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在蒼茫中飛奔 ——評詩集《天空高遠,生命蒼?!?/i>
胡建文詩集《天空高遠,生命蒼茫》廣闊遼遠、恢弘大氣,富有抒情性,充滿對遼闊空間的暢想、對生命的感悟、對故鄉的摯愛、對世間萬物的悲憫和痛惜。我讀詩集《天空高遠,生命蒼茫》,讀出了四種“氣”。
胡建文的詩歌大氣。這集中體現在他與詩集同名的詩作《天空高遠,生命蒼?!分校按蟮叵蚰?,我向北/風聲向南,我的心音向北/大片大片奔跑的水稻,大片大片奔跑的玉米/大片大片奔跑的麥子,大片大片奔跑的云朵/天空高遠,生命蒼茫”。這是詩人在北去的列車上見到的景象,也可以說是飛機掠過大地時看到的景致。生命的列車飛奔,茫茫思緒飛奔,世間萬事萬物在眼前飛速來臨,飛速撤退,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一切都漸行漸遠。抬望眼,遼闊大地,茫茫山嶺,渾渾噩噩的天空,浩茫宇宙,一切的一切,讓讀者思緒紛飛、浮想聯翩。這首詩有著巨大張力,體現了詩人沉郁、悲憫、厚實的胸懷和氣質,極具浪漫情懷。
再如《黃河》這首詩:“歷史就是這么匍匐著前進的/九曲回環,濁浪蒼茫/有時也站直了身子/仰天一聲長嘯/融盡了生命的雄渾和悲壯/翻滾一河血的滄?!?。滄浪黃河,仰天長嘯,聲震寰宇,滋潤著東方兒女,奔流到海?;趾氪髿猓瑲庳為L虹,震撼世人。
胡建文的詩歌充溢俠氣。畢業于體育系,專攻武術,指尖生風,劍指蒼茫,自稱劍客書生。他一身俠氣,北漂南闖,從事過多種行業。他寫詩吟詩,是生活的積累、對生命和命運的感悟在體內膨脹,是“一場暴雨穿過內心”,“一種被鞭子猛烈抽打的痛快”,忍不住地“大喊一聲”,是仰天抒發,對浩瀚寰宇的發問。胡建文的詩歌中,有無限的情感在流淌。其詩歌中的文字和感情,如同武打的長棍擊打在地上,好似雙節棍進擊起雄風,拍擊出思想的火花、情感的驚雷。讀胡建文詩歌,感到一股轟然之氣奔騰在胸間,腳下虎虎生風。
胡建文的詩歌接地氣。胡建文深入生活、扎根大地,其詩歌連接人民群眾,特別是連接著故鄉和親人。詩人熱愛故鄉、親人,深深地依戀他的鄉土世界。鄉土是詩人的“根”和“本”,鄉村是他生命的底色。他的親人常常出現在他的夢中,顯露在其筆尖。他寫父親對傷痛、苦累乃至生死,“什么都不怕”(《父親》)。他詩中的母親,是“最婀娜最故鄉的一種樹/在風中在雨中/在兒女們晴朗空曠的記憶里/微笑站立,美到極致……”(《母親》)他故鄉的一個個親人、鄰居,那一個個普通的生命體,時刻牽動著詩人的心,跳躍在詩行,活動在他的情感深處,他常常想起,然后敘寫在詩中。
詩人思念故鄉,也?;氐郊亦l,“剛出門就想著何時能夠回家”。詩人“走到田邊/才發現——/這么多年/我的一只腳/踏進了城市/另一只腳/依然沒有/拔出父親的稻田”。(《陪父親到田邊走走》)詩人的骨子里充滿著鄉土的、田園的情愫,身心屬于原野和大地。
胡建文的詩歌滿是“和氣”,即人與自然的和諧之氣。胡建文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充滿對大地和天空的愛、對無數弱小生命的愛。詩人親近自然,親近弱小的生命,與“一位青蛙兄弟”邂逅,詩人高聲朗誦詩作,青蛙兄弟仰臉呱呱評論,幽靜的氛圍中充滿親情(《我在大學教書》)。與一只螞蟻相遇,“心有靈犀地互望一眼”,是“走在同一條路上的”好朋好友、難兄難弟(《與一只螞蟻相遇》)。一棵草站在路上,“深邃的目光/直指生命歷程迷茫而遙遠的方向”。一只小鳥從樹上掉下來,其父母急得團團轉,直到小鳥終于脫險,跟著父母飛向遠方,詩人“柔軟的心被兩只急得團團轉的鳥兒深深感動”,詩人想到自己,也是讓父母擔驚受怕的小鳥。小小麻雀在老虎嘴邊覓食,那份自得和從容令人感動。總之,詩人對小小生命充滿大悲憫大關懷。
詩人擔憂環境的污染,從木炭市場的黑炭,想到那些木炭再度陷入火坑,“噴射出憤怒的火焰”,想到“身后洪水滔天漫過家園”(《在木炭市場》)。麻雀神秘失蹤,“沒有麻雀的冬天/再在雪地上/用木棒支起一個篩子/網住的,常常是我們自己”(《麻雀,麻雀》)。在動物園,諸多動物被囚禁,供人參觀,“比動物多得多的人們/在動物園,不知不覺成為自己的囚徒”(《動物園》)。在詩人看來,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詩人呼喚環境保護,呼喚建設美麗家園,呼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對于胡建文的這部詩集,我只是粗讀,從文字上得出點粗淺體會。好的詩歌,其深刻寓意常在文字之外。胡建文詩歌的文字之外富含澎湃的激情和深刻的思想。比如他的《吶喊》,“沉悶悶地只想吶喊一聲/苦澀澀地只想吶喊一聲/像一只籠中的虎/恨不得用吶喊咬掉全部的柵欄”。其中有著深厚的情思,但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值得用心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