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杰:五月滿目月季香
如果一個人,心里盛開著一朵花,他的心里就是欣喜幸福的;如果一個人,心里盛開著百朵、千朵、萬朵鮮花,那他的心里就是更幸福的;如果一個人生活在花海里,沉浸在大小龍河畔萬頃月季,陶醉在漫天遍野的花香中,那他是不是人世間最最幸福的人?而筆者就是生活在月季之鄉——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岳家務的一名退休教師,所以,更可以毫不夸張地炫耀:我是最幸福的人!
打開地圖,月季之鄉魏善莊,不過是個彈丸小鎮,哪里既沒有名山,也沒有什么甲天下的山水,她的出名,源自最近兩年月季的栽培。月季花開,最美魏善莊。說起家鄉大小龍河畔的變化,河畔兩岸龍的子孫就高興的合不攏嘴。五月中旬的一天,筆者陪同文友《交通與旅游》雜志主編彭援軍夫婦,再次沐身位于大龍河畔的世界月季主題園,切身感受到徜徉月季花香的美妙感受。
我們二人邊走邊聊:不待彭主編發問,我就向他娓娓地介紹起此地為何成為月季之鄉以及月季主題園的來歷:2016年市政府、大興區委、政府為了承辦世界月季洲際大會,為了改善大興新區投資環境,為首都第二機場的飛發展打下基礎,斥巨資在大小龍河兩岸,建起名聞天下的月季花鄉,而世界月季洲際大會主會場就選址在大龍河畔北岸,所以命名為月季主題園。在魏善莊鎮鎮域范圍內,它是唯一一處輻射全鎮的城鎮中心公園。這個選址好哇!彭先生贊嘆:背靠首都、面向龍河,一條寬敞平坦的魏永路,不僅連接永定河與大小龍河的河水系統。還把京開、京雄高鐵、高速、京滬高鐵、京津鐵路、南中軸線,京臺高速,108國道鏈接在一起,為人們賞花觀花,陶醉花香提供了方便。閑聊中,我們繼續前行,不知不覺已然置身位于芳香月季園東側的游覽區。花區面積約為12,000平米,該區域圍繞疏林草地和緩坡地形形成大小不同的15個展區。
展區以北京各區、公園的特色月季品種和地域特色為主題,一路走來,各色月季琳瑯滿目,應接不暇。我們一行流連位于金獎月季大道東側,年過六旬、愛好攝影的彭先生夫婦不斷拍照,與花留影,與花媲美。在蝴蝶翻飛的濃郁花香中,陶醉在春日的時光里,該園面積約8000平米。設置有北京園、常州園、沈陽園、鄭州園、三亞園、萊州園、深圳園、南陽園、淮安園等9個城市展園。展園中栽植了大量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月季品種,配以不同的地域文化元素,用以說明城市與月季的關系。
我們猶如幾只老蜜蜂,戀花追花,不顧疲勞,賞花贊花,拍花品花,與一批批游人、鮮花般的孩子們一樣,忘返位于金獎月季大道東側區域的核心區,全園面積約12萬平米,是整個主題園的特色園中園、月季花開最為精彩的景致。園區采用中國古老園林前庭后院的格局,古老月季園北部為庭院,兩側為疏林草地,中間是花崗巖鋪裝大道。園中建筑格局采用仿明清時期建筑形式,青瓦紅柱白墻,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老國度的園林建筑風格。
主題園鮮有特色的和平月季園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月季品種,由法國著名月季育種家弗朗西斯?梅昂先生于1935年-1939年間培育而成。和平月季園位于主題園東北角,占地約6000平米。園內收集展示了粉和平、火和平、芝加哥和平、北京和平、愛與和平等和平系列月季品種。除展示和平系列月季品種外,還結合景墻浮雕的形式講述和平月季的故事,藝術地再現中國人民愛好和平,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發展。
