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物史料中的乾隆和她們
    來源:文匯報 | 徐瑾  2018年09月08日08:40

    乾隆皇帝朝服像

    《塞宴四事圖》(局部)

    他是《戲說乾隆》中頗有俠氣、風流倜儻的四爺;是《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冤大頭艾老爺”;是《還珠格格》中恩威并施、和藹可親的皇阿瑪;也是《延禧攻略》《如懿傳》中,與后妃們上演愛恨情仇的“丈夫”……

    乾隆,一個注定與平凡無關的皇帝,也是影視界的大IP。每當這位“小四爺”的故事在熒屏上出現,便會掀起收視狂潮,并且口耳相傳,留下“風流天子”的名聲。

    而在文博研究者看來,所謂“風流天子”,只因為在清朝歷代皇帝中,他活得最長,嬪妃夠多,為今人編寫故事提供了豐富的人物素材;他喜歡詩和遠方,生活從不拘泥于紫禁城的四角天空:木蘭秋狝,泰山祭祀,江南巡游,并且留下詩畫無數,給今人創造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杜撰出程淮秀、沈芳、金無箴還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其實他真的好憎恨山東這個地方)。

    事實上,一直以來,乾隆和他的后妃們,都是清代宮廷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對其彼此之間關系的研究,人們得以探究他們對國事、家事、宮廷藝術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這一次,就讓我們借助大量文史資料,來還原乾隆和他三位皇后的真實故事。

    ——編者

    乾隆皇帝與三位皇后們的真實故事絕不遜色于電視劇。

    清代后宮中的妃嬪和宮女是通過選秀進宮的。滿、蒙、漢軍八旗官員,另戶軍士,閑散壯丁的女子,年滿13歲至17歲者,都必須參加三年一次的備選,她們稱作 “八旗秀女”,17歲以上者為 “逾歲”,便不再參加挑選了,若在限年之內因病或其他緣故而未及閱選者,下屆補選。“八旗秀女”進宮“或備內廷主位,或為皇子,皇孫拴婚,或為親,郡王及親,郡王之子指婚”。而內務府三旗 (正黃,鑲黃,正白)包衣佐領,管領下女子,年至13歲要入宮應選一年一次的內務府秀女,她們稱作“內務府秀女”,選中者供內廷各宮主位役使,除個別“因病、因笨”提前出宮外,年滿25歲后,沒有被皇帝“寵幸”或者應其“主子”命令延長“服役”期,便可出宮嫁人了。

    乾隆皇帝的后宮中自皇后至答應共42人,按照最后的封號統計,分別為皇后3人、皇貴妃5人、貴妃 5人、妃 6人、嬪6人、貴人12人、常在4人、答應1人。又因乾隆皇帝高壽,在弘歷的眾多妃嬪中,只有8人(穎貴妃、婉貴妃、惇妃、芳妃、恭嬪、鶚貴人、壽貴人、白貴人)是去世于乾隆皇帝之后的,除惇妃外,這些女子并不受寵,最終的封號或是乾隆五十九年退位前,或是被嗣皇帝嘉慶皇帝尊封的,可謂是在后宮中凄苦一生的代表。

    乾隆的結發妻子孝賢皇后可謂是歷代皇后的典范,高貴賢淑誕育嫡子,一切如此完美卻又轉眼幻滅,從此只能“深情贏得夢魂牽”。他與繼后那拉氏也曾“琴瑟在御,歲月靜好”,卻最終決絕得“死生不復相見”。最后一個,也就是因為《延禧攻略》而眾人皆知的令妃,皇貴妃的位份成為她生前最大的遺憾,直到兒子即位才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深情贏得夢魂牽

    電視劇《如懿傳》中四阿哥與青櫻格格(繼后那拉氏)的少年夫妻,其實講述的應是弘歷與他的“白月光”孝賢皇后富察氏。

    乾隆皇帝的嫡妻富察氏出身于滿洲鑲黃旗,比乾隆帝年輕一歲。弘歷對她一見鐘情,兩人于雍正五年成婚。

    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富察氏被正式冊立為皇后,居住于紫禁城的長春宮。長春宮中帝后“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臺北故宮至今收藏有一件孝賢皇后為乾隆親手制作的火鐮荷包,堪稱他們的愛情信物。荷包是清人系在腰帶上的物件,荷包中除了存放食物,還有行軍在外須帶的火種和打火石。皇后為何要親手制作這個荷包獻給乾隆?原來,乾隆十二年,皇帝木蘭秋狝時曾告訴皇后,他當年讀《清文鑒》時得知滿人有用取鹿尾譎毛,以縫袖來代替金絲的舊俗。因為在關外金絲得之不易。之后,富察皇后就親手縫繡了一個樸實的火鐮荷包進呈。皇后去世后,皇帝將此荷包放在金漆盒中,外配置木盒,蓋正面刻有清高宗的滿漢文詩與序,四側則分別刻著大臣們的題贊,珍藏于乾清宮中。

