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的挑戰與文學的“出路”
2001年,米勒在《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一文中引用了德里達《明信片》中的一段話:“在特定的電信技術王國中,整個的所謂文學的時代(即使不是全部)將不復存在。哲學、心理分析學也在劫難逃,甚至連情書也不能幸免……”沿著德里達的思路,米勒提出了引起中國學人強烈反應的“文學終結論”:“如果德里達是對的(而我相信它是對的),那么,新的電信時代正在通過改變文學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終結”。如今,米勒的“警告”言猶在耳,文學似乎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而網絡游戲可以說是諸多“挑戰者”中最關鍵的一個。
網絡游戲的崛起給文學帶來的第一個挑戰表現在文化方面。文化背景的劇變往往導致某些藝術形態的消亡,放眼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但近代以來形勢大有不同。特別是自20世紀末,人類社會進入全球化時代,后現代主義攜手消費文化、娛樂文化、視覺文化蜂擁而至,在全球范圍內所向披靡,一時間形成新的文化格局。這次文化劇變的結果是主體消亡、理性失勢、經典被解構、深度模式被摒棄、圖像泛濫、消費至上,等等。如此文化背景正是限制文學創新發展的困境,卻又恰好與網絡游戲入榫合縫,使得后者如魚得水,風生水起。
第二個是資本的挑戰。應該說,在當前火爆的游戲產業格局中也有文學的一席之地,畢竟文學名著或暢銷書作為大IP,其贏利的潛力是驚人的,于是屢屢被資本收編進行產業化運作,改編成網絡游戲推向市場。而網絡游戲本身在文本上也是文學的產物,龐大復雜的游戲背景、曲折動人的游戲劇情、各具性格的游戲角色、豐富多樣的職業技能無不來自文學的虛構??墒?在游戲產業強大的資本攻勢下,文學似乎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只能乖乖地被收編、拆解和重組,淪為建造游戲世界的“創意”或“腳本”,于是出現了“文學的游戲化”現象。而在資本的強烈誘惑下,甚至有些網絡作家在構思階段就已經按照網絡游戲的規則確立內容框架了,世界觀的弱肉強食、人物的職業和技能設定、情節的打怪升級模式等方面都與網絡游戲無縫對接,既有利于讀者獲得游戲似的快感,也方便將來賣游戲版權。這是另一種形態的“文學的游戲化”,和泛娛樂化一樣,都是讓文學成為游戲的附庸。
第三個是科技的挑戰。這是文學所面臨的最主要的挑戰,德里達和米勒的“危言聳聽”正是從科技角度提出來的。文學作為一門古老的語言藝術,對科技的依存度其實是非常低的。高科技并不能保證高質量的文學創作,其最大意義不過是讓作家從手寫筆抄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提高了輸出速度,降低了傳播成本而已。對科技的低依存度是文學的優勢,但也是劣勢,這意味著低維形態的文學很難抵御新興藝術憑借高科技手段發起的“降維”打擊。影視藝術可直接訴諸人的視覺和聽覺,對文學已經構成極大威脅;網絡游戲則在視聽震撼之外還提供了以虛擬現實、仿真交互為基礎的沉浸式體驗,比之文學的單純的代入樂趣有過之而無不及。何況當前科技日新月異,網絡游戲自然是挾“技”自重,如虎添翼,其未來發展不可限量;文學則無“技”可施,抱殘守缺,其走向沒落似難避免。
難道文學真的要走向沒落,應驗“文學終結論”的預言嗎?不過在我們看來,文學雖面臨諸多嚴峻挑戰,但尚有安身立命之本、從容應對之策,其要旨有三。
首先,“文學是人學”這個千古不易之至理告訴我們,文學要為人生,通人性,寫人情,說人話,總之是為人服務,就像童慶炳所說:“文學的領地是感知、情緒、情感、想象和關于人生的富于哲學意味的思考。因此,要直接通往人的心靈。它既可凈化和提高人的心靈,又可豐富和詩化人的心靈。它永遠是人類良知和純潔的心靈的護佑神?!?《文學的“向內轉”與藝術創作規律》)無論遭遇何種文化背景,文學的地位都無可替代。相比之下,網絡游戲卻常常走到人學的對立面。出于對巨額利潤的攫取,網絡游戲總是用盡各種手段將玩家牢牢掌控,使其甘心被囚禁在尖端技術打造的“美麗新世界”的牢籠里,淪落為迷戀虛擬人生的游戲苦工。
其次要遵循美學的規律。文學是美的藝術,文學的創造要遵循審美法則。王國維指出:“美之性質,一言以蔽之曰: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又說:“天下有最神圣、最尊貴而無與于當世之用者,哲學和美術是已?!?《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文學若不汲汲于入資本法眼,自處“無用之材”,專力于“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文學小言》),則文學可以自足,不致淪為“創意”或者“腳本”,也不必以“游戲化”取悅資本或讀者。其實網絡游戲也有一套審美法則,卻是王國維所批判的“?;蟆敝?,即用技術打造的指向生活、物質、身體和欲望的流俗之美。網絡游戲所以追求“?;蟆敝?,正是出于非常功利的目的,專投玩家之所好以牟取暴利而已。
最后是跟隨科學的發展??茖W總是面向未來的,而文學要想擁有未來,必須在觀念上向科學敞開,與最前沿的科學思想發生碰撞,從中獲得突破的契機和新變的靈性??柧S諾在《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中就把未來的文學與科學聯接起來:“在廣闊的文學天地之中,永遠存在著有待探索的途徑……如果文學還不足以令我確信我不是在追逐夢景,那我就要求助于科學來培育我的景觀。”如果說過去的文學世界表現為三個空間維度——自然、社會與自我,兩個時間維度——歷史和現實,那么在現代科學的指引下,文學將開辟出新的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宇宙與未來。當文學站在現代科學的精神高地上從宇宙和未來的維度同時展開,必將會產生不計其數的奇思妙想和鴻篇巨制。而作為現代科技畸形產物的網絡游戲要想擁有未來,卻必須走近文學,接受其理想精神的指引,從而拒斥科技營造的誘惑,回歸游戲原初的自由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