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學的傳承與創新
    來源:文藝報 | 李云雷  2018年07月02日07:54

    文學的傳承與創新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在古典時期,中國文學注重傳承,但傳承中也有創新,從《詩經》中的四言詩到漢朝最初出現的五言詩,再到唐朝成熟的七言詩,后到宋詞元曲,中國詩歌的體式一直在變化,在創新。中國詩歌創新的原因,一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與情感變得越來越豐富,舊有的文學形式無法表達日趨復雜微妙的感受,出于表達的需要才在體式上進行變化;二是人們對藝術越來越自覺,對漢語語言的特點與規律認識得越來越深入,比如正是由于佛教的傳入,中國學者在翻譯的過程中發現了漢語的雙聲、疊韻等特點,才促成了五絕、五律、七絕、七律等最具漢語特色的詩歌形式的出現。但就總體而言,古典時期的中國文學創新較為緩慢,更多的是傳承,一種文學新形式從出現到成熟,大約需要數百年。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古典時期生產力發展緩慢,人們的生活與情感變化也較為緩慢,二是中國文化的超穩定結構決定了當時的人們不以創新為時尚,而更注重傳承,很多創新也都是在“復古”的旗號下進行的。那時的創新也并非完全顛覆以前的傳統,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詩經》作為“四書五經”之一,在古典時期的中國一直受到超越于文學之上的尊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樣的詩句,也深深鐫刻在中國人的心中,千載而下,仍能打動中國人的心。

    進入近代以來,中國文學的發展進入另一個軌道。由于受到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攻擊,傳統中國搖搖欲墜,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內部也在不斷變革,中國文學適應這一形勢,不再講求傳承,而更多地謀求創新,這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達到了一個高潮。五四新文學以與傳統文學徹底斷裂的姿態,重構了中國文學的新秩序,開啟了中國文學的新航程。新文學摒棄了文言文這一傳統文學使用了數千年的文字載體,而開始使用白話文,同時也接受了西方文學將文學劃分為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的觀念,在文學思想上也受到了西方、俄羅斯和日本等國文學的極大影響。但是另一方面,中國的新文學也在深度介入中國社會、思想、審美等問題的過程中,與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建立了血肉相連的關系,新文學對傳統文學的精神既反叛又繼承,重鑄了現代中國人的靈魂。一個最著名的例子是,五四時期反傳統最為激烈的魯迅先生,在逝世后被尊稱為“民族魂”,這個悖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新文學的雙重使命:既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學的文脈,又要創造表達現代中國人經驗與情感的新形式。可以說,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學,就是沿著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要求而發展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時期最著名的小說,而現代中國作家最有影響的作品,無論是茅盾、巴金、老舍,還是張恨水、張愛玲、林語堂,都受到了《紅樓夢》某一方面的影響,但他們同時將這種影響現代化,轉化成了新的形式。

    五四以來,中國文學強調創新,文學的發展以不斷“斷裂”的形式展開,五四文學、左翼文學、解放區文學、十七年文學、“文革”文學、新時期文學、90年代文學、新世紀文學,幾乎每過一二十年,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和面貌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之所以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首先與現代中國的巨大變化密切相關,中國由20世紀初風雨飄搖、列強環伺的舊中國,經過幾代中國人艱苦卓絕的革命、建設、改革,如今已成為一個屹立于世界東方對全球有重要影響的新中國,其間劇烈的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置身于其中的中國人的經驗與情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文學始終與中國人的生活與內心緊密相連,也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了不斷的“斷裂”與創新。其次,中國文學的創新也與國外文藝思潮的巨大影響密切相關,在上世紀50年代,俄蘇文學大量譯介進入中國,對當代中國的現實主義文學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上世紀80年代,西方現代派文藝思潮在中國風起云涌,對現代主義與形式探索的熱情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先鋒文學、尋根文學等文藝思潮的崛起,創新尤其是形式上的創新成為了很多作家的自覺追求。但是對形式創新的熱衷,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過于重視形式、技巧與敘述方式,而相對忽略了內容,忽略了文學與中國現實、中國人生活的內在聯系,同時對西方文學的簡單膜拜與尊崇,也讓中國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主體性。

    新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們倡導講“中國故事”,很多中國作家開始將目光轉向傳統中國,注重從古代中國經典中汲取思想與文學資源,這極大地扭轉了模仿西方文學的傾向,有利于中國作家打通古今隔閡,傳承中國文脈。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借鑒西方經典與借鑒中國經典一樣,都只能是借鑒,而不能代替創造。“生活是創作的惟一源泉”,只有從豐富復雜的中國現實中汲取營養,只有從鮮活真切的生命體驗出發,我們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經典。或者說我們需要的不是當代版的《紅樓夢》,也不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而是像《紅樓夢》和《百年孤獨》的作者那樣創造,才能創造出凝聚當代中國人生活、情感與精神的經典之作。

    在文學的傳承與創新問題上,毛澤東同志主張“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在此基礎上創造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中國文藝,他強調“用”,強調中國文學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即在創造中借鑒、融匯國外經典與古代經典,將之轉化為中國的、今天的資源,而不是簡單的模仿或呆板的照搬,以致淪為國外經典或古代經典的附庸。習近平同志則進一步提出“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的原則,如果說毛澤東同志只是指出了要“用”,但沒有具體指出“怎么用”,習近平同志則在這里回答了“怎么用”的問題,即不是為了繼承而繼承,也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要有“創造性”,要為了“發展”。在這里,習近平同志同樣強調中國文學的主體性與創造性,但側重點轉向了當代的“創造性”與“發展”,這為當代作家辯證理解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

    在新時代,當代中國文學處于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上,我們既要繼承古典中國文學的文脈和20世紀中國新文學的傳統,又要汲取世界各國的文化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從“高原”走向“高峰”,才能“重鑄現代中國人的靈魂”,才能將豐富復雜的中國經驗熔鑄為具有世界意義的經典之作。

    欧亚精品一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