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韓立新:回家過年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韓立新  2018年07月23日09:28

    二伯今年春節是在老家小河頭村過的。我跟他是同村,而且隔的不遠。

    臘月三十漫天大雪,二伯上午到達縣城賓館,是堂侄開車接回的,沒有聲張;大年初一午飯后離開家門,也是堂侄送他去的縣城,悄無聲息。

    掐指算來,二伯整整25年沒有回家過年。他很想回家過年,但是他沒有勇氣,真怕鄉親們背后戳脊梁骨,罵“小子有本事忘了根,胳膊肘向外拐,虧待鄉親們,賺了昧心錢”。在老家,誰家的孩子背上罵名,一家人就抬不起頭來。

    二伯的母親生日恰是大年初一,過了這個春節就九十歲了,身體狀況不好,但能自理。前年八月十五,奶奶從二伯家坐飛機回來,就很少出門,整天嘟囔要找早年去世的老伴。

    每逢佳節倍思親。二伯年底正好從集團領導的位子退下來,愈加惦記母親,也想看看家鄉的巨變。為了卻心愿,他沒有挈婦將雛,選擇了獨自一人回老家過年。

    縣城賓館離老家村子有20公里路程。北方人重視回老家過年,此時的賓館冷冷清清,住著的幾戶也是遠道而來過年的。

    直到過了晌午,二伯才電話讓堂侄來接他,并千囑咐萬囑咐,不要說他回家過年,以防他跟鄉親們間相互添堵。

    大年夜,村子的鞭炮、焰火此起彼伏,趕趟兒似的燃放著。奶奶知道兒子心境,很早就關上院門,娘倆包水餃、看電視,東家長李家短,誰家門店掙大錢了,村里農作物有了統一商標……一直聊到子夜。二伯幾次站在窗前,遙望著村子遠處的樹林,看著近處冰封的小河,感到了家的溫暖。

    大年初一上午,來給奶奶拜年的進進出出,他貓在西廂房里沒有露頭,幾次也想跟前來的玩友聊個天。

    二伯是啥人物?他是一個不算小的企業掌門人,資產幾年前就過五億了。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可干嘛怕見父老鄉親?村里村外的人都說,如今小河頭村民發達了,在家門口就掙大錢,村子的青山綠水古民居,就是金山銀山大銀行。這又是為何?

    話,要從頭說起。沒有二伯當年的“胳膊肘子向外拐”,家鄉不會再有這青山綠水,不會再是天然氧吧,村里的響水河不會魚翔淺底。村子留住了原生態,才有今天的“美麗鄉村”的贊譽。

    二伯從小就要強,是恢復高考后村里出去的第一個名牌大學生。考上了大學,全村轟動,鄉親們前來祝賀,村大隊干部送行。畢業時,二伯分配到省城的一家電子集團。

    專業對口,順水順風。沒有幾年功夫,二伯從技術員成為中層干部,后來當上集團副總。

    一個莊戶人家的孩子,圖個穩定的飯碗就不錯了,沒想到還當了干部。二伯沒忘記爹娘和父老鄉親,通過各種關系,為鄉親買家電提供方便和優惠,村委的大電視機也是那電子集團贈送的,村里不少孩子也通過他找到工作。村里人以他為為榮,教育子女“像他那樣,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二伯一家人也覺得臉上有光,奶奶總是逢人就笑。

    上世紀90年代初,招商引資炙手可熱,村民盼望村子有個企業,可以走出黃土地,進廠當工人,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當地的領導、村干部也多次去省城看望二伯,托付招商引資,盼望村里上個項目。

    二伯牢記托付,在一次出國參加學術交流會時認識了一個企業老板,想來中國投資建廠,主要生產電子產品。二伯說盡好多話,想把項目引到老家,在村南的小青山下建設電子工廠。

    電子企業是高端企業,消息傳到鎮上、村里,皆大歡喜。父母官親自跟上,出國跟老板洽談,縣里大力支持,只要項目能落戶一切都開綠燈。二伯心滿意足,覺得家鄉建起電子企業好處很多。

    很快,投資老板提出征地300畝,選在小青山下,要打造“電子明珠”。村民積極為項目倒地,砍掉尚未成熟的莊稼。為感謝二伯,村里給大爺爺安排了個看村委大門的工作,據說每月工資還不少。

    小河頭村建設電子明珠,農村要變成“電子城”。一時間,市、縣新聞媒體競相報道。鄉親們暢想著2000多人的現代化工廠拔地而起,一批國外客商、大學生在這里匯聚,鄉親們足不出村就能上班。二伯成了有功之臣,當年被家鄉授予“發展功臣”,奶奶也覺得滿面流光。

    外商很快用鐵絲網把土地圈起來,蓋上大門,建起臨時辦公房。誰知,工程一放就是一年多。莊稼沒法種,土地荒蕪著,村民納悶,這到底是啥事?

