的時間觀是循環往復的。安第斯山脈上的艾馬拉人眼中,過去在眼前,未來藏在身后。”
不同的創作者對于時間的理解與運用不同,雙翅目的選篇《智慧之柱》以“深度時間”向阿西莫夫致敬,她認為“深度時間”一方面可以展示宇宙的跨度,一方面可以展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如在《時間不存在》中收錄的劉宇昆的《七個生日》一文,通過一對母女的關系,觸及了關于人類未來的宏大主題,展示了人與人之間情感延綿的厚度?!?/p>
正如世界第一份科幻雜志《驚奇故事》的創刊號上,曾提出一句聲稱其中故事可以真實窺見未來的口號:“今日離奇小說……明日冷酷現實?!笨苹米髌吩陬A見未來方面或許存在某種可能性,可即便科幻作家們以不同的方式操作時間流,卻依然不可避免被反問及自問 “時間是否真的存在?”“為什么人類總是試圖改變時間?”等哲學性命題。
英國科幻評論家保羅·金凱說:“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到,卻塑造了我們,驅趕著我們,無法回頭地從存在走向不存在?!比祟悓τ跁r間所蘊藏的極大能量保持著永恒的興趣,它的存在與否直接關系到人類自身的價值體認。邁克爾·斯萬維克則指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時間不存在,那我們經歷的就是一種瞬息萬變的現實,另一種是,我們所在的是一種不變的存在,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改變,只是我們的思維在變,在這個前提下,也就沒有了時間?!币虼怂释氐桨讏准o時代,看看恐龍栩栩如生的樣子,從古生物身上發現某種永恒。雙翅目以博爾赫斯的《秘密的奇跡》為例,提出與其想象時間不存在不如想象時間如何永恒存在?!伴_槍的瞬間,時間停滯了,《秘密的奇跡》主人公額外得到只屬于他的一年時間,他只能依靠記憶,在頭腦中邊寫邊背,直到他押完了最后一個韻腳,剛好過了一年,時間又開始流動。正是因為人對時間有意識或者能記憶,所以才會覺得時間存在。雖然全球都過著同樣的時間,但在不同的地域,時間的流逝和體驗是不同的。永恒是依賴于記憶的,想象時間如何不存在,先想象一下時間如何永恒存在?!?/p>
據悉,《時間不存在》是未來事務管理局策劃的科幻MOOK系列圖書的首本書,收錄了韓松、劉宇昆、羅伯特·西爾弗伯格、寶樹、雙翅目、西奧多·賽德等科幻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