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時代,網絡科幻小說何為?
    來源:中國藝術報 | 鮑遠福  2018年06月15日11:33

    在快速崛起的網絡文學領域,各種體裁類型、主題范式和藝術特征的網絡文學作品逐漸進入大眾的接受視野,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接受效果。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以《盤龍》 《斗羅大陸》 《凡人修仙傳》等為代表的網文成功“出海” ,在國外為當代文學贏得了世界性的接受舞臺,在國內也迅速地受到了學界的認同。然而,在武俠、修真、軍事、穿越和歷史等網文類型百花齊放的同時,科幻這一特殊體裁的網文作品在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卻未受到應有的關注,網絡科幻小說和傳統科幻文學一樣仍未擺脫被學術界低估、甚至忽視的命運。雖然偶爾出現少數優秀的網絡科幻寫手和作品,這種局面也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善。為什么網絡科幻在中國網文界舉步維艱?也許,這和科幻寫作在傳統文學疆域中的邊緣化有著某種關聯。

    現狀:網絡科幻小說的困境及原因

    首先,表面上看來,網絡科幻小說處境尷尬是因為從事創作的作家基數小、作品數量低且質量不高,但是,其根本原因卻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中國傳統文化母體中缺乏科學幻想意識和科學技術思維,這就使得包括網絡科幻小說在內的科幻文體的發展缺乏內在的驅動力,也難以出現科學理性和人文精神相結合的科幻敘事精品。建基于現實生活、關注世俗生態的精神基質讓包括網絡寫手在內的中國作家們無法承受天馬行空的幻想可能造成的創作風險,更不愿意放棄對現實世界鮮活生動的生存景觀的關照而去追尋所謂的“審美烏托邦” 。

    其次,從敘事主題和思想內容的角度看,網絡科幻小說是一種“小眾化文類” ,它是小圈子里的“顧影自憐”和“私人化的敘事游戲” ,其消費接受對象是術業有專攻、興趣獨特的小眾群體,這和其他的網文類型大異其趣。網絡科幻寫手是“刀尖上的舞者” ,他們必須能夠在極為狹窄的范圍內發揮科學幻想的魅力,為受眾建構審美想象世界,通過技術與人文的互動來啟迪智慧,發人深省,稍有差池則會功虧一簣。科幻敘事不是簡單的科普,它既需要創作者擁有直面科學世界的知識技能,以文學語言構建科幻世界的審美經驗,更需要他們擁有非凡的毅力和堅守理想的信念,從而超越作為此在的經驗世界,為讀者或受眾提供反思現實、聯通未來的“美學范本” 。因此,在“靈韻消失”且“深度感喪失”的現代消費主義語境下,網絡科幻小說的審美價值和警世意義被追求“娛樂至死”的大眾群體所忽視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網絡科幻小說和傳統科幻文學一樣是一種跨學科敘事模式,其寫作、傳播和接受過程中都存在很多的“技術壁壘” ,不管是作者層面的科學思維和人文涵養,或者渠道層面的分流趨勢與角色定位,還是受眾層面的理解認知與反饋機制,都會對參與者的專業素質和學科背景提出很高的要求。即使身處于媒介融合時代的創作者、傳播者和接受者獲得科學知識的渠道越來越便捷,但選擇的余地也更大,因此網絡科幻小說的創作、傳播和接受就必然會受到“分層”的篩選機制的影響。此外,由于創作的技術門檻過高,網絡信息的關注度太快,大多數作者更是對需要深度介入的科幻敘事敬而遠之。這種“分化機制”同樣會影響到網絡科幻的閱讀快感,普通的讀者常常因為無法理解科幻文本中的“技術狂想”而遠離網絡科幻小說,投向更具有“爽文”特色的仙俠、穿越、玄幻、軍事等熱血類型文。創作、傳播和接受的脫節,讓網絡科幻小說在生產、傳播和接受過程中步履艱難,其作家作品被冷落、審美價值被忽略,恰恰是種種尷尬現實的必然寫照。

    審美:網絡科幻小說的話語及表征

    科幻小說是一種人類現實體驗與“疏離”認知張力關系的敘事建構。科幻敘事為其受眾營造了一種迥異于“傳-受雙方”現實生活經驗和價值體系的社群關系、生存體驗、思維模式、社會結構和“文化癥候” ,經典的科幻敘事總能徹底顛覆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結構范式和思想狀態的體認,引起相應的形而上思考。和傳統科幻文學一樣,網絡科幻小說對所謂未來世界或“異化”現實的“哥特式狂想” ,其實質卻又是對現實生活中人類生存境遇的反思與折射。網絡科幻小說構建了新的審美經驗與表征系統。

