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籬:廣東為中國網絡文學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
網絡文學是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類型。廣東歷來開風氣之先,是國內網絡文學較早發展的省份。一直以來,廣東網絡文學作者、作品、讀者數量居全國前列,也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網絡作家和作品。近日,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網絡文學評論》主編周西籬,請她詳細介紹廣東網絡文學的發展現狀。
網絡文學創作群體龐大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廣東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
周西籬:廣東是中國網絡文學重鎮。一直以來,廣東網絡文學發展史,就是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史的縮影。21世紀初,廣東陽江的林庭鋒和長居廣東中山的臺灣籍人士羅森,以及意者(侯慶辰)等全國各地56位玄幻文學愛好者,發起成立中國玄幻文學協會,協會成員成為國內首批原創網絡文學的拓荒者。
從那時起,中國網絡玄幻小說在玄幻文學協會的帶動下,開始由西方魔法類等轉向多樣化的題材與類型,并成為新世紀網絡文學作品中的主流。
2002年6月,林庭鋒在廣東陽江成立起點文化傳播公司并注冊“起點中文網”,開中國網絡文學商業化運作之路。2003年11月,起點中文網正式開始在線收費閱讀,網站的訪問量“居世界排名前500,國內前100”。起點中文網迅速成為網絡文學第一大網站。隨著資本介入,從廣東出發的起點中文網逐漸壯大,不斷發展。
可以說,廣東為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一些著名的網絡作家,如當年明月、南派三叔、天下霸唱、慕容雪村、李可等,均由廣東起步,爾后名聞全國。
2006年,順德海關工作人員石悅以“就是這樣的嗎”的用戶名,在天涯社區“煮酒論史”發表《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的帖子。隨后,石悅將用戶名改為“當年明月”,并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連載該書,博客點擊量迅速達到830萬。2007年,廣東作家李可的《杜拉拉升職記》被出版商挖掘出版后,又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該作品開啟了“女性職場文學”寫作潮流。
2010年7月,“盛大文學”對旗下7家網站的110萬名作者的互聯網協議(IP)地址進行統計,廣東以擁有超過13萬名網絡文學創作者位居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文學大省。在由“盛大文學”發起的“尋找中國100座文學之城”活動中,廣東位列“百座文學之城”第一,是中國網絡文學作者密集度最高的省份。2017年,據有關方面的統計,廣東注冊的網絡作者仍占全國總數的12%以上。
2011年12月,全國第一家網絡文學院“廣東網絡文學院”在廣州成立,全國第一份網絡文學研究雜志《網絡文學評論》出版發行。截至2017年8月,廣東網絡作家協會共有會員作家397人,其中省作協會員111人,中國作協會員14人。全省3個地級市佛山、河源和中山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
廣東網絡作家群體日益壯大,不少網絡作家已經完成了其作品的知識產權衍生開發,并輸出到國外。2009年,玄雨的《小兵傳奇》出版了韓文版。從2013年起,冷秋語、貢茶、吳千語、墨武、求無欲等作家的作品,分別出版了越南文、泰文、韓文等版本,其中求無欲的作品從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由韓國、越南、泰國等國家的出版公司共出版了13個版本,是廣東網絡作家在國外出版實體書最多的作家。
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受歡迎程度很高。2017年5月“起點國際”正式上線,廣東網絡作家作品,如蠶繭里的牛的《真武世界》、風輕揚的《凌天戰尊》、夕山白石的《特拉福買家俱樂部》、須尾俱全的《末日樂園》等,都是該平臺上最受海外用戶歡迎的優質內容。
具有面向全球的網絡文學平臺
《中國社會科學報》:廣東網絡文學前期蓬勃發展,為我國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鑒。在大力支持網絡文學發展的道路上,廣東網絡文學先行先試,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在您看來,廣東對網絡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哪些探索和貢獻?
周西籬:正如前面所述,中國網絡文學從廣東起航,廣東網絡文學院和《網絡文學評論》雜志也是全國首創,廣東網絡文學院的成立還入選了改革開放“一千個第一”。廣東最早開展網絡作家培訓,組建網絡作家隊伍,最早開展網絡文學理論研究和探討等。
在網絡文學工作方面,“廣東方案”一直被其他兄弟省市參考和借鑒。在聲名遠播的“粵派批評”中,《粵派網絡文學評論》的出版,標志著廣東的網絡文學理論評論走在了全國前列。無論是網絡作家隊伍的建設和培養、網絡文學作品的研討,還是網絡文學現象與發展趨勢的研究、理論建設和評價體系的構建,我們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毒W絡文學評論》是全國第一本,也是唯一公開出版發行的網絡文學理論期刊,全國及世界各地研究網絡文學的專家都向我們投稿,該雜志不僅面向廣東,還面向全中國乃至世界。
《中國社會科學報》:有研究者認為,經過前期的繁榮發展,廣東網絡文學開始進入近10年的相對沉寂狀態。這段時間京滬川浙的網絡文學蓬勃發展,而廣東網絡文學卻進入青黃不接的階段。請您簡要分析這其中的原因。同時,廣東網絡文學還需要在哪些領域多做努力?
周西籬:我不完全同意廣東網絡文學近10年沉寂的這種說法。其他省市的狀況的確不錯,很多大型活動產生了影響,不少網絡文學作品影視化以后,影響遠超原作。我們也舉辦過令人難忘、被文學界專家和領導稱贊的全國性活動。但我認為,網絡文學的成就,不在于網絡文學活動的規模和影響,而是在作家作品方面。
從當下來看,廣東網絡文學的優勢還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廣東網絡作者的基數仍然是全國最大的。廣東的大神作家、白金作家的總數也是全國最多的,超過了浙江和江蘇。其次,《網絡文學評論》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文學界的關注。這份雜志的影響力,正逐漸從專家學者的范疇擴大到網絡作家群體和讀者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