    原來,項目圍網圈起后,那個投資老板找到二伯,說是投資項目有變,電子工廠不建了,打算建設個化工廠,讓二哥幫忙給協調辦理手續。

    二哥的心“咯噔”一下,沒想到會出這么情況。“建化工廠,會毀家鄉青山綠水,這怎么能行?”他詳細問詢化工項目情況,調查了他們在別處同類企業的發展情況,認為項目污染太大,外商看好這地方就是因為這里有河,有水庫,有山丘,可以將污水悄悄地排走。

    為追求經濟效益,不顧及污染,這絕對不可以。或許,鄉親們暫時看不到污染危害的嚴重性,會貪圖眼前利益,愿意接納這類企業。再是,當時招商引資門檻幾乎為零,“只要你來投資,就鼓掌歡迎”,只考核能為地方帶來多少錢。

    二伯是明白人,他左右為難了,這是他第一次碰到棘手的事情。按照他的脾氣,他很難做到順水推舟,隱瞞實情,讓鄉親們受害。

    他深愛著兒時跟小伙伴洗澡摸魚的雙響水河,河里有很多童年的故事,河里的魚蝦、山上的果子、嶺上的野菜讓鄉親們度過那“食不果腹”的歲月。不只是他,村里村外的老少都對小河頭村的山水林田留有美好記憶。

    二伯眼前浮現出村邊連綿的山丘,花果飄香;山澗,泉水叮咚,是童年樂園。夏天,樹林里鳴蟬婉轉,好幾年就是粘蟬,才解決了生計問題。

    忘不了夏天晚上,村口的場院里,常常有老人講故事,二叔記憶最深的神話故事都是在這里聽的,常常聽著聽在青石板上席地而睡,最后是讓父親抱回去家去。村子至今保留原貌,成了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如果化工廠落地,那生態環境真必被破壞無疑。如果不讓項目落地,老外就會放棄投資,鄉親們會大為不解。眼睜睜地看著談好項目跑了,一定會惋惜、氣憤,甚至罵娘的。

    針對項目的污染問題,二伯跟投資方進行幾次談判,過程很是艱難,老外沒好的改良辦法,卻急著開工建設,二伯堅決不同意,再三強調“如果環評通不過,化工廠堅決不能在村里建”。為防止外商有別的想法,二伯寫出“不可行的報告”,貼到村委大院,送給縣里、市里有關部門。

    煮熟的鴨子飛了,村民們按捺不住。此時,鄉鎮主要領導調走了。村干部領著鄉親問詢二伯,二伯苦口婆心從理論上講解、勸導,用心良苦,可是鄉親們就是不理解,有的埋怨他太認真,勸他不要阻止項目開工;有的還編出故事,說二伯將項目介紹到外地,自己掙了大把好處費;有的埋怨二伯好大喜功,么達到個人目的,才欺騙鄉親們。二伯有口難辯,深知鄉親們“求財若渴”,還是想辦法尋求無污染項目進村。

    冬去春來,又是播種季節。看到項目沒望,村民紛紛拔掉圍網,重新種地。

    屋漏偏遭連陰雨。當時,二伯的企業也遇到經營困難,有的職工寫舉報信,二伯被隔離調查三個多月,后來沒有明確結論,被調到別的企業當了總工程師。

    二伯的父親勞苦一生,很要臉面,聽著村民說三道四,很是憋悶,不久臥床不起,當年就去世了。在葬禮上,二伯沒與鄉親們多說什么,離村時帶著母親去了南方的省城。回望著熟悉故鄉,感到那么的陌生,感覺自己像是被故鄉拋棄的孩子。

    孩子親爹娘,游子系故鄉。

    二伯在忙于企業發展的同時,沒有忘記家鄉的發展。七年前,他看到有些地方靠山吃上,靠水吃水,把天賜的資源進行了利用,發展起了旅游觀光農業。他倍感興趣,到知名的村落進行調研,覺得家鄉有著富足的天然資源。于是,他從網上給縣政府發去郵件,提議發展“農家樂”,把響水河、小青山、平壽湖、綠茵涯等保護和利用起來,把梯田進行有色種植,變幻出調色板的狀貌。

