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要兼具現實之眼與浪漫情懷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的召開,為青年作家和青年文學工作者們提供了學習交流的良好機會。圍繞“文學與時代”、“文學與現實”、“文學與媒介”、“文學的創新”等話題,青年作家們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活,一個時代也應當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現時代的現實生活,對于青年作家的創作而言,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缺乏現實感的文學作品很難讓讀者產生共鳴,優秀作品總能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表現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系。青年作家胡竹峰談到,文學就是要寫人們的現實生活。青年作家應當書寫當下,要讓文學表達現代人真實的復雜經驗。青年作家把自己放在當前的文化背景下去創作,將自己深切的體驗化為文字,以文學勾勒生活,以文學彰顯藝術的光芒。青年作家的創作在格調和局面的處理上還需要加強平衡,并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希望我們這一代的青年能夠保持創作力,寫出與前輩不一樣的東西,創造出嶄新的文學世界。
“文學需要呼喚真實而強烈的激情,也應保持適度的理性。”青年作家紀紅建表示,真實是報告文學的生命,這一屬性決定了報告文學作家必須扎根在現實生活中。惟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青年作家才能健康成長,才能創作出既有時代精神、又有思想深度和生活溫度的作品。青年作家要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關注這個巨變的時代,以扎實細膩的筆觸,探索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等深刻的現實話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做人民心聲的傳遞者,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一個作家的個體成長與其所經歷的生活和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青年詩人白瑪央金認為,扎根生活,扎根腳下的這片土地,讓寫作具有時代高度,把凝聚一個時代的生活、情感與精神植根于文字之中,才能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對于一個青年寫作者來說,這應當是在創作過程中孜孜以求的東西。當下各行各業青年人才輩出,尤其是文學創作隊伍越來越壯大,這得益于國家的重視,得益于各級作協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青年創作者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不僅在寫作中彰顯個性,更要承載社會責任,盡心竭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勇攀文學高峰。
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介入到現實題材創作之中。青年網絡作家骷髏精靈談到,純文學與網絡文學之間并非不可調和、相互排斥,網絡文學也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到時代生活之中,其創作素材同樣來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青年作家能夠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出打動讀者、不負時代的作品。當然,目前尚需在深度和高度上有所加強,而逐漸興起的網絡文學評論也可以對網絡文學創作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推動網絡文學更好地發展。
近年來,新媒體已經滲透到社會信息的方方面面,成為時代生活的一部分,對文學創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青年作家石一楓認為,沒必要太看重媒介本身,新媒介平臺并不是內容創新的保證,如果看到的全是千篇一律的故事就不會感覺新鮮,只會感到越來越陳舊和乏味。歸根結底,能寫出對生活的新認識和新觀念,才是文學意義上的有效創新。青年給文學帶來的應該是朝氣和敏銳。文學創作要求作家對世界葆有現實主義的眼光,同時懷有浪漫主義的情懷。現在的青年寫作如果說存在問題,可能恰恰是太容易認同生活的規則和文學的范式,變得像一群好學生。期待通過會上和作家朋友的深入交流,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作為一位“95后”寫作者,青年作家張聞昕表示,青年能給文學帶來新的可能,不應局限于寫出個人的喜怒哀樂,還應發掘群體和時代的共同情感。青年創作也不應只把視線集中于文學本身,還應從歷史、哲學乃至數學、物理等其他學科中探索觀察文學的新視角。青年寫作者應當汲取中國與世界文化的優秀養分,致力于開辟文學創作的新領域,尤其是孜孜不倦地努力塑造出時代新人,為攀登文學高峰作出應有的貢獻。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員,年輕一代在網絡上了解個體、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獲取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但在創作中,必須處理作者想法與讀者想法之間的矛盾。新媒體寫作所指向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吸引盡可能多的讀者、滿足讀者的閱讀欲望,但文學創作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人的創造,這就要求寫作者做出智慧的取舍。
青年作家馮與藍談到,文學創作離不開現實土壤,新媒體的發展恰恰可以作為一個鮮明的時代標記進入我們的文學創作視野,它本身就是創作題材的重要部分。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意識到閱讀和思考的重要,各種線上讀書會層出不窮。“我們正在用新媒體的力量來支持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所以我對文學的未來始終抱以樂觀的信念。”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如何保持創造性,是所有青年作家都面臨的重要課題。青年作家曾皓說,對青年作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摒棄浮躁,敢于試錯,在千千萬萬人群中,在風格各異的各種寫作道路中,遵從內心的選擇,找到一條適合個人氣質并能展現自己創作個性的道路,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