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件浮世繪巨匠版畫在滬亮相
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匯集日本浮世繪巨匠48件原版版畫的 “浮世物語——日本浮世繪巨匠原版版畫展”,日前登陸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展覽不僅展出了浮世繪三大家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的作品,也將役者繪巨擘東洲齋寫樂,浮世繪最大派系歌川派代表人物歌川國貞、歌川國芳、豊原國周,菊川派代表人物溪齋英泉的作品一一呈現。其中,浮世繪天才東洲齋寫樂的原版版畫是首次在國內展出。
今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四十周年。此次展覽由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上海半島版畫工作室聯合主辦。展覽從雕刻技法、繪畫技法、繪畫內容等方面展示日本浮世繪作品藝術形式的縱向歷史變遷。展品均系收藏家湯黎健從其珍藏的幾百件浮世繪大師作品中精心挑選。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這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多以彩色印刷的木版畫形式呈現。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時事、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等,有些畫家還專事描繪婦女生活、記錄戰爭事件或抒寫山川景物……幾乎是江戶時期人民生活的百科全書,所有這些題材的基調都體現新興市民的思想感情。
浮世繪藝術風格曾深深地影響了西方畫壇。十九世紀初,一位荷蘭商人從一箱日本瓷器剝下的包裝紙上,發現了浮世繪這類別致的東方繪畫。浮世繪在西方的出現正值攝影技術問世之后,當時,向來強調寫實的西方繪畫傳統深陷瓶頸。一時間,整個歐洲似乎都對浮世繪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莫奈、梵高等印象派、后印象派藝術大師都曾多次臨摹、致敬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浮世繪畫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