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們到此一游還是到詩意的遠方
    來源:中國藝術報 | 何美  2018年06月22日14:55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教育活動深受歡迎 陳慰 攝

    6月9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此前,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 5月19日“中國旅游日” ,多地文化旅游部門相繼推出了博物館等景區門票半價、打折甚至免費等福利,并提供了公開課、互動體驗、公益鑒定、專題展演等數千項活動。

    唐代僧人送龐蘊居士到山門時,天正下雪。龐蘊說:“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這是禪宗中最美妙的故事之一。博物館、美術館乃至藝術和書籍,從王公貴族的特權私有走向公共開放。春秋戰國以后,書籍就突破了官府秘藏而走向社會,之后加入商品社會流通。而在西方,直到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始建于1204年的盧浮宮于1793年面向公眾開放,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逛”博物館、藝術館才成為現實。根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4873家,其中免費開放4246家,占到87.1%;2017年全年超過9億人次走進博物館,漲幅超過5%。

    從特權到共享,公眾旅游從觀光游轉向文化深度游,故宮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等成熱門“打卡地” ,親子游、研學旅游、博物館游成為假日旅游新亮點。但目前文化藝術的力量并未完全發揮出來,就像城市當中的點綴、裝飾,或者個人所佩耳環或項鏈,作用不大。文化旅游如何從“免費”“拍照”的“到此一游”綠意蔥蘢走向更加美好與詩意的遠方?

    讓生態群落更豐富,每個人都擁有。從人均數量看, 《上海市博物館年報2017》顯示,上海每19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全國每40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 《每個人都有一座博物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博物館》 ,這樣的詩歌與書籍,都是對“好生活”之上的“美生活”的向往。從生態群落看,京津冀三地博物館剛剛簽約共享藏品、合建博物館生活圈,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群、柏林的博物館島等經典樣本給文藝館群落發展以對標性啟示。

    讓文藝之旅更加“接地氣” ,美好而不高冷。中國古動物館、南京博物院等打造“博物館奇妙夜”活動,更好地滿足了城市居民的夜間文化需求;蘇州博物館夜游活動,報名鏈接發出后10分鐘內200個名額被全數約滿;“夜宿博物館”等主題游受到年輕人尤其是親子家庭的青睞。“披著星光去博物館”“讓文藝之心與繁星同框、與月色連接” ,還有民俗體驗、文博集市、夏夜朗誦、音樂噴泉等新的衍生設計和免費為觀眾提供直飲水等溫馨服務,期待不是一年一度、曇花一現。

    讓博物館藏品“動起來”“活起來” ,更加生動鮮活。數字博物館、VR展覽,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珍貴文物。手機端人像摳圖技術、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和3 D渲染技術等新技術,“喚醒”沉睡數千年的文物。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七大博物館合作推出“博物館抖音創意視頻大賽” 。館外陳列形式也讓公眾感覺“博物館就在身邊” :法國巴黎不少地鐵站月臺兩側展示著盧浮宮、奧賽等博物館藏品的復制品,乘客一下車便能看見埃及法老石像、斷臂維納斯、巴爾扎克塑像等。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分布著多個“迷你博物館” ,旅客可以在觀賞文物與拓印字畫中候機。網絡開放共享方面,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17年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其37 . 5萬件藏品的高清圖像資源,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免費下載專區也備受好評。

    讓“知識生產”與“公共教育”連接更緊密,講述精彩中國故事。西方博物館一般劃分為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和特殊博物館四類,有些藝術館還展示電影、聲音藝術、現代舞、新媒體藝術等。在中國,美術館、圖書館與博物館等曾是相互獨立的系統,近年來也逐漸參與到博物館日、文化遺產系列活動中,例如“中國美術館之夜”活動。文化單位的本體除了館所,還有影視與出版等機構。例如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到綜藝節目《國家寶藏》 ,現代視聽藝術引領觀眾從鑒寶“發財夢”轉向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何以為尊,我有中國”“說我像奧特曼的你別走” , 《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創意海報備受好評; 《國家寶藏》推出同名圖書。

    讓文創產品叫好又叫座,綻放光彩融入生活。文化遺產的觀念作為現代的產物,要置于世界遺產保護浪潮的歷史語境與當下情境中重新審視。文化遺產如何從靜態轉為活態?如何探索打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瓶頸?例如探索“版權+設計”模式,把文化文物單位的“藏品”和“展品”變成“商品”和“產品” 。故宮博物院等運用新媒體、新技術,設計大量“萌萌噠”的文創產品,成為備受追捧的“網紅” 。文物微信表情包開發、“我和文物表情‘神同步’ ”等互動項目,吸引年輕人一鍵轉發、分享體驗到社交媒體。

    讓藝術生活更加國際化,破解“接觸難”“看不懂” 。2017年全球共有157個國家的36000余座博物館參與國際博物館日的活動,慶祝活動持續一周時間。中國與法國、意大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聯合辦展,首次引進大量珍惜展品。如“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不僅有意大利17家博物館和機構的102件(組)展品,類型豐富,而且重視引領觀眾理解這些藝術品為什么會被創作,如何使用和解讀。

    家園與遠方,棲居與旅行,是人生路上的不同面向。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楚漢浪漫、魏晉風度、盛唐之音到宋元山水、明清思潮,從“鄉土中國”到“都市景觀”“移動互聯網時代” ,拆除一堵堵“厚墻”“隔斷” ,詩和遠方不再“遙遠” 。100多年前,德國古典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在詩中寫道:“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其后,經過海德格爾的哲學闡發,“詩意地棲居”成為了很多都市人的居住夢想,人們向往在北京傾聽古典、在上海漫舞時尚、在巴黎呼吸浪漫、在羅馬行走于歷史、在新加坡的花園里游憩。全民皆“動”的時代,文化旅游要超越“物質城市”“科技城市”與“生態城市”的建設,更關注“人文城市”的培育,不僅著墨于高樓大廈和燈光璀璨等“物性”指標,更要賦予它更多的“人性”與“詩性” ,即郭熙所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擇一城棲居,攜一侶旅行,在文化旅游的非謀生性與審美狀態中感受“動”與“靜”的內在張力,體會自由本質與超越性。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