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努力催生精品力作
文藝創作領域的題材不勝枚舉,但現實題材尤為重要;可寫的現實題材有很多,但寫出“中華民族新史詩”更為緊要。
寫出中華民族新史詩,展現這個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之所以在現實題材中更為緊要,是因其在題材題旨上的重要意義,這種正面強攻的寫作難度甚為艱巨。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發生了全方位的巨大變革,不僅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在人類發展史上也堪稱罕見。史詩般的巨變呼喚“中華民族新史詩”,寫出“新史詩”既是時代和人民的需要,也是作家義不容辭的職責。按照中宣部《中國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規劃(2017-2021)》要求,重慶作協在幫助扶持現實題材創作、催生精品力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加強創作引導。引導作家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自己所處的歷史方位,把握時代的本質和主流,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和方法論。引導作家從歷史與現實的關系、中國與世界的關聯上,思考和升華個人生活個人經驗與時代、社會、民族、歷史的關系,抓取重大問題,處理重大現象,以具有生活廣度、精神厚度和藝術力度的作品,體現出時代的美學氣度與藝術風格。引導有潛力的青年作家多渠道多面向認識了解時代,探尋豐富復雜的生活樣態,無論書寫主旋律、宏大題材,還是小人物小事件,都將筆下的人事置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來觀察、理解和表現,厚積薄發,為完成現實題材的優秀作品打牢基礎。
加強重大現實題材的作品規劃。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時間節點,以重大現實題材為抓手,以創作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吸引有良好的文學素養和豐富創作經驗的作家,圍繞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展現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啟新征程、邁向美好生活的偉大成就,表現社會主義建設的壯闊歷程,創作出無愧于偉大時代和人民的優秀作品。著力抓好革命歷史題材(尤其是紅巖精神即中共南方局的革命史);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題材;生態文明建設題材;巴渝文化題材、三峽移民題材等現實題材作品。
加大對現實題材作品的扶持力度。組織實施重慶市文藝創作項目的扶持政策,在評選扶持作品時更加關注寫現實題材的作品。
鼓勵和支持作家深入生活、扎根基層。通過資助、獎勵、補貼等方式為作家采風創作、掛職鍛煉、定點生活提供必要條件。
加強理論評論工作。組織優秀評論家跟蹤現實題材的創作,組織召開座談會、改稿會為優秀作品的創作、完善提供指導和理論支持。
充分發揮專業作家在現實題材創作方面的帶頭作用。采取定點和自選相結合的方式,安排專業作家就一些規劃中的重大題材進行創作。
當前創作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
一、寫現實題材的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有一定數量,但長篇巨制是薄弱環節。
二、參與創作重要時間節點現實題材作品的作家不多,有影響有實力的作家更少。
三、一些有抱負有功力有寫作經驗的作家因身份、時間、精力的限制,難以全情投入現實題材的創作,真正寫成和進入寫作過程的作品不多。
中華民族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面對的時代和社會,發生著無論深度抑或規模都是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化。豐富復雜的生活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同時也遠遠超逾了文學認識和表現的習慣、成規和邊界,作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度和挑戰,文學組織工作者同樣也遇到了新的難題與挑戰。我們應該迎接挑戰,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副主席、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