龍河的子孫有智慧,把金獎月季大道設計為主題園的核心,南北軸線全長約300米。兩側集中展示全美月季優選獎和榮譽殿堂月季品種,并搭配藤本月季長廊,形成一條文化氛圍濃厚的市花景觀大道。其實,主題園最為稱道是夢幻般、美輪美奐月季博物館的建設,全球首座月季博物館,由鏤空的月季造型構成,分為歷史、科學、文化、世界等八個主題板塊,通過人體捕捉、全息動畫、虛擬互動等技術,調動觀眾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使觀眾在娛樂過程中認識月季相關知識、人物和場景,升華人們熱愛植物,欣賞自然美的能力。
春日的微風,輕撫坐在泡桐樹蔭下棲息我們的臉頰,遠眺近觀迷人的景色,彭先生不無贊嘆地說,龍河岸邊,真是風水寶地啊!不!我糾正彭先生道:其實,這里原來也是有名窮地方,薄堿沙洼,十年九澇,龍河子孫苦不堪言!看見彭先生滿臉的狐疑之色,我給你們講起大小龍河的傳說……
日晷漸移,五月的旭日,照出我們迷戀在月季主題蜿蜒甬路上的身影,我恍惚間憶起,60年前的1958年春天,剛剛五六歲的我、還處在人生懵懵懂懂的混沌期時候,就曾跟著小腳的母親,推著獨輪車,挑著柳條筐、扛著鐵锨,自帶干糧、水,翻越五六公里的沙丘、樹林,到大龍河畔,也就是腳下這片主題園深翻土地。歲月難忘,在連綿不斷一個又一個高高的沙丘、一片又一片永定河決堤后,漫天蔽野瘋長起的原始次生林的羊腸小路上,我和媽媽孤獨的身影此消彼長,肚子餓的咕咕叫,茫無際涯的沙丘、鹽堿地……村里年壯的人都走了,只剩下小腳的母親和年幼的我,在干旱的荒原執著踽踽獨行,而也正是如此,在母愛的呵護下,培養了我在艱苦的環境下,立志學習,改變家鄉舊貌的理想。
此后,我的中學時代,也是在緊鄰大龍河南面的魏善莊中學度過。那時候,周圍幾十里環境惡劣,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十分落后,附近不是蘆葦地,就是一片片鹽堿地,春天秋季,北風一吹,鹽堿風沙,天昏地暗,吹得人睜不開眼,屋內即使禁閉門窗,也會時常吹落一層厚厚的黃沙,吃飯咯牙。人們沒有屈服自然地壓力,興修水利,改變環境,改革開放之初,我大學畢業,又回到大龍河畔的魏善莊中學,在此教書育人。
白駒過隙,轉眼40年過去了,人生寶貴的青春歲月已然成為了珍貴的記憶。值得驕傲的是,我不僅是家鄉舊貌變新顏的建設者,大小龍河的疏浚、鹽堿地的治理、水稻種植、土壤改良,平原綠化工程,都有我和同時代建設者灑下的汗水。而且,我還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新中國69年變遷的見證者。回眸家鄉的變化,我更加堅信:幸福生活不是等出來,也不是靠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龍河的子孫,就是要在新時代,擼起袖子,拼命干,才能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改天換地,建起京南聞名遐邇首善之區,在成功舉辦2016世界月季洲際大會后,成為花香遍地的美麗鄉村。如今,龍河畔邊的魏善莊鎮成為享譽神州的月季之鄉,全鎮數十個村莊,建成適合旅游度假的月季園、采摘園,村村有月季,戶戶飄花香,京南著名的旅游之地。我揮舞著雙手,抒發著感慨: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實干,才能改變命運!同時,我也從彭先生的目光中,讀懂了他已然理解這片土地發生巨變的真諦。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驀然,一群衣著鮮艷的孩子們,佩戴鮮紅紅領巾,唱著歌,美麗蝴蝶排隊走進主題園,我們的心,那個已然飽嘗一個甲子又幾個春秋風霜雨雪的心,再次怦然、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