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師大舉辦“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小幅作品文獻展”
展覽海報
10月11日,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國家畫院主辦,學前教育學院和美育研究中心承辦的“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小幅作品文獻展”在首都師范大學本部主樓二層展廳開幕。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楊志成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郭北平,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陳風新,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丁密金等十余位書畫界藝術家、學者,以及首都師范大學的部分師生出席開幕式。
楊志成在致辭中談到,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高校作為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之一具有不容小覷的地位。他表示,此次活動對于加強首師大的美育工作、促進高校內涵發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推動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郭北平、丁密金先后代表國家畫院和高校發言,二人均強調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對活動舉辦的意義進行了充分肯定。
楊曉陽介紹了本次展覽的內容構成,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事美術創作以來的體悟和思考。“生活是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不是長期地、無條件地深入生活,藝術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楊曉陽說,從學生時代跟著老師進行生活寫真開始,歷經了從模仿到形成自我風格、從表現對象到表達思考、從寫實進入寫意的過程。他表示,藝術除了表現生活、再現生活以外,也像哲學一樣追尋終極問題,直至拋棄經驗主義,遵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人和自然關系。
隨后,楊曉陽以“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神”為題主講第十一期“美育大講堂”,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的一百余位學生聆聽了講座。講座中楊曉陽教授對“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神”“中國美術的功能和境界”“藝術家的修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對自己的教學、創作理念進行了闡釋。講座后同學們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主講人進行了充分交流。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據悉,此次“美育大講堂”系列活動“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小幅作品文獻展”于10月11日正式開幕,10月17日閉幕。
(攝影:劉雅)
楊曉陽作品欣賞
楊曉陽作品《波斯新娘》
楊曉陽作品《草原之夜》
楊曉陽作品《大河之源》
楊曉陽作品《太宗納諫》
楊曉陽作品《神笛》
楊曉陽作品《茶有道》
楊曉陽作品《課徒稿(抽象)》
楊曉陽作品《課徒稿(具象)》
楊曉陽作品《課徒稿(具象)》
楊曉陽作品《烏茲別克寫生》
楊曉陽作品《陜北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