    第一,網絡科幻小說具有跨體裁敘事和主題多重變奏的意指特征,因此,它在創作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能夠在不同的思想主題、文本類型和故事內容之間相互切換。網絡科幻小說這種在敘事范式、組織結構和情節模式的創新層面有著多重選擇的新文類,比傳統科幻敘事擁有更廣泛的意義指涉維度,從而在當下異彩紛呈卻又競爭慘烈的網絡文學創作領域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以貓膩的《慶余年》為例,它是具有“準科幻”意味的“跨文體”網文作品,包含了權謀、宮斗、穿越、核戰、武俠、修真、軍事、言情以及種種“黑科技”的混合元素,這些先天性的整合優勢無疑增加了小說在傳播接受環節的競爭力。在這種跨媒介、跨文體和跨文化的背景下,網絡科幻小說在題材內容、故事情節、敘述話語和審美價值方面的革新與突破在其生存環境受到擠壓的“傳-受語境”中更顯得彌足珍貴。

    第二,網絡科幻小說構建了一種全新的話語體系,其對“未知”“未來”“未名”以及人類經驗“未觸及”的“異世界”的想象、創構,正是現實生活中人類的生活經驗、內在情感、思想認識和審美訴求的另類反思。網絡科幻小說對現實疆域之外的“異世界”的話語“完形” ,有著比傳統科幻文學更為便利的媒介和技術手段,從而深度拓展了網絡文學的“審美表現域” 。網絡科幻小說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平臺實現傳統科幻文學無法實現的敘事功能,比如傳播與接受的即時互動,敘事的虛擬與現實、線上與線下的即時呈現,在“無限流” ( 《超級透視》《無限恐怖》等)和“網游類” ( 《網游之猛龍過江》 《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等與網絡科幻小說具有親緣關系的作品中,交互情節和非線性敘事同構,極大地豐富了現有的網絡文學的創作、傳播與接受話語系統。

    第三,網絡科幻小說在敘事模式上是“筆墨游戲”向“自由游戲”的審美轉換,這是在新媒體“傳-受語境”中網絡科幻文學自覺而又大膽的方法范式更新。網絡科幻小說作為小眾化的網文類型,其故事情節與電子游戲的升級模式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在“筆墨游戲”的“爽文”寫作接受模式背后,暗含著與現實流行的影視藝術、游戲文化以及新媒體的交叉領域。例如,彩虹之門的科幻小說試水之作《重生之超級戰艦》在角色設置和故事情節方面都具有明顯的游戲化特征;同樣,貓膩在《間客》的“主敘事文本”之外,設置了非常精彩的人工智能進化升級的“游戲副本” ,其對生命形態的反思則上升到了哲思的層次。由此,網絡科幻小說就把傳統文學的“敘事游戲”轉變為借助于新媒體交互技術的跨界面、跨學科、跨文化協作以及跨文類的“游戲敘事” 。

    最后,網絡科幻小說的創作心理機制也呈現出與傳統科幻文學不同的價值取向,這種區別,將網絡科幻小說的敘事維度提升到了審美現代性的層面,這就是創作者內心蘊藉的人文情懷和詩意精神。如果我們以這樣的認識來審視網絡文學時代的貓膩或彩虹之門等“后起之秀” ,就可以看到他們在創作中對“情懷”或“詩意”的堅決守護。這是因為,我們在《間客》中如“東林石頭”一樣堅硬的許樂身, 《地球紀元》中于絕境中仍選擇堅守的趙華生,以及《銀河之舟》中身陷外星入侵者囚籠卻仍苦苦掙扎的季華等人身上,都能看到創作者們對甘于承受痛苦和恥辱、甘冒奇險而自覺守護職責和公義的主人公們不加掩飾的頌揚和嘉許,并以此來展現對人類社會的“墮落”風險和“異化”

    危機的深度思考。因此,這些“80后”“90后”甚至更年輕的網絡科幻作者對于未來世界生存境遇的超越性設定和科學狂想就不再拘泥于冷冰冰的工具理性邏輯,而是在人文精神和審美情懷的映照和浸染之下,于冷峻的哲思之中透射出觸手可及的詩意溫度。