    可惜 “廿載同心成逝水”,美好的時光卻隨著皇后的嫡子接連夭折和皇后早逝而轉眼成空。

    繁衍子嗣是后妃最為重要的職責,特別是誕育嫡子對于皇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孩子,既是富察皇后的幸福所在,又是導致她英年早逝最重要的原因。富察氏與弘歷共度的二十余年間,共生育二子二女,早在雍正六年,與弘歷成婚的第二年富察氏就誕下一位女兒,可惜這位格格不到兩歲就夭折了。雍正八年富察氏又生次子,雍正皇帝親自取名為“永璉”。永璉可謂是弘歷最為鐘愛的兒子,弘歷曾描述他“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乾隆即位之初就將永璉秘定為皇太子,此時弘歷才26歲,可見永璉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皇子不能比擬的。然而,乾隆三年,年僅九歲的永璉不幸夭折,永璉的早殤使皇后身心都受到重擊。富察氏的第四個孩子皇七子永琮出生時已是15年后,即乾隆十一年了,那一年孝賢皇后已經34歲。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初八日癸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皇七子永琮生。……是日起。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齋戒三日。”乾隆在御制詩 《浴佛日復雨因題》中寫道:“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椒壁慶居然”,自注:是日中宮有弄璋之喜。弄璋之喜就是生育男孩的意思。由此可見,永琮生于四月初八佛誕日,那時乾隆皇帝正因干旱而無法顧及馬上臨盆的皇后,前往天壇齋戒為眾生祈雨,而佛誕日這天不但天降甘霖,期盼太久的中宮嫡子也同時出生了,乾隆可謂大喜過望。

    只是宮中快樂的總是短暫的,乾隆愛子永琮未滿兩歲,又夭折了。《延禧攻略》中,永琮死于本應闔家歡樂的除夕夜,歷史上的永琮也的確薨于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只是并非被純妃設計燒死,而是“痘殤”,即患天花而死。順帶說一句,純妃也絕非電視劇中毒婦,她薨逝于乾隆二十五年,去世前被晉封為純惠皇貴妃,享年47歲。

    永琮的夭折可以說是壓垮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電視劇中的皇后萬念俱灰后從角樓一躍而下做回她的 “富察容音”,而真實的富察皇后在喪子后強忍悲慟,恪守一個皇后應有的職責。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恭奉皇太后東巡,皇后隨駕出巡,皇帝本想借出巡之機排解皇后的憂思,不想卻一去成永訣。自離京,他們游覽了曲阜孔廟,登上東岳泰山,游覽趵突泉,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回鑾,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棄車登舟,沿運河從水路回京,當晚亥時,富察皇后就病死于船上,年僅37歲。皇帝為皇后舉辦了極其隆重的葬禮,并親定謚號“孝賢”,為了懷念皇后,乾隆皇帝又創作了大量的悼亡詩來思念亡妻,每首詩都情深意切,句句含情,字字珠淚。即使皇后的喪期過了,乾隆對她的思念,為她寫的詩幾乎貫穿一生。乾隆80歲時,他在孝賢皇后陵前祭奠,寫下“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乾隆六十年,85歲的即將成為太上皇,再次祭奠皇后陵,寫到:“齊年率歸室,喬壽有何歡?”嘉慶元年,86歲的乾隆帝與新帝嘉慶皇帝一起,這也是他最后一次為孝賢皇后祭奠,乾隆寫下詩句“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云。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在“四十八年分”句下,太上皇自注:孝賢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虛,不堪追憶!乾隆知道,夫妻二人分離了48年,相聚的日子已不遠……

    繼后那拉氏:死生不復相見

    如果說孝賢皇后是乾隆心中的 “白月光”,終生難忘;那么那拉氏皇后就是他心中的云,開始云淡風輕,而后彩云追月,最后烏云密布,揮之不去。

    如果說孝賢皇后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終生難忘;那么那拉氏皇后就是他心中的云,開始云淡風輕,而后彩云追月,最后烏云密布,揮之不去。電視劇中是這樣,可惜歷史上也是如此。

