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上海書壇創作風貌和藝術魅力 第十屆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啟幕
走過 20年、走到第十屆的上海最高規格書法篆刻展——上海書法篆刻大展昨天移師中華藝術宮,與觀眾見面。
搬至更寬敞開闊的展陳空間,上海書法篆刻大展也將以往六尺整張的最大展品尺幅提升到了八尺整張,并且采用了板上裝裱的方式。升級了的展陳空間對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了人們新的視覺沖擊。
本屆大展共吸引3000余份來稿,最終評選出249件作品入選展覽,其中優秀獎10件,提名獎9件。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周志高認為: “大展充分展現了上海書壇的創作風貌和藝術魅力,對振興海派書法、推動書法藝術的發展勢必會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本屆大展讓人們欣喜地看到上海書壇后繼有人。入展作者中的80后、90后共計79人,約占35%。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丁申陽告訴記者:“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這次展覽中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只有50多位,更多的作者是新面孔,不少來自外地,他們把全國各地的書風帶了進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還來自書法作品所體現的審美觀。以前講究端正、秀麗、恬熟,現在更講究大氣、粗獷、墨色的變化。”丁申陽今起將率先為前來參觀展覽的觀眾進行一小時的專家導賞,介紹展覽作品。除了丁申陽,上海書協在展覽期間每天都會安排一位著名書法家進行導賞,希望能夠更好地向公眾普及書法藝術。
缺憾和不足同樣借由本屆大展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本屆大展提升了尺幅限制,其實是希望更多的書者具備書寫大尺幅作品的能力。但我們發現,上海的書者似乎更擅長書寫一些小品。雖然很多作品尺幅不小,但以字數奇多的小行書、小楷、小隸書為主,通過字數增加來把尺幅變大,而并沒有創作出與大尺幅相應的大字作品。”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潘善助介紹,展覽期間還將舉行論壇,特別探討大尺幅書法作品的藝術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