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榜2018第29期10+1
特別推薦 《英國史》(全三卷) (英)西蒙·沙瑪 著 彭靈 劉巍 翁家若 譯 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 2018年7月 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得主西蒙·沙瑪,以恢弘而凝練的筆調帶你進入英國故事。從羅馬入侵到諾曼征服,從黑死病到伊麗莎白的輝煌,從光榮革命到兩次世界大戰,英國歷史上的戰爭與和平隨著他的講述,恍如重演。人物和場景在歷史幻燈中跳躍。現代文明先驅者的艱險歷程令人動容。 全書共分三卷。《英國史Ⅰ:在世界的邊緣?3000BC—AD1603》的視角從文明誕生開始,到諾曼征服,從宗教戰爭、黑暗的中世紀到亨利二世的國家風波;黑死病的爆發,幾乎毀了半個歐洲的人口,都鐸王朝錯綜復雜的矛盾,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之間的沖突構成了本卷的主要內容。 《英國史II:不列顛的戰爭 1603—1776》是一部英國戰爭的歷史。在這一卷中,讀者可以看到英國擴展的速度,它在為成為世界史上罕有的強大帝國積蓄能量。 《英國史Ⅲ:帝國的命運 1776—2000》從18世紀70年代講起。本卷主要講述了英國在野心、奴隸和勇敢探險者的幫助下,如何建立強大帝國的,又如何將國旗插遍了全球。在書的最后,作者西蒙·沙瑪陷入了對過去的英國20世紀歷史的沉思中。探討了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命運和消沉、不安的戰后和平。 ○伍嶺/整理
《解夢花》 潘年英 著 新星出版社 2018年7月 成長于蠻荒山村的更族少年尼巴,因幼年的不幸經歷,落下做噩夢的疾病。他靠努力成為著名攝影師,游走于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村寨。他一邊行走,一邊尋找那個可以治療他疾病的靈藥。他用一生去尋找,卻早已失去;他用一生去生活,卻早已迷失;他用一生去愛,卻處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作者潘英年在西南山地叢林持續行走了30多年,他總把小說寫得像人類學的民族志,卻又把人類學的民族志寫得像小說,從而開辟了一條“文學人類學”的寫作新路。
《山里來信》 舒行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年7月 這是一本有關自然、植物、故鄉的綠色之書,由“故鄉的植物”(南方)、“北京的植物”(北方)、“電影與植物”三部分內容組成,作者以明澈平和的文字,寫出植物在人的生活中給人的開朗與寧靜。
《重寫晚明史:新政與盛世》 樊樹志 著 中華書局 2018年8月 本書是樊樹志以全球史的視野細講晚明史的新作。作者從嘉靖年間內閣更替下筆,描述了張居正從內閣中脫穎而出,并以天下為己任實施新政改革等的歷史過程。《重寫晚明史》共有兩本,另一本是《朝廷與黨爭》,描繪了一幅從萬歷年間皇帝與大臣的立儲之爭,到天啟年間閹黨與東林黨爭的歷史長卷。書中還原了朝廷間的日常細節,諸如大臣的溝通相處、皇帝與閣臣的問答對話、給皇帝授課講學內容及上課過程等。
《花舞大唐春:解讀何家村遺寶》 齊東方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年8月 圍繞1970年西安碑林出土的金銀器窖藏展開。何家村窖藏共出土1000多件,分別藏在2個大陶甕和1個銀罐中,材質包括金、銀、玉、陶等,做工精細,造型美輪美奐,藝術價值極高,多為唐皇室的日常用品。作者對何家村遺寶的埋藏之謎、65件(組)器物背后隱藏的故事,以“解謎”的語氣一一道來。此次重新修訂,是將詞條性質的考古報告用故事串聯起來,以便大眾更好的閱讀。
《創始人手記》 季琦 著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8月 全書分為“天”“地”“人”三個部分。“天”包含宇宙、時空、人生、意義等形而上的內容,反映了作者的生命哲學,而這套哲學對他創辦企業有很大的影響,從中我們看到創始人的情懷如何影響企業的長足發展。“地”記錄了作者從創始、發展到經營的重要思考和經歷。“人”則部分偏向個人化的書寫,作者談家鄉的人和食物,對酒的研究,旅行的經歷,對朋友、詩歌和當代藝術的看法……
《字里行間的哲學: 被遺忘的隱微寫作史》 (美)亞瑟·梅爾澤 著 趙柯 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4月 本書致力于從故紙堆中打撈出隱微寫作的技藝,作者以清晰流暢的行文,向讀者呈現出一部關于隱微寫作的百科全書。我們能看到,隱微寫作是如何被哲學家長期實踐,進行隱微寫作的動機是什么,它又為何被啟蒙運動的后裔們遺忘,以及我們怎樣重拾字里行間閱讀哲學經典的技巧。最終,對隱微寫作這種失落技藝的追溯,實際上是對現代知識偏見的有力反思,也是對人類嚴肅理性生活的強力捍衛。
《達·芬奇傳》 (法)塞爾日·布朗利 著 林珍妮 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 2018年7月 以豐富的歷史資料為依據,生動刻畫了達·芬奇所處的文藝復興時代的輝煌與暗淡,生動細膩地描寫了達·芬奇的內心情感世界及其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達·芬奇是如此天才而又神秘的藝術家,他留下的最難解的密碼,正是他本人,而這本《達·芬奇傳》便是解開達·芬奇密碼的鑰匙。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美)托馬斯·索維爾 著 吳建新 譯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8月 本書沒有讓人望而生畏的公式圖表,也沒有難懂的術語,更沒有枯燥的實證。作者托馬斯·索維爾用最貼近日常生活的語言和案例,為我們講解經濟學博士都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的經濟學思維方式。通過本書,我們將會了解價格、投資和國際貿易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我們還會對房租管制、貿易平衡、貧富差距、統計數據產生全新的認識。
《人類的明天》 (法)席里爾·迪翁 著 蔣枋棲 譯 新經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年8月 這不是一本令人絕望到不愿面對的危機之書,也不是一本一味提出問題的警示之書,而是一本為焦慮和困惑提供嶄新思維方式的解答之書。作者帶領一個五人團隊遍訪全球,從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和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中尋求應對人類困境的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最終將這些人和他們扣人心弦的故事匯聚到一起,覆蓋食物、能源、社會、經濟、教育五大領域。一股巨大的力量由此產生,在世界各地引起了極大震動和反響,無數人的生存環境因它而改變。
《叔本華與梵·高:箴言與繪畫》 (德)叔本華 著 (荷)文森特·梵·高 繪 韋啟昌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8月 從叔本華的名著《人生的智慧》中精選箴言,從梵·高的繪畫中精選作品,然后根據箴言選配繪畫,把兩者有機結合,提供了新的閱讀體驗。編者的獨具匠心之處,是把兩顆同樣不被世人理解,被現實和友情所傷的孤獨的靈魂交匯相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