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問道”文化論壇聚焦少兒舞蹈教育
論壇現場
近年來,少兒舞蹈教育作為促進少兒健康成長的重要藝術形式,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種少兒舞蹈培訓、展演、比賽層出不窮,培訓人數和從業人數呈直線上升趨勢,但熱潮的背后則隱藏著種種憂患。6月26日,由中國文化報社理論部主辦的第21期“藝海問道”文化論壇以“少兒舞蹈教育的聚焦與導正”為主題,邀請舞蹈界專家、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就當下少兒舞蹈教育的突出問題、國內外少兒舞蹈教育的經驗、少兒舞蹈未來的發展趨勢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
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介紹本期論壇主題時表示,少兒舞蹈是少兒藝術教育的重要形式,對整個社會藝術教育的發展、文化素質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從學校到家庭對少兒舞蹈教育越來越重要,但是也出現了很多偏差和錯誤傾向,偏離了舞蹈教育的初心,失去了舞蹈的美育功能、修身養性的作用,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業界甚至全社會的重視。
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教授呂藝生
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教授呂藝生談到,自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來,少兒舞蹈美育迎來了較好局面,但同時也存在三點問題:第一,教育的功利性問題普遍存在。為了獲獎和升學加分,家長逼迫孩子考級,違背當初學舞蹈的初心。第二,舞蹈課程設置“偽科學” 現象嚴重。培訓機構制定超出了身體發育水平的技巧訓練,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第三,少兒舞蹈教育專業化程度低,缺乏對口的專業師資隊伍。呂藝生呼吁整頓少兒舞蹈培訓機構,取締假科學、偽科學,樹立少兒舞蹈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的概念,淡化少兒舞蹈比賽和評級意識,鼓勵新型舞蹈教育人才走向崗位。
二炮文工團原副團長、國家一級編導余大鳴
二炮文工團原副團長、國家一級編導余大鳴指出,在談到少兒舞蹈教育時,全國廣大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少兒舞蹈教育的現狀往往容易被忽視,應該得到重視和支持。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信要從小抓起,希望舞蹈工作者們走進基層,促進老少邊窮地區的舞蹈教育,也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創作出接地氣、又充滿童真童趣的作品。
北京舞蹈學院考級院院長郭田
面對社會上的“考級熱”現象,北京舞蹈學院考級院院長郭田認為,少兒舞蹈教育的普及不僅僅針對兒童,也針對家長和教師隊伍。只有家長心中樹立了正確的美育觀,培訓機構做到科學、規范,“考級”所引發的弊端才能被規避,少兒舞蹈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健康的發展道路。同時,郭田還就部分少兒舞蹈創作照搬成人作品的現象表示了擔憂,主張少兒舞蹈教育的重心應該放在立德樹人上,強化對孩子美感的培養和創造力的鼓勵。
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徐漣
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會上,針對少兒舞蹈教育的師資良莠不齊、穩定性差、待遇低的現狀,專家們呼吁規范少兒舞蹈培訓的教師隊伍,設定教師教學標準,設立舞蹈教師資格證等。
專家合影
參加論壇的還有田培培、董麗、馬守則等專家、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徐漣主持了論壇。
(攝影: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