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40年》第8集|為孩子書寫未來
1978年5月,冰心先生的《三寄小讀者》發表于文革后復刊不久的上海《兒童時代》雜志,是《寄小讀者》55年、《再寄小讀者》20年后,年屆80高齡的冰心再次為孩子們寫的10篇通訊。仿佛是一種暗合的語境,她對孩子們說:“小朋友,記取,春天來了!”
(《三寄小讀者》封面)
一場聲勢浩大的撥亂反正,在兒童文學界拉開了序幕,短篇小說率先扮演了攻城拔寨的角色。王安憶的《誰是未來的中隊長》,曹文軒的《弓》,葉永烈的《小靈通漫游未來》,任溶溶的《沒頭腦和不高興》等,一時之間百花齊放,一批又一批熱誠而富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兒童文學新人逐漸成長。他們中還有張之路、鄭淵潔、周銳、曹文軒、梅子涵、高洪波、沈石溪等,這些名字陸續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熱火朝天的兒童文學報刊中。
(《少年文藝》封面)
《少年文藝》《兒童文學選刊》《東方少年》等期刊的出現,不僅讓今天已屬一線的兒童文學作家憑借短篇作品嶄露頭角,更讓當時一批先鋒派年輕作家找到文學實驗的舞臺。而鄭淵潔,這位出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作家,他寫的《童話大王》至今賣了3億冊,創造了中國兒童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跡。
(“童話大王”鄭淵潔)
鄭淵潔說:“我從1978年開始寫童話,今年已經40年了。早晨4點半起來寫作,寫到6點半,這樣寫了32年?!苯洑v過文革的鄭淵潔,特別感謝父母給予的民主家庭環境?!鞍职謰寢尪际墙夥跑姡驗樗麄兊某錾聿缓?,所以在教育他們的孩子的時候,就通過身教告訴孩子:所有人都應該受到尊重,不應該受歧視?!?/p>
進入九十年代,中國兒童文學受到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大眾傳媒和新興文化消費的增長,受眾關注點的轉移,應試教育“題海戰術”對孩子們的束縛,使剛剛綻放的兒童文學受到了嚴酷的擠壓。
(兒童文學評論家方衛平)
浙江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兒童文學評論家方衛平說:“九十年代,純粹嚴肅的兒童文學創作受到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挑戰和擠壓,作品的發行量開始下跌。1996年,我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評獎工作,19部獲獎作品,印數在8000冊以下的占了11種,2000冊的為4種,這樣的發行數字,對中國這個具有龐大兒童讀者群的國度,意味著什么?兒童文學的影響力、傳播力都受到了新環境的影響。90年代發生的一切,是有令人沉重的一面的?!?/p>
上世紀90年代,對于整個中國文學生態來說,是中長篇的時代。兒童文學也悄然發生了一場變革。孫幼軍的《怪老頭兒》、張之路的《第三軍團》、沈石溪的《狼王夢》、秦文君的《男生賈里》、曹文軒的《草房子》等中長篇作品紛紛問世。
(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
從1997年出版至今,《草房子》各個版本累計印刷近300次,總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現象級的出版個案,不僅代表了中國兒童文學的一種走向,更是市場經濟下一次純粹藝術堅守的成功。
21世紀的中國兒童文學,開始進入一個風光期。兒童圖書消費量逆勢上揚、急劇增長,市場上也迅速成長起來一批專業的兒童文學出版發行公司,兒童文學作家更是躋身作家富豪榜前列,家長們也不會再認為兒童文學是可有可無的“閑書”。這樣的機遇既是作家們的福氣,也是兒童文學發展的水到渠成。
今天的中國,擁有3億兒童,童書消費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如何塑造高尚的情趣和純真的品格,這需要一種書寫未來的文化自覺,這也將是一次美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