    關于繼后的姓氏,清代官方冊文為“那拉氏”,“那拉氏”有葉赫、哈達、烏拉、輝發各部,關于繼后史學界也有烏喇那拉氏和輝發那拉氏之爭,但據最新考證,應為輝發那拉氏。《甄嬛傳》《如懿傳》中雍正的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與繼后的姑侄關系乃是戲劇沖突的杜撰,歷史上的孝敬憲皇后于雍正九年壽終正寢,并沒有與雍正決絕得“死生不復相見”,可惜這卻是弘歷與那拉氏的結局。最初,那拉氏雖然不是弘歷“心頭上的人”,兩人卻也是相敬相扶。那拉氏初為弘歷的側福晉,在乾隆二年冊封中,被封為“嫻妃”,位列皇后富察氏、貴妃高氏之后。乾隆十年正月高貴妃病重,清宮中有個不成文的舊規,皇帝的“寵妃”身患頑疾,勢在瀕危,皇帝為表軫惜,會在她彌留之際下旨晉封,同時也會冊封其他妃嬪。乾隆下旨高貴妃晉封皇貴妃,嫻妃與純妃晉封貴妃。但皇帝的冊封并沒有留住高氏,高氏于填倉日去世并被追晉為慧賢皇貴妃。

    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去世,那拉氏的時代來臨了。也許是因為弘歷與富察氏的感情太美好,繼后與皇帝結局太凄涼,關于繼后上位中宮,坊間多有乾隆皇帝因太后示意并非真心所愿,不得不將那拉氏扶正,帝后二人素來針鋒相對的說法,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冊封后妃 “茲奉皇太后懿旨”,是對皇太后的尊重,也是清代后宮制度中的慣例。清代皇后去世后,繼任者必須要先封為皇貴妃,待大行皇后二十七月孝期滿后再正式冊為皇后。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賢皇后去世,七月冊那拉氏為皇貴妃,乾隆十四年冊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這個封號是前所未有,是乾隆特別為那拉氏創立的,整個清朝也只有那拉氏和道光的孝全皇后在當皇貴妃期間有此殊榮。乾隆十五年八月,正式冊立“攝六宮事皇貴妃”那拉氏為皇后。扶正中宮后的數年中,那拉氏過得十分得意,乾隆帶著皇后奉太后木蘭秋狝,南下江浙,北上盛京祭祖。皇后又接連誕育二子一女,那拉氏雖為藩邸舊人,但第一次生育卻是在成為皇后后,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十八年生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

    但是,皇后看似風光無限的日子,逐漸過得越來越不舒心。前有丈夫始終不能忘卻的先皇后,“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故劍久相投……”,連皇帝攜新后去趟正定行宮,都要寫詩“小坐復今夕,閑情憶向年。勸餐非昔侶,舉案是新人”來懷念故人。后有令妃、容嬪等更年輕的女子圣寵不倦,位分節節高升。更重要的深知乾隆有立嫡子為儲君之意,即使已為乾隆生下兩位阿哥,但她的兒子卻完全沒有得到永璉、永琮般的待遇,而更年幼的皇子則不斷出生。乾隆二十二年皇后的生活急轉直下,三月母親郎佳氏去世,七月幼子永璟夭折,半年內兩位至親的過世,給那拉氏皇后的打擊可想后知。乾隆三十年悲劇徹底發生了,皇后在陪同乾隆第四次南巡時本一切安好,行至杭州,皇后突然自行剪發,剪發乃滿人國俗最忌,相當于詛咒乾隆。皇帝震怒,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今年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走進養心殿》展中有一份“十五阿哥請安折”,乾隆皇帝在折上的朱批講述了皇后回宮后的境遇:“諭王成:皇后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他平日恨我必深,宮中圓明園他住處,凈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必令別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跡,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再傳旨與潘鳳等:皇后瘋了,送到宮時,在翊坤宮后殿養病,不許見一人。阿哥公主請安只許向潘鳳等打聽。此旨俟到宮前一日再傳,不可預先傳出。屋里只許他跟去的兩個女子扶侍,也不許出門。”皇后幽閉在翊坤宮中,一年后即薨逝,乾隆又在處理皇后喪儀的奏折錄副中批示到:“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簡而言之,乾隆認為皇后剪發的原因是:皇后瘋了。第二任皇后的去世,同樣令乾隆失去理智,與孝賢皇后相反,這一次皇帝心中充滿怨恨。那拉氏沒有任何謚號,以皇貴妃禮下葬,不但葬在妃園寢,更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于一側。之后,乾隆皇帝更是決絕到令那拉氏皇后的影子從生活中徹底消失,他將皇后的畫像毀掉,裁掉。如著名的乾隆后妃群像《心寫治平圖》中就沒有那拉氏皇后的畫像。即使她在人群中,她的臉也要被抹掉,在描繪蒙古王公向皇帝進宴的《塞宴四事圖》中,有一組妃嬪畫像有著明顯的修改痕跡,人們懷疑其中原本皇后的臉被抹掉,換成了令妃的面容,真正的死生不復相見。

