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蕎溪的舞蹈人生
路蕎溪和她的學生們
初見路蕎溪,她身著淺色大衫和寬腿褲,甜美的笑容里透著平和、睿智與從容,舉手投足間無不散發著一個舞者特有的優雅。采訪的話題,從路老師一個個碩果累累的收獲季節開始:
2009年,華夏之星2009全國青少年音樂舞蹈展評中,路蕎溪獲得了優秀園丁獎的榮譽。
2010年,在全國第四屆“向陽花”民族歌舞展演中指導學生王婉笛的獨舞《茉莉情懷》榮獲金獎,路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6年,第九屆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上,路蕎溪又一次摘取了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6年,“特長生中國”第二屆全國學生藝術教育成果展中,她指導的作品《小小長今》取得優異成績,路蕎溪榮獲“優秀教師獎”。
……
路老師從瑰麗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編導的兒童舞蹈《彝童趣》獲得北京市第九屆學生藝術節校外專場展演舞蹈比賽一等獎、優秀作品創作獎、優秀輔導教師獎等。《彝童趣》只是冰山一角,13年來,路蕎溪以她獨有的激情、執著和實力走出了一條陽光大道。她運用原創的“藝術還原法”編導了大量舞蹈作品,在國家級和北京市舞蹈大賽中頻繁獲獎,既更新了人們對校外教育的認知,又讓人們更加認同社區教育學校的實力。
2005年,路蕎溪以優異成績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舞蹈學專業,進入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少年宮暨社區教育學校工作。她感謝并十分珍惜這里的講臺和舞臺。在別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個普及少兒舞蹈和成年人舞蹈的工作,但對于路蕎溪來說,校外教育同樣是神圣的藝術教育工作。
十多年來,路蕎溪獨創的“易學易記舞蹈教學法”開辟了舞蹈教學新方法,培養青少年及成人學員千余人。
當初,學校沒有成人舞蹈教育專業教材,路蕎溪就琢磨著自己編寫教材。她邊教學邊學習邊思考,3年幾易其稿,自編印刷了頗受社會歡迎的舞蹈教學教材《中國民族民間舞(蒙古族)》和配套教學光盤。這些汲取生活營養、極富藝術價值的教材一面世,立即受到學員和家長們的廣泛關注。
2014年,路蕎溪成功舉辦了個人舞蹈專場演出。劇場座無虛席,全部由路老師編舞和教學的節目登上舞臺,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參演演員和到場觀眾達到1000人。
13年彈指一揮。從初涉職場的風華正茂,到如今成熟老練、年富力強,路老師始終不變的是那份對舞蹈教育事業的熱愛,而不斷改變的則是立足前沿的創新思維。她說,她將始終牢記舞蹈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孜孜以求,不斷挑戰更高的藝術巔峰,演繹精彩的追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