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骨新風 文史交融 ——品讀蕭和國畫人物
暗香 蕭和
在當代中國畫人物創作中,東與西的碰撞、古與今的沖突顯得尤其突出。如何融西入中、融古入今,是當代人物畫家不可回避的課題。從上世紀的新浙派人物畫,到新時期之后的現代風格和傳統風格的并立,當代中國畫人物創作的豐富面貌為當代美術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與當代人物畫家的不懈努力息息相關。在當代人物畫家中,蕭和的探索值得關注。他筆下所描繪的豐富世界,既體現出深厚的傳統功底,又打通了古與今、中與西的壁壘,為觀者呈現了一個秀逸俊雅的藝術世界。
蕭和的人物畫題材廣泛。既有表現兒童游戲的童趣系列,亦有描繪佛陀高僧的佛教系列;既有以青花為主題的青花系列,也有描繪民國風情的民國系列,還有以古代仕女、文人為內容的古風系列。在這幾大系列創作中,盡管造型不同,色調各異,但筆墨語言和色彩格調是一脈相承的。
在童趣系列中,蕭和借鑒了唐宋嬰戲繪畫傳統,著重表現兒童的天真爛漫,描繪了民間曾十分興盛的兒童游戲。畫家用剛硬流利的線條勾勒出兒童活潑好動的特性,以鮮明的色彩賦予畫面明快清雅的格調。在這些作品中,孩童所玩的游戲比如捉迷藏、抽陀螺、抖空竹、騎大馬等等,都是普通人耳熟能詳的少兒游戲,畫面呈現出一個時代濃厚的鄉愁氣息。在蕭和嚴謹工麗的畫面中,這些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題材,卻煥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光彩,令人莞爾之余,又似乎讓人感受到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
蕭和在佛教系列題材中,充分汲取了宋人院體畫的優點,有“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周密不茍”的特征。面對獼猴靜坐的高僧,飄搖而下的飛天,雍容大度的孔雀明王,端坐象背的菩薩,無不散發出漢傳佛教的莊嚴輝煌。作于辛卯中秋的《菩薩騎象圖》 ,菩薩面如滿月,身披袈裟,首戴天冠,身披瓔珞,衣曳飄帶,服飾華美莊嚴。為表現出這種莊嚴之美,畫家以干凈利落的用筆,單純妍雅的色彩,和單純簡樸的背景,營構出充滿安詳、靜穆、崇高的空間,令人觀來肅然起敬。相比于菩薩的莊嚴,位于大象前后的東西方僧人,一仰視肅立,一金剛怒眉,形成鮮明的對比。另一件《曼陀羅》繪一高僧靜思奇石下,背后臥一猛虎。曼陀羅是為mandala的中譯,意為壇場,以輪圓具足或“聚集”為本意,指一切圣賢、一切功德的聚集之處。以此為題,顯然見出畫家對智慧功德的推崇和他內心的澄凈與廣闊。
青花系列作品多以女子和青花瓷器為內容,色調也以青和藍為主。在這一系列中,蕭和深厚的線描功夫畢現,他將釘頭鼠尾描與高古游絲描混融一體,形成流暢微妙、婉約繁密的藝術特征。在《青花》 《暗香》 《青花之濫觴》等作品,均將青年女子的曼妙可愛與青花瓷色組合在一個畫面上,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西洋女郎的活潑神姿與林立靜穆的青花瓷,一動一靜,一繁一簡,形成了富有情趣的對比張力,令人過目不忘。清新畫面的背后,也闡述著蕭和關于中國文化的思考。在他看來,青花是中國人的一種特定審美,是骨子里與生俱來的情結,是中國精神的最直接體現。畫面題材的轉變,也呈現出蕭和關于人文青花到絲路青花的思考,以及青花對于西方審美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從這一點來看,蕭和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畫家,甚或是一位學者型畫家。
民國系列與古風系列,都是以傳統中國文人雅士的生活為內容的。前者如《西洋景》 《一籃春》 《麗人行》 ,后者如《上官婉兒》 《西園雅集》《東山弈局》 ,都給人濃厚的懷舊或歷史感。在筆墨語言上,這類作品在工細的基礎上,摻雜入寫意性的調性。總體而言,民國系列還帶有自然主義的色彩,以風情為主。而后者則以歷史人物的軼事為題材,更具有厚重的人文情懷。 《東山弈局》中,謝安的泰然自若與喜不自禁的客人形成有趣的反差,在古典主義的山石背景中,本應顯得刀光劍影的博弈變得溫婉文靜了。這與其說是魏晉風度的表現,不如說是畫家內心情懷的流淌。
這些創作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歷史積淀,是蕭和的藝術之所以令人陶醉的重要原因。蕭和是一位畫家,但更像一位傳統的文人,他筆下的歷史人物,兒童、女子,以及樹石、青瓷,無不在向觀眾講述中國的文化與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一位藝術的創造者,也是一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者和傳播者。
相關鏈接
中國美協首展新文藝群體美術家作品
(記者 丁薇) 6月27日,由中國美協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共同主辦的“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是中國美協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主辦的首次展覽。展覽開幕前,召開了由薛永年、蕭平、尚輝、王珂、陳明、劉罡等知名專家學者參加的學術研討會。
蕭和1948年11月生于山東青島,祖籍江蘇揚州,現居南京市。蕭和把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刻而獨特的認識運用到繪畫當中,其作品形式多樣,面貌豐富,或蘊含厚重,或清雅超逸,或筆墨酣暢,或嚴謹工麗,整體作品造型扎實、個性鮮明,展示出獨特的藝術旨趣與審美追求。展覽展出蕭和40余幅作品,其中佛教系列12件、童戲系列7件、古風系列3件、青花系列11件、扇面5件、民國系列7件。
2018年,中國文聯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中國美協深化改革方案》 。為將深化改革的舉措落到實處,中國美協與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北京時代美術館分別成立了中國美協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和中國美協青少年美術展覽與推廣中心,實現對美術從業者的全覆蓋。兩個機構將在新文藝群體美術家的展覽、推介、研究以及青年、少兒美育、展覽、推廣等方面做好、做足、做精。今后該中心還將陸續舉辦一系列新文藝群體(組織)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