    孝儀純皇后魏氏:“平凡”女子的逆襲

    目前尚未考證出魏氏是長春宮宮女出身,但她與富察皇后關系的確非同一般。魏氏在冊封為貴人前,極有可能是跟隨孝賢皇后學習規矩的。

    從《延禧攻略》中剛正不阿、勇往直前的魏瓔珞,到《如懿傳》中笑里藏刀、城府極深的心機女,她在電視劇中的人設,的確有些混亂。歷史上她是乾隆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氏,她也是乾隆中后期最受寵愛的妃嬪,雖出身卑微,卻穩扎穩打,一路平步青云成為后宮最后的勝利者。

    孝儀純皇后本姓魏,嘉慶二十三年颙琰修改玉牒,將母親的娘家改為魏佳氏,魏氏比乾隆小16歲,其父魏清泰為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因此魏氏最初應以“包衣三旗秀女”的身份參加選秀入宮,充當宮女“供內廷各宮主位役使”。現已知史料上對魏氏的最早記載是,乾隆十年“魏貴人著晉封為嬪”,因此電視劇中,魏瓔珞在皇后死后才成為乾隆貴人時間是延遲的。劇中魏瓔珞是富察皇后的貼心大宮女,歷史上果真如此嗎?目前尚未考證出魏氏是長春宮宮女出身,但她與富察皇后關系的確非同一般。乾隆皇帝晚年《孝賢皇后陵酹酒》一詩中提到:“舊日玉成侶,依然身傍陪”(注:“令懿皇貴妃為皇后斫教養者,今并附地宮”),詩中的令懿皇貴妃即魏氏與孝賢皇后在此時都已仙逝,皇貴妃附葬地宮,棺槨位于孝賢皇后棺東側。清宮中品級較低的女子有時會首先跟隨皇后或位份較高的妃嬪學習規矩后再行冊封的,如《清乾隆添減底賬》中記載:“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皇后下學規矩女子封伊貴人,純貴妃學規矩女子封郭常在”,因此魏氏在冊封為貴人前,極有可能是跟隨孝賢皇后學習規矩的。

    魏氏自從進后宮就勢不可擋,自乾隆十年由魏貴人晉令嬪后,每當宮中有大規模的晉封,必有魏氏的身影。乾隆十四年晉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令貴妃,乾隆三十年閏二月那拉氏皇后剪發被幽禁,雖未廢后但已形同虛設,六月魏氏晉封皇貴妃,實際在后宮中已取代皇后的位置。有人認為繼后那拉氏斷發是因乾隆要晉令貴妃為皇貴妃而起,但令貴妃的這次晉封是在皇后斷發的數月后,且前文已述清代皇后健在就冊立皇貴妃,不是新皇貴妃病重彌留,就是帝后果真水火不容,即將廢后,后者只有年輕氣盛愛到癡狂的順治帝一例。乾隆此時已六十五歲,與那拉氏半輩子的感情,乾隆即使再寵“愛妃”也不會輕易亂了綱常禮教,上下尊卑。應是皇后剪發在先,皇帝覺得大清盛世怎能廢后,這才晉了“瓔珞姑娘”的皇貴妃。

    魏氏在后宮中可以一路坦途,除了有皇帝的寵愛外,還在于她為皇室開枝散葉,魏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十年間先后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她是為乾隆皇帝生兒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在魏氏眾多子女中最為重要的是皇十五子颙琰,即日后的嘉慶皇帝。雖然颙琰是太子人選,但礙于清代秘密立儲的制度,也因乾隆的前兩任皇后讓他經歷了太多的愛恨情仇,魏氏終其一生只停留在皇貴妃的位份上。不過她陪伴著弘歷,從壯年走向老年,縱然后宮起伏,她都能獨善其身,只是其中悲喜也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乾隆四十年魏氏逝世,享年四十九歲,謚號為“令懿皇貴妃”,皇貴妃之外戚人等由內務府撥出編立本旗,抬入滿洲鑲黃旗。乾隆六十年乾隆帝信守當年為皇帝不可超過祖父康熙帝的誓言,退位當起太上皇,宣颙琰為皇太子,追封其母令懿皇貴妃為皇后,乾隆帝親自為其擬定謚號為“孝儀皇后”,這位包衣出身的女子,終于成為了大清皇后。

    (作者為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7福利视频精品第一导航| 91精品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伦理一二三区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