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90后”作家:承繼傳統,迎勢而上
    來源:文學報 | 鄭潤良  2018年07月27日13:55

    他們是最少傳統牽絆的一代,也是個人主體意識最為鮮明的一代,但也是孤獨感最為強烈的一代。

    “90后”作家已經成為當下文壇關注的焦點之一。2017年,在廣泛閱讀了當時活躍的 “9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說代表作之后,我在《時代的指紋——“90后”小說印象》一文中認為,盡管“90后”作家已經出道好幾年,但對于他們而言真正的寫作元年是2016年,從這一年開始,大多數主流純文學刊物都推出了自己的 “90后”作家專輯。一個相當整齊、壯觀的創作隊伍已經形成,并且還有新的面孔在源源不斷地加入。同時,在這篇文章中,我認為對“90后”小說家而言,寫作之路依然任重道遠,“一部分作家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敘述、語言風格,另一部分作家則依然徘徊在寫作的初級階段,寫愛情故事,為寫故事而寫故事,忽略了人心與時代的互動關聯;寫底層則流于跟風、過于生硬;寫現代主義風格作品則主題晦澀、表述不清,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他們生活經驗的進一步積累與敘述經驗的再積淀”。這篇文章之后,我繼續閱讀了大量 “90后”作家的作品。我認為,“90后”作家承繼了純文學創作的傳統,已經逐漸形成一支實力迅速上升的創作隊伍,在創作資源、綜合素養、題材與表現領域等方面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從某種意義上說,“90后”作家比起“70后”、“80后”作家是幸運的?!?0后”作家一開始也是走市場化的路子,這大多是由于書商們的引領,希望通過打造“小作家熱”、“青春文學熱”把“90后”作家繼續引上市場寫作的路子,但是消費者的反應并不熱烈,或者說“青春文學熱”已經被郭敬明等人消耗殆盡了。某種意義上說,“90后”作家是被迫返回純文學的道路上來。相對而言,“90后”作家進入主流文學界比起“70后”、“80后”作家要順遂得多。和前輩作家相比,“90后”作家在同樣的年齡段總體而言物質環境更優越、教育程度更高、知識面更開闊,接受各種文學資源也更加便捷,是真正伴隨互聯網和全球化、新媒體成長的一代人。

    近幾年,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90后”作家的整體創作水平在不斷提高,一些作家已經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個人風格。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基于這種判斷,我接受了《名作欣賞》雜志的邀約,從2018年起在該刊開辟“新世代小說”專欄,推介一些優秀的“90后”作家作品。以第一期推介的小說家王蘇辛為例,她就是一位廣受好評的“90后”作家。她的寫作游走于魔幻與現實之間,已經形成頗為鮮明的個人風格。正如評論家李敬澤所言:“王蘇辛的小說,不是反映,而是熔煉,它打開了小說在山窮水盡時的可能性——容納龐雜無盡的碎片而抵達晶體般的虛構?!秉S德海、金理、吳天舟等評論家也對其作品給出諸多好評。包括這個欄目已經推介的“90后”小說家李唐、龐羽、周朝軍,以及即將推介的張春瑩、丁顏、鄭在歡、重木、鬼魚、甄明哲、周燊、楊知寒等都有相當出色的文學表現以及為人稱道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很多人已經出版個人的作品集。與他們類似水準的“90后”作家至少還有十來個。

    愛情,是“90后”青年作家作品中最常見的題材。目前活躍在各類純文學期刊的“90后”作者大都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很多仍然在學校就讀碩士或博士,或在海外求學。他們大都享受著全球化時代教育、就業、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便利,在倫理觀念等方面沒有太多的傳統牽絆,希望活出精彩、真實的自我。但他們在對傳統觀念質疑的同時又無法清晰地確立個人的價值尺度,這使得他們在男女情愛與家庭倫理等諸多方面都呈現出一種態度的曖昧與游移。他們是最少傳統牽絆的一代,也是個人主體意識最為鮮明的一代,但也是孤獨感最為強烈的一代。在“90后”小說家的愛情書寫中,“累覺不愛”(網絡用語,意為“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是一個常見的主題。有意思的是,“累覺不愛”這一網絡流行語本身就是來自一個“95后”青年,并得到了眾多“90后”青年的呼應。王邪的《白光》中的年輕戀人展梅、張飛之所以關系惡化、分手,經濟原因顯然是最大的因素。同樣,王棘的《歸去來》也展示了經濟的窘迫給年輕人的婚戀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宋阿曼《藍色的眼睛》中互相“相敬如賓”、始終保持距離的年輕夫妻;蘇笑嫣《在24小時便利店中發生的》中情感上沒有著落、迷茫徘徊的女青年,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前輩作家相比,在閱讀趣味上他們更接近注重想象力、注重作品象征意味的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在創作上也著意模仿這個路數,以發揮創作主體的優勢、彌補自身在社會現實經驗方面的不足。他們中的佼佼者或者將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風格較好地融合起來,通過象征、變形等手法表達當下生活的一些深層次感受,或者以類似自敘傳的方式書寫這個時代的青年故事,總體上都保有一種嚴肅的現實主義精神。重木的《種種可能》探討的是一個青年內心的困惑,也是一個時代理想主義的困惑;王悶悶的《止水》探究當代人如何才能從急功近利的生存狀態中擺脫出來、得到救贖;賈若萱的《即將去往倒趟河》在罪與罰的邊緣尋求人性的光亮與救贖;修新羽的科幻小說《藍溪之水》表達的是對“惡托邦”的警惕與濃厚的現實人文關懷。

    可以說,大部分“90后”作家已經匯入純文學傳統的主流,意識到嚴肅的文學寫作是個體經驗與時代經驗的匯合,力圖書寫屬于他們這一代人的“中國故事”。他們的翅膀依然稚嫩、“若將飛而未翔”,但中國文學的未來無疑需要他們去開創。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