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18年第5期 卷首語 目錄
卷首語
美國著名作家喬納森?弗蘭岑關于自傳體小說有過精彩論述,他說,每個人肚子里都有一部容易寫就的小說,一個現成的富有意義的故事,就是自傳體小說。他還指出一個重要悖論:作家作品里虛構內容的自傳體性質越強,作品跟作家實際生活的膚淺類似之處就越少;作家挖掘作品內涵越深,作家林林總總的具體生活細節就愈發有礙于去虛構作品。
弗蘭岑提出了小說寫作中一個重要的話題:一部虛構作品與一個作家的生活之間有什么關系?寫作者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是很多讀者和寫作者均關心的問題。對讀者而言,他會時刻懷疑,你的生活值得寫進小說嗎?對寫作者而言,要成就一部佳作,個人生活與虛構之間如何達成默契?弗蘭岑給出的建議是,在實踐中,你必須變成另外一個人去寫你的下一本書。我們相信很多出色的作家都有處理這個問題的經驗。有人認為所有的虛構都是自傳,不必在乎也不必分清虛構與自傳;有人認為大多數小說來自對現實的虛構,并不是自傳性的。或許確實難以明晰這二者在小說中的界限,其實現在更大的難題是,互聯網所形成的龐大現實世界與個人狹窄生活,如何在虛構中形成全新的藝術征服力?
本期“重點推介”推出福建小說家李迎春的中篇《失蹤家族》,小說講述40多年里上官家族不斷有人失蹤的故事,失蹤是與神秘的家族詛咒有關還是某種宿命?小說試圖給出答案。夏榆的中篇《生活恰似掛鐘里的布谷》寫外漂青年的虛無感,語言簡潔有力,青年生活的某個橫切面被深刻地表達出來了。年輕的散文家總會帶給我們驚喜,周華誠《甜》和王常婷《桃紅四物》,視角獨特,表達豐富。“一線詩人”刊發谷禾的組詩《山坡人性的一面》。“文藝探索”探討“中國故事與深度現實主義”的話題,青年評論家岳雯和小說家生光帶來他們精彩的論述。
目 錄
小說縱橫
■重點推介
李迎春 / 失蹤家族(中篇)
郭 鷹 / 虛構的魅力(評論)
■中篇
夏 榆 / 生活恰似掛鐘里的布谷
■短篇
安 慶 / 月光下的潲水
劉鴻伏 / 平原
練建安 / 菱角子
段吉雄 / 野菊花
詩歌現場
一線詩人 ? 谷 禾
賴丹萍 / 有時振翅,無須飛翔(組詩)
汗 漫 / 中原帖(組詩)
王麗楓 / 笑忘書(組詩)
郭永仙 / 在春天,放牧詩歌(外三首)
■青春詩箋
王玨丁 / 私人寫作(組詩)
散文風尚
■新實力
王常婷 / 桃紅四物
■天下文采
何少川 / 奇蘭、白芽奇蘭以及文人與茶
周華誠 / 甜
黃文山 / 大海中長出的路(外二篇)
南 子 / 雪豹在懸崖
蕭 何 / 尋找童續洲
王春福 / 海夢
郭旭亞 / 南后街往事
阮憲鎮 / 窗前的洋槐花
新時代 新征程
林筱聆 / “番平”來客
文藝探索
岳 雯 生 光 / “中國故事與深度現實主義”二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