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文聯深化改革精神,中國曲協首次在西藏自治區舉辦曲藝培訓班—— 讓少數民族曲藝搭上新時代發展快車
“如果這樣的培訓班還舉辦的話,我還會報名參加。 ”西藏大學雪蓮花藝術團話劇社社長貢旦平措代表學員在培訓總結時說的一席話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6月30日至7月5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主辦,西藏文聯、西藏曲協承辦的中國曲協西藏自治區民族曲藝工作者(拉薩)培訓班在西藏拉薩舉辦,來自拉薩、日喀則、林芝、那曲、昌都的60余位曲藝工作者參加培訓。
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董耀鵬作開班動員報告,與學員一起重溫十九大報告中與文藝有關的重要論述,并從“趣”“情”“技”“理”“勁”“細”“眾”“知”“德”九方面暢談新時代曲藝創作與表演,與學員分享做一名合格的曲藝工作者的標準。董耀鵬表示,要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藝思想武裝頭腦;要切實提升政治水平、文化素養、道德修養,堅持出人出書走正路;要切實珍惜學習機會,注重學習效果,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此次培訓班以藏族學員為主,他們有的來自專業文藝院團、民間藝術團,有的來自部隊文工團,有的來自電視臺、高校,還有的是業余曲藝愛好者,主要從事藏語相聲、小品、折嘎、表演唱等的創作與表演。培訓班上,浙江省曲協副主席、杭州滑稽藝術劇院院長董其峰,曲藝作家崔琦,西藏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吉米平階還分別為學員作題為《傳承就是擔當——九項非遺的堅守、創新之路》 《相聲的創作和表演》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更加堅定文化自信》的專題授課。學員們表示,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帶頭學習、帶頭宣傳、帶頭貫徹,深入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校園課堂、社區廣場……用曲藝的形式宣傳十九大精神,讓思想的光芒灑向每一寸土地,爭當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排頭兵。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文聯深化改革方案》 ,明確文聯組織要“建立思想政治引領長效機制,實施常態化的全國文藝家協會會員培訓工程” 。此次培訓深入貫徹落實文聯深化改革精神,并結合曲藝藝術民間性、地域性強的特點開展培訓。學員們紛紛表示,課程對創作與表演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啟發性,受益匪淺。
記者了解到,西藏地區的曲藝形式具有濃厚的民族地域特色,嶺仲、古爾魯、折嘎、喇嘛瑪尼、藏語相聲等都在民間廣泛流傳。崔琦曾多次深入少數民族地區了解當地的曲藝發展情況,他說:“少數民族曲藝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國家應在政策、人力、物力上加大扶持力度,少數民族曲藝工作者也應以傳承發展少數民族曲藝為己任,做優秀民族文化薪火的傳承人。 ”在崔琦看來,敬業不只是敬畏自己從事的職業,還要敬畏自己從事的藝術,“看到問題,就要指出來,幫助其提高。有人會說個別人的一點提高能有多大影響,但總是要做,要像蠶吐絲、蜂釀蜜一樣,不怕慢、不怕小、不怕少,持之以恒總會有成效” 。
“西藏傳統曲藝很豐富,進入新時期以來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很多曲種得到繼承和發展,一些瀕臨消失的曲種也正在搶救中。 ”西藏文聯副主席、西藏曲協主席平措扎西表示,此次培訓對于激發少數民族曲藝工作者自覺繼承發展本民族曲藝具有重要意義。
理論與實踐并重,也是此次培訓的重要特色。培訓班邀請了天津市曲藝團相聲演員馮陽和成都哈哈曲藝社相聲演員田海龍擔任輔導老師,對藏族學員進行創作和表演的現場指導。在過稿的過程中,既有分角色表演,也有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還有輔導老師的精彩點評。學員先后表演了日常演出的作品,如小品《如此巧合》 《多一份諒解》 《認親》《大愛》 《面試》 ,相聲《跟我有什么關系》 《雪域寶藏》 ,老師們則對每一篇作品本身的價值觀取向、故事結構、情節合理性、包袱的組織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并給予修改意見。老師和學員們學習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互相啟發、互相借鑒,實現了教學相長、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在與學員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大多憑借著對曲藝的愛好而創作、表演,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包括臺詞、形體,表演技巧的拿捏等。希望我們的現場指導能為他們今后的創作、表演指明方向。 ”田海龍說。培訓期間,老師與學員共建的微信群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大家在群里交流劇本創作與舞臺表演等方面的問題,田海龍表示,自己不會退群,學員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隨時跟他聯系。
畢業于西藏大學首屆影視表演專業的莎珍表示,通過老師們有針對性的指導,清楚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在舞臺上我的動作特別小,放不開,還是要有張力,不能光靠表情。 ”莎珍說,要將自己在培訓班上的所學所得告訴身邊人,大家共同進步,希望后續在劇本創作上還能有機會得到老師的幫助。
在6月23日至29日曲協于西藏山南的培訓中,來自山南的39位曲藝工作者參加了培訓。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曲華江,中國廣播藝術團小品表演藝術家鞏漢林,中國曲協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曲協主席張旭東,西藏曲協副主席賈央次仁、多吉扎巴先后為學員作題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華曲藝對外交流新征程》 《喜劇小品的創作與表演》 《四川諧劇在創作表演中的“情”與“趣” 》 《我的成長與西藏曲藝》 《新時代西藏相聲的創作和表演》的專題授課。
“作為一名老曲藝人,有責任、有義務給藏族同胞講一講喜劇小品在新時期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風貌。 ”鞏漢林告訴記者,為了把課講好,他在此之前非常認真地準備了材料,梳理了思路, “其實我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就是談一談我在從事喜劇小品創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希望能作為參考,讓他們少走彎路。 ”鞏漢林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讓學員今后能摸著良心搞藝術,深耕細作出精品,腳踏實地創作出和老百姓貼近的、有生活氣息的、有藝術價值的喜劇作品。
此次在拉薩、山南的培訓活動,為中國曲協首次在西藏自治區開展曲藝培訓。舉辦全國曲藝工作者的培訓是中國曲協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加強曲藝界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舉措,是中國曲協深化改革,積極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加強行業管理、行業建設和行風建設的具體舉措,也是中國曲協加強對曲藝從業人員的團結引導,建設一支宏大的曲藝人才隊伍的具體舉措。而針對少數民族曲藝工作者的培訓,則希望不斷提升學員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他們的創作表演能力,推出更多優秀的民族曲藝作品,促進各民族曲藝工作者團結一致,共同開創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繁榮興盛的新局面。
據了解,中國曲協擬于2017年至2022年的5年時間舉辦100個培訓班次,培訓全國1萬名曲藝從業人員,而且會跟蹤他們的成長、成才與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更大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