    文本:《間客》《地球紀元》的品格及價值

    21世紀以來,網絡科幻小說創作的現狀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仍有一些作家作品從中脫穎而出,貓膩的《間客》 、彩虹之門的《地球紀元》以及王白的《銀河之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2018年3月, 《間客》在“中國網絡文學20年發展專題探討會”上被評選為“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榜首作品,體現了學術界對網絡科幻小說審美價值的認可。人文氣息濃郁的《間客》是對人類未來的烏托邦社會的一種“反建構” ,蘊含著作者貓膩對人類的過往、現在和未來社會制度和組織形式的睿智思考,因此,它將當代網絡科幻小說的審美空間和思想深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說中表現出的蘊藉深厚的人文價值、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和完整開放的結構形態,使其超越了一般科幻敘事中簡潔流暢的科技質感所具有的審美格調,從而彰顯出某種不輸于傳統文學佳品的經典意味。

    《地球紀元》則是“網生代”彩虹之門的“硬科幻”網文力作。小說采用“散點透視”結構,深入細致地為讀者敘述了人類文明在“等離子體生命” 、宇宙災難、費米悖論、機器人侵略等危機面前掙扎求生并開拓進取的未來史。最能體現網絡科幻小說審美價值和詩學品格的是小說的第三卷“時間旅者” 。小說的字里行間時時流露出來的恢弘氣勢和悲劇精神,既為讀者構建了人類文明浴火重生的宇宙史詩,又折射出作者對人類文明危機的深刻反省。彩虹之門雖然為讀者構建了技術狂想的生動詩篇,但是,他對科學主義的工具理性并不盲目迷戀,體現了新時代網文寫作者的審美自覺。這種品質出現在初出茅廬的新人身上,可以說是中國網絡科幻文學的榮幸,它也將推動網絡“硬科幻”創作從稚嫩走向成熟,從簡單素樸而變得成熟穩健,最終為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愿景:網絡科幻小說的職責及使命

    新時代以來,以貓膩、彩虹之門、王白等為代表的“網生代”科幻小說作者們繼承了近百年來先輩科幻作家們的精神衣缽,為讀者建構了新奇、夢幻和充滿時代印記的話語系統和閱讀經驗,體現了青年一代的科幻作者對生命本質、文明危機、未知世界、技術異化和“審美烏托邦”的哲理思考。以新世紀以來網絡科幻文學創作和傳播實踐作為考察基點,我們發現,從對網絡文學商業化生產、傳播和接受模式的艱難適應中,網絡科幻小說獲得了難得的生存機遇,也迎來了不小的挑戰,通過對傳統科幻文學資源的模仿、借鑒和超越,其未來的發展脈絡也越來越清晰。新時代,展望網絡科幻小說的愿景,亮點經驗值得我們珍視:

    第一,繼續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對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進行再創造,走出一條體現中國特色和民族精神的“軟科幻”創作、傳播與接受之路。在“講好中國故事”和“網文出海”的時代背景下,網絡科幻小說想要有更高的成就,立足傳統思想文化的資源富礦,著眼于本土文化的歷史語境而創造出擁有中華民族思想內核、人文精神同時兼具科學技術思維的科幻敘事文本,無疑是網絡科幻文學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劉慈欣、貓膩和彩虹之門們的成功,成功地昭示了這一點。新時代的文化使命,給具有人文情懷和科學幻想精神的“網生代”作家們提出了新的歷史課題。

    第二,立足于科學技術變革和數字化生存的核心“話語場” ,對人類社會未來生活境遇和審美經驗做出合乎科學規范的大膽預見,從而揭示出科學技術變革與人類命運的互動關系,走出一條繼承“硬科幻”“正典派”科幻文學創造之路。中國網絡科幻小說急需新的“正典”一派。而以彩虹之門的《重生之超級戰艦》 、骷髏精靈的《星戰風暴》 、我吃西紅柿的《吞噬星空》 、 zhttty的《大宇宙時代》 、辰東的《遮天》等為代表的科幻作者及其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史詩氣度和硬科幻神韻無疑承載著中國網絡科幻小說的未來,假以時日,網絡科幻小說領域出現可以與劉慈欣《三體》系列的鴻篇巨制相媲美的作品也絕不會是天方夜譚。

    綜上所述,中國網絡文學的勃興和繁榮為網絡科幻小說的創作奠定了很好的媒介基礎,營造了良性互動的消費接受語境,而實現民族文化偉大復興的國家戰略對科學技術變革的內在需要也為網絡科幻小說的勃興提供了契機。改變網絡科幻小說創作、傳播與接受的小眾化、高門檻和無序性現狀,在“網文出海”“講好中國故事”“文化自信”的時代語境下,提升網絡科幻小說創作的品質,構建高素質的網絡科幻創作隊伍,創造網絡科幻良好的接受環境,豐富網絡文學創作實踐和話語體系,構建勢強質優的中國當代文學體系,可謂恰逢其時,網絡科幻小說的勃興則值得憧憬。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男同|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99|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