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扶持引導現實題材創作
江蘇作協十分重視現實題材創作,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重大現實題材扶持力度
“重點扶持文學創作與評論工程”是江蘇作協扶持和推動現實題材創作的長效機制。自2004年至2018年,已經推出了13批,共簽約272部作品。其中,現實題材類作品占比80%以上,簽約作品發表或出版后,有不少獲得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還有的獲得國家級重要文學獎項,比如傅寧軍的長篇報告文學《大學生村官》獲中宣部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十八大以后,為進一步加強重大題材的扶持力度與覆蓋面,從2014年開始,將重大題材文學創作從“重點扶持文學創作與評論工程”單列出來,實施“重大題材文學創作工程”,重大題材文學項目以專項方式實施,分別設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報告文學項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建黨100周年報告文學項目、“一帶一路”紀實文學項目等專項。從實施效果看,眾多入選作品亮點頻出,陶珊的《長淮東歸記》、劉業偉的《樣板:馬莊精神文明建設紀實》、龐余亮的《中國醫藥城建設長篇報告文學》、劉晶林的《?;?海魂——兩個人的哨所與一座小島》、韓修存《大地上的夢想——來自國家幫扶改革試驗區的報告》、徐習軍的《絲綢之路夢想曲》、朱成山的《第21次是國家公祭》、奚旭初的《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沿著國境線尋找最可愛的人》等作品關注現實、關注當下,以重大現實題材為創作內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截至2018年,五批次重大題材創作工程項目共簽約60部作品,90%以上是現實題材創作。
積極引導作家進行現實題材創作
江蘇作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引導作家進行現實題材創作,一是集中省內優秀作家進行專題創作,《最美江蘇人》集中體現了江蘇人民的崇高理想、創新精神、道德風范與美好心靈。《兩岸家園——二十二個臺灣人》以臺商在江蘇創業為選題,組織22位作家講述22個臺商在江蘇創業安家的心路歷程;組織編選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報告文學集,呈現江蘇報告文學緊隨時代、貼近現實、鼓舞人心的思想風貌;與省旅游局合作,推出“名家名作”系列采風活動;與省監獄管理局合作,組織作家走近監獄管理一線,與監獄零距離接觸,創作出一批描寫監獄文化的精品力作;與省扶貧辦合作,組織作家以“挖掘扶貧事跡、講述扶貧故事”為主題,深入到江蘇省委駐蘇北各區縣幫扶工作隊扶貧工作一線,創作出描寫扶貧工作的紀實文學。二是組織召開重大現實題材創作座談會,自2016年開始,我們每年舉辦一次重大現實題材座談會和文學扶持項目座談會,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作家對入選當年重大題材的作家和其他項目入選作家分別進行現實題材創作指導,省作協就現實題材創作提出具體要求;三是引導網絡作家進行現實題材創作,舉辦網絡作家培訓班,組織網絡作家深入廠礦、企業、學校、社區等基層一線深扎采風,成效初顯,涌現出一批現實題材作品。
深入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
省作協認真落實中宣部、中國作協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在文藝界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意見》要求,集中精力、集中資源、集中作家,確保深扎活動有數量、深扎活動有內容、深扎活動有成果。幾年來,深扎活動成效明顯,影響深遠,江蘇省作協今后的著力點是提高作家參加“深扎”的數量和質量,堅持每年不少于10批次200人次、每次不少于5天的“深扎”安排,加大深扎力度,推進深扎深度。同時,真正把作家掛職和定點生活的舉措落實到位,豐厚作家的現實感知和生活積累,激發作家進行“三精”創作。
從近兩年省作協的項目申報情況來看,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為:1、現實題材選題特別是主旋律選題申報雖有增加,但申報者往往是創作能力一般的作者,有創作實力的作家大多不愿申報。2、青年作家對現實題材創作的熱情并不高。以2018年江蘇省作協現實題材項目申報情況為例,年齡構成如下:61歲及以上42人,51—60歲67人,41—50歲74人,36—40歲36人,35歲及以下25人。35歲以下的年輕寫作者占比僅為10%,情況并不樂觀。3、現實題材優秀作品數量相對較少。雖然簽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每年也有不少作品獲得各種文學獎項,但總體而言,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尤其是在整個社會引起重要影響和反響的精品力作仍然短缺。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在努力尋求突破,尋找破解難題的措施和方法:一是進一步加大對現實題材創作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現實題材作品的扶持資金;二是創新扶持方式,進行差別化扶持,扶持資金由現在的“平均分配雨露均沾”改為向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傾斜,力爭多出精品力作;三是進一步加大對現實題材創作的宣傳,利用座談會、創作研討會、新書發布會等形式吸引青年作家關注現實題材創作;四是加強對現實題材創作的專業指導,組織著名作家、評論家、學者對參加創作的作者進行專業指導,對于優秀選題的創作進行全程式跟蹤和全方位管理。
現實題材寫作正在得到新的青睞和重視,這個時代的巨變和社會的發展也為作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現實”素材,但我們同時也要認識到,創作并非一時一日之功,急不得,快不得,相反,要慢下來,要坐下來,心態浮躁、急功近利是寫不出好作品的。而對于作協來說,除了要把好現實題材創作的正確導向,更要為作家的現實題材創作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服務,鼓勵作家積極投身于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真正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現實題材作品。
(作者系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