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民俗文化進校園
粽葉飄香,端午又至。連日來,重慶市各地廣泛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系列活動,在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3日,“非遺端午節進校園”民俗文化活動走進重慶大渡口區鋼花小學。來自大渡口區博物館的講解員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孩子們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包粽子、佩香囊的民俗,隨后40多名鋼花小學學生身著漢服,現場表演了舞蹈《九歌》、吟誦《漁父》等節目。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一試身手,卷粽葉、填餡料、捆繩子,晶瑩的糯米和修長的粽葉很快變成了一個個玲瓏的玉粽。
15日上午,綿綿細雨中,重慶市“我們的節日·端午街市”在渝北區龍興古鎮正式開街。端午節傳統習俗“沐蘭湯”展演中,幾名長者手持毛筆為小朋友“畫額”,祝福他們健康茁壯成長;“愛國愛家”微訪談活動現場,“中國好人”、重慶出租車司機江禮君幫助山區孩子的故事贏得群眾的熱烈掌聲。
同一天,在重慶市永川區板橋鎮市民廣場,“揚家國情懷,做板橋好人”成為端午節活動的主題。歡快的音樂聲中,板橋鎮今年評選出的4名“新鄉賢”走上舞臺接受表彰,并為該鎮10名留守兒童佩戴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