    建議很快被縣、鎮政府采納,一個個旅游觀光、飲食文化項目發展起來。縣政府還在官網尋找這個建言獻策的人。二伯沒有應答,覺得為家鄉建言獻策是理所當然的。

    前些年的各地高速發展過后,大家開始審視走過的路,看到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有的地方犧牲了資源,毀壞環境,早年的青山綠水早已銷聲匿跡。痛定思痛,認識到經濟發展,不能“卯吃寅糧”,不能搶占子孫后代資源,要讓鄉村持續發展,越變越美。

    梧桐花開,鳳凰自來。隨著城市圈的擴大,家鄉成為城郊稀缺的原生態村落,那么多完好如初的景色,吸引眾多投資開發旅游的。

    五年前,一位早年在外創業的村民回家投資,先將自家院落稍事裝飾,辦起農家樂,食材從田間到飯桌,實現“一條龍”供給,打出“綠色環保健康文化”招牌,吸引城里人舍近求遠這里體驗,尋找舌尖上美味,讓城區的大酒店都感到壓力。

    家鄉,沒有引來大型工廠,卻積蓄和發展起了旅游資源。村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汁原味的景點和飯菜讓來客流連忘返。村民開設農家樂20多個,辦起了莊戶豆腐、粉皮、火燒等加工店,土特產品經銷店,村子注冊了“響水河”“小青山”商標,組建了產品、商標打假委員會,鄉親們足不出村就掙錢。

    看到村子發展了,二伯從心眼里高興。他也很想回到村里,看那山水田園,吃上土法種植的果菜,吃上原汁原味的小麥饅頭,再到村后山上粘鳴蟬,小河兩岸的草層里撲螞蚱。當然了,最喜歡夏天村頭的大柳樹下,跟鄉親們一起跳廣場舞,再聽聽村子里的故事。

    可是,二伯一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就心潮翻滾,難以成行。雖然不少人已經淡忘當年的故事,正慶幸那化工廠沒有落地。可是他擔心有的鄉親還是不明原理,會執拗地誤解他,尤其是那一年“荒地”,給老少爺們造成損失,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

    “故鄉的山 故鄉的水,故鄉有我幼年的足印……他鄉也有情 ,他鄉也有愛,人卻常在夢里故呀鄉行。”程琳的《故鄉情》唱出人們對故鄉的眷戀,二伯也時常掛在嘴邊。如今,二伯上了年紀,再加上高齡的母親在家居住,更是思鄉心切。

    今年,二伯正式退休,終于可以清閑了。年關臨近,故鄉的一切常在眼前漂浮。于是,他下定決心,回老家過年。

    二伯心里很是矛盾,想見兒時伙伴,又怕引來鄉親不爽,大過年賺個沒心情,因此一直低調、矜持。

    “嬸子,二弟該到退休年齡了吧?他眼界就是開闊,眼光就是長遠,虧得當年頂住壓力,賺些埋怨,沒讓那化工項目落地,村子才有今天。村兩委想聘請他回村,給規劃一下村子發展。”村支書領著村干部來給奶奶拜年。每年的正月初一下午村干部戶戶都到,成為村風,一直沒斷過。

    “奧,他昨天很晚才來,也沒顧上去看望你們,中午飯就去城里了,說是看一下高中老師就回南方。”奶奶一高興,說出了二伯行蹤。

    “你看,咋不早說。別提當年那些事了,是鄉鄰錯怪他了。這些年發展,村民心知肚明,他為村民用心良苦,是他為村子留住碧水藍天。你看,那引來化工項目的村子,村落都消失了。”村主任快言快語,“快給他打電話,大過年的走啥?讓他回來,我們請他吃飯,讓他解開心結。”

    電話打通了,二伯真的沒走,還在縣城賓館住著。一是因為當天的火車票沒買到,二是他也想傍晚時候,再返回村子,看看家鄉變化,看看夢里尋回千百度的山水田園,也好為村子下步發展規劃一下。

    二伯沒有推辭,打上出租車,徑直返回家鄉。觥籌交錯,談笑風生,說過去話未來,敞開心扉。當晚,得知信息的鄉親們給二伯送來字畫,是左右方圓知名的鄉賢寫的,看著上面“留住青山綠水,共享美好生活“的字,二伯老淚婆娑,心里暖乎乎的……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主播自在线拍|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1717国产精品久久|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99精品|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