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史前人類的心靈之約
    來源:人民日報 | 王仁湘  2018年07月25日08:44

    彩陶是中國史前極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品,陶器上繁簡不一的紋樣,絢麗的色彩,仿佛畫出了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悲歡。在廣闊的中國大地上,彩陶上所體現(xiàn)出的獨特時代與地域風格,也代表了不同的審美、信仰和風俗,而在大約6000年前的廟底溝文化時期,它的廣泛傳播也帶來了中國史前第一次藝術浪潮、第一次文化大融合。

    陶器最早在世界上出現(xiàn)的年代大致是15000年前。雖然是作為人類日常生活用具出現(xiàn),但作為一種器具,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陶器也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最初出現(xiàn)在陶器表面的裝飾,多是在制作過程中留下來的一些印痕,如繩紋、弦紋之類。經(jīng)過反復實踐,大約在7000年前,史前陶工逐漸掌握了在成坯后的陶器表面繪以礦物顏料色彩的技術,燒制后彩色不易剝落,未施彩的陶器表面和彩色花紋所構成的色差更為明顯,彩陶工藝由此發(fā)明。隨著繪畫技巧的提高,一代代傳承的技能不斷發(fā)展,紋飾的構圖與內(nèi)涵不斷豐富,彩陶很自然地成了體現(xiàn)史前時代藝術最高水準的載體。

    6500—4500年前,是中國史前彩陶的繁榮時期,有學者將這延續(xù)大約2000年之久的中國史前新石器時代稱為“彩陶時代”。我們以仰韶文化制陶工藝為例,在這個長時段的跨越中,它經(jīng)歷了從早期半坡文化的完善,到中期廟底溝文化的發(fā)達鼎盛,再到晚期西王村文化的衰落。

    半坡文化彩陶以紅底黑彩為主要風格,流行用直線、折線、直邊三角組成的直線體幾何圖案和以魚紋為主的象形紋飾,線條比較簡練,色塊凝重,主要繪制在缽、盆、尖底罐和鼓腹罐上,有一定數(shù)量的內(nèi)彩。半坡彩陶的象形紋飾有魚、人面、鹿、蛙、鳥紋等,魚紋常繪于盆類陶器上,被研究者視為半坡文化的標志。魚紋與半坡文化先民祭祀活動的內(nèi)容有關,早期魚紋寫實性較強。到晚期時,部分魚紋逐漸向圖案化演變,有的簡化成三角和直線等線條組成的圖案。有的器物上將寫實的魚、鳥圖形與三角、圓點等幾何紋飾融為一體,紋飾繁復,寓意深刻。

    廟底溝文化彩陶更為發(fā)達成熟,為仰韶文化彩陶藝術發(fā)展的高峰。廟底溝文化彩陶增加了紅黑兼施和白衣彩陶等復彩,紋飾更加亮麗。彩繪常見于曲腹盆、缽和泥質(zhì)罐,一般不見內(nèi)彩。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幾何紋以圓點、曲線和弧邊三角為主要元素,改變了半坡文化彩陶簡潔的風格,圖案顯得復雜繁縟。有一種“陰陽紋”最具特色,陽紋涂彩,陰紋是底色,陰陽紋都體現(xiàn)有強烈的圖案效果,都能顯示完整的花紋圖案。幾何紋彩陶主要表現(xiàn)為花卉圖案形式,它被視為廟底溝文化彩陶的一個顯著特征。廟底溝文化象形題材的彩陶主要有鳥、蟾和蜥蜴等,鳥紋占象形紋飾中的絕大多數(shù),既有側視的也有正視的形象。鳥紋也經(jīng)歷了由寫實到抽象、簡化的發(fā)展過程,一部分鳥紋逐漸演變成一些曲線并融會到流暢的幾何紋飾中。

    越來越多的考古發(fā)現(xiàn)勾勒出植根于黃河中游地區(qū)的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影響范圍。它不但遍及整個黃河流域的上游至下游地區(qū),還跨越秦嶺、淮河,傳播到長江中游和上游地區(qū),甚至在江南也能見到廟底溝文化彩陶的蹤影,北邊的河套至遼海地區(qū)也不例外。廟底溝文化彩陶所奠定的藝術傳統(tǒng)如此強大,直接影響到后來古代中國藝術與文化的開拓發(fā)展。即使是在今天,類似彩陶構圖的一些商標圖案,裝飾圖案中的許多元素,也能發(fā)現(xiàn)它們最先都可以在廟底溝的彩陶中尋找到淵源。不少現(xiàn)代所見的時尚元素,與彩陶對照起來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根本的改變,藝術傳統(tǒng)就是這樣一脈相承。從這個意義上講,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強勁擴散傳播掀起了中國史前時代的第一次藝術浪潮。

    如果將彩陶的傳播過程放到一定的歷史背景中考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彩陶所攜帶和包納的文化傳統(tǒng),也將這廣大傳播區(qū)域內(nèi)的居民的精神聚集到了一起,這個范圍內(nèi)的人們不自覺地統(tǒng)一了自己的信仰,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歷練提升,為歷史時代大一統(tǒng)局面的出現(xiàn)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所以彩陶的傳播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的傳播。

    廟底溝文化彩陶播散到這樣大的一個區(qū)域,正是后來中國歷史演進的最核心區(qū)域。這種傳播也許標志著古人藝術思維與實踐的趨同,標志著更深刻的文化認同,預示著一個偉大文明的開始形成。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香港黄页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免费阿v精品视频网址|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精品3d动漫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