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來美術事業、美術創作 與美術發展的個案是改革開放的具體成果
1981年7月22日,時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的賴少其給當時的對外文委負責人黃鎮等去信,反映其1980年“經上級批準”到香港舉辦畫展后的有關情況。由賴少其的這一封信而得知這一年的《對外文委簡報》第八期發表了《關于赴港展覽混亂現象及改進意見》,除賴少其所陳述的之外,可能也確實存在著赴港展覽混亂的問題。這是改革開放后的一個過渡時期,而類如賴少其的赴港展覽、賣畫以及賣畫分成等現在看來恍如隔世,難以想象。而相關的赴港展覽則與深圳有關,因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橋頭堡,內引外聯,曾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時候去不了香港能去深圳也是大事,所以,有了1987年朱屺瞻等73位畫家在深圳合作《春回大地》的丈二巨作。那些飽受風霜的著名老畫家在劫后余生中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窗前風景,感受到了新時代的春光,他們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來到深圳,為了中國藝術的美好未來,耕種播撒。他們在深圳舉辦展覽,創作作品,留下了他們暮年的藝術旅痕,同時,也帶動和推動了這一時期開始的藝術市場的興起,成為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美術發展和成就的重要史料。
40年前,深圳幾乎沒有美術家可言,盡管在上世紀60年代寶安有幾位考上美院的學生。1978年之后,因為改革開放帶來了深圳的崛起,加上這里毗鄰香港,地緣的優勢使得這里成為吸引美術家的黃金之地。一大批在國內享有盛名的美術家先后遷居到這里,成為到深圳墾荒的第一批美術家。當然,這里的美術氛圍首先是因為一大批享有盛名的老畫家把這里作為回歸春天的據點和橋梁,是他們在這里播下了藝術的種子,是他們為這里帶來了藝術的盛世,因此,許多中青年畫家在老一輩的帶領下都在深圳留下了足跡和作品。無疑,地區美術的發展是因為有其適合的土壤。早期來到深圳的美術家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而且也具有相當的資源優勢和活動能力,他們一方面抓創作,一方面抓基礎建設,使得畫院和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都在國內城市中領先。有了梧桐樹就能引來金鳳凰,在良性循環之中,深圳在改革開放的前30年吸引了許多美術才俊,一批有成就有影響的畫家相繼移居深圳,如畫家王子武1985年從陜西移居深圳等等,他們作為深圳美術事業的拓荒牛,為深圳美術事業的發展貢獻良多。當然,其中不乏來此的淘金者。深圳畫家在適合自己的沃土上辛勤勞動,創作了許多具有國際視野、地方特色的作品,而且在各個美術門類中齊頭并進。筆墨當隨時代,深圳的人,深圳的事,成為深圳美術家著力表現的對象。除了諸多主題創作之外,現代水墨,城市雕塑,公共藝術,以及版畫、設計等等,都成為20世紀末期以來中國美術發展的風向標,許多美術名家在這里續寫篇章,而青年一代則在這里嶄露頭角。
得益于改革開放,深圳具有無比的吸引力和地緣優勢,其魅力在于它勃發的新的活力,而散發這些活力的是此起彼伏攪動中國美術界的各種活動,開風氣之先,領潮流之動。在外引內聯中,深圳表現出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特有的向心力,人民美術出版社率先在深圳成立朝花書畫社,說明了深圳在當時的重要性。1985年,深圳展覽館(今深圳美術館)與香港翡翠臺在畫家程十發和香港邵逸夫的倡議下,成立了深圳特區建立后的第一家動漫產業合作企業——深圳翡翠動畫設計公司,這也是開文化產業風氣之先。此間從創辦深圳美術節,承接全國美展分展,主辦國際水墨畫展以及國際水墨畫雙年展,策劃連續性大型展覽和專題展覽,開展城市山水畫研討以及其他學術活動,到組織深圳畫家畫深圳等美術創作和培訓,啟動客座藝術家制度,接受名家作品捐贈,建立文化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推動創立“設計之都”,進行對外美術交流,一切都表現出新時代中深圳的地緣優勢和影響力。如今,生土變成了熟地,伴隨而來的是深圳在中國美術界地位的突升,人才的匯聚,公眾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深圳市民審美獲得感的增加。
40年來,深圳的主題美術創作百花爭艷,萬紫千紅,見證了春天的生長和秋天的收獲。改革開放以來的深圳主題美術創作,一方面是深圳美術家生活于此的有感而發;另一方面是深圳的巨大變化所激發的全國美術家以深圳為題材的創作,它們都是基于“改革開放”這一主題所表現出的主題思想和核心意義,反映這個時代對于新題材的把握和挖掘的成果。從題材上來看,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表現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深圳改革開放的指引,以及繪就改革開放藍圖的過程;二是表現深圳的建設,以及深圳速度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激發;三是表現深圳人的美好生活,以及新時代中深圳人的幸福時光。新題材在一個時代美術創作中的發掘,不僅是時代美術創作中的責任,也是美術家在美術創作中建功立業的可能。40年來的這些作品幾乎串聯起了一部深圳改革開放所帶來巨大變化的發展史,其中不管是平實的記錄,還是宏大的表現,都是深圳改革開放成就的寫照。當這些作品參與到全國美展以及省市的展覽之中,從題材內容到藝術形式,都展現了深圳美術創作的風采,這就是與時俱進的時代特色以及兼容并包的深圳特點。建設題材、城市水墨等對于20世紀后期以來中國美術創作的貢獻,則是以開拓和創新展現了這個時代中深圳題材所特有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說,深圳40年來美術事業、美術創作與美術發展的個案就是改革開放的具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