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稿看王安憶如何打磨《長恨歌》
16歲的上海弄堂女兒王琦瑤被女友拉去制片場看拍電影,導演發現她的美麗,讓她試鏡。王琦瑤未能因此走上銀幕,只有一張照片登上了雜志封二。26歲的業余攝影師程先生迷戀上王琦瑤,年輕心高的王琦瑤卻并不經意。她參加上海小姐選秀,得到第三名。一家百貨樓開張,請她出場剪彩,被40歲的政界要人李主任看中,包養為外室。解放軍大舉南下的炮聲中,李主任給王琦瑤留下一些金條而一去不返。新社會到來,王琦瑤以給人注射為生,空虛歲月里她與女伴嚴家師母、嚴的表親康明遜等成日廝混,與康明遜生下一女。三年困難時期程先生再度出現,這次王琦瑤與他結成了吃吃喝喝的拍擋,卻因為康明遜的現實存在而情緣難續。文革中,被王琦瑤耗盡了情感和興趣的程先生心如止水,以自殺了斷了人生。新時期到來,王琦瑤的女兒長大成人隨夫出國,王琦瑤則與女兒中學時的女同學張永紅及其男朋友們混在一起,并與一名26歲的男青年發生性愛。張永紅的男友因經濟窘迫潛入王家謀財扼死了王琦瑤,世界留在這個女人眼中的最后景象正是她40前在制片場所見——一盞搖曳的電燈下,大床上橫陳著一個女人。
王安憶,福建同安人。初中畢業后曾赴安徽農村插隊。歷任江蘇省徐州地區文工團演奏員,《兒童時代》編輯。1980年入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學習。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流逝》《海上繁華夢》《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流水三十章》,散文集《蒲公英》《旅德的故事》等。其中,《流逝》獲1977——1980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鮑莊》獲中國作協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本次列車終點》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誰是未來的隊長》獲第二屆全國兒童文藝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