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物活化 再綻光華 ——故宮文華殿首迎書畫大展
    來源:光明日報 | 榮池  2018年06月10日08:13

    桃宴酒壇圖軸(中國畫) 吳昌碩

    梅花圖軸(中國畫) 吳昌碩

    近年來,故宮形式多樣的文創設計與精品特展相結合,不僅拉近了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距離,也讓故宮博物院的大量珍貴藏品“活了起來”。

    2020年是故宮的600歲生日。在600華誕即將到來之際,故宮博物院的展陳迎來了新的提升和改變。為更好地向公眾展示和宣傳文物保護修復技藝,“故宮文物醫院”于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對預約觀眾開放。故宮城墻在基本修繕完成后預計將于2019年春節期間擴大開放,屆時觀眾可以在故宮城墻上看到中山公園的景色。專館方面,珍寶館、鐘表館、陶瓷館、書畫館于今年全面改陳,武英殿與文華殿展示功能對調,武英殿變為陶瓷館,文華殿變為書畫館。而近日開幕的“鐵筆生花——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則是故宮博物院書畫館自武英殿移至文華殿后的第一次書畫大展。

    文華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文華殿初為皇帝常御之便殿,后一度改為“太子視事之所”。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文華殿建筑大都被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明清兩朝,每歲春秋仲月,都要在文華殿舉行經筵之禮,講習“四書五經”。明清兩朝殿試閱卷也在文華殿進行。

    此次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的開幕,標志著故宮文華殿書畫館的正式啟用。故宮博物院現藏有吳昌碩書法、繪畫、篆刻作品200余件套。此次展覽集合繪畫、書法、篆刻三類作品共113件,將吳昌碩的作品與明清多位繪畫大家,如明代陳淳、徐渭,清代趙之謙、任伯年等人的作品同時展出,體現了吳昌碩對前輩寫意花卉技法的繼承。展覽展出的作品超八成是首次亮相,通過“融古開今”“缶廬花香”“石交傳馨”“鐵筆柔毫”四個單元,分別從吳昌碩繪畫的藝術淵源、大寫意的繪畫風格、藝術交往活動與影響,以及書法篆刻四個方面呈現,突出表現吳昌碩極具特色的畫風和富有生命力的筆墨,展現這位藝術大家開放進取的博大胸懷以及對時代變遷的積極融入。

    吳昌碩1844年出生于浙江省安吉縣鄣吳村,一生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數朝,再入民國,1927年在上海去世,享年84歲。吳昌碩的藝術創作自金石篆刻入手,對《石鼓文》書法的畢生探索,成就了他的篆書藝術。他融古開今、博采眾長,用書法的語言刷新了大寫意的筆墨,成就了大寫意花卉的藝術高峰。吳昌碩的藝術成就對近現代畫壇的格局和流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29歲時,吳昌碩第一次走出故鄉安吉,他游學、游宦到了杭州、蘇州,也到了上海。吳昌碩以書畫自立的理想一直與投身仕途的多舛多難糾結在一起。步入文華殿展廳,一幅《酸寒尉像》引人注目,畫中人上扣無頂戴紅纓帽,身著葵黃官袍,拱著雙袖,像是剛外出歸來,還未來得及擦汗。這是任伯年為吳昌碩所畫的肖像。吳昌碩看后也覺得自己的窘態好笑,日后常用“酸寒尉”自喻。這個潛行仕途大半生的“酸寒尉”,在仕途上從未有過風光,卻在69歲到上海之后,憑借其縱情、高深的筆墨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的一代大家。吳昌碩酷愛畫花,他將梅花畫得像酒盅那樣大,引來了別人的嘲笑。但他不以為恥,反而將畫筆伸得更廣了。于是,我們看到了《桃宴酒壇圖軸》中飽滿的壽桃,《花卉圖軸》里清麗的水仙,《珍果圖卷》上晶瑩的荔枝和《花果圖冊》中火紅的柿子。

    來自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的該展籌展組成員毛翔宇介紹,此次展出的繪畫作品除了大量以“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傳統文人題材為主的佳作,也不乏以牡丹、葫蘆等富有吉祥寓意的物象為主題的精品,以及描繪瓜果蔬菜等市井風物的小品。

    展廳中,《桃宴酒壇圖軸》作為首次與大眾見面的作品,不僅位置醒目,且經過了重新裝裱。吳昌碩將桃與酒壇并置一畫,取其“高壽”“長久”之意,題跋中“三千年結實之桃,一千日可醉之酒,飲之食之壽長久”更是直截了當地表達了祝壽的吉祥含義。復色的疊加是吳昌碩用色的特點,畫中壽桃運用洋紅、藤黃等色,將桃子成熟時期的飽滿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而竹籃、酒壇則充分體現出中國畫“墨分五色”的藝術精髓,通過濃淡干濕的墨色變化,營造出豐富的畫面層次。

    大紅大綠從來都是文人畫的忌諱,大畫家蒲華曾多次告誡吳昌碩,要多用水墨,少用顏色,因為“色不可俗”是文人畫標榜高雅的一貫主張。但吳昌碩衰年變法,對藝術的精進執著堅毅。他用洋紅畫花卉,不守古法,變水墨為五彩,變重墨為重彩,竟在雅俗之間分寸把握極為老到。吳昌碩對自己的作品頗為得意,對弟子說:“可惜蒲華老死了,不然可以給他一些‘顏色’看看。”“海派”由海上畫派而來,但自吳昌碩以后,“海派”被注入了新的含義,那就是既有深厚的傳統,又富有變通的精神。吳昌碩在紙筆刀石間負起了時代的擔當,他一生的藝術探索,在年近古稀時閃爍出巨大的光芒,在積貧積弱的中國近現代史上濃墨重彩地寫下了文化自強的精神品格。

    吳昌碩以“詩書畫印四絕”著稱。縱覽展廳陳列,繪畫小品《花卉蔬果卷》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吳昌碩“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特色。作品在每一個主體物旁邊都附有長題,不僅體現了吳昌碩的書法造詣,更是在畫面的布局章法中起到了調節作用,如畫中玉蘭和荔枝之間以書法為襯托,既連貫不同物象,又分隔畫面段落。畫中的印章分布錯落,篆刻形式多樣,有的運用“合文”手法將二字融于一格,有的則巧妙地利用印章邊框作為文字筆畫,以達虛實相間的效果。《珍果圖卷》中的閑情雅趣則讓觀者看到了熱愛生活的吳昌碩。畫中的荔枝、桃子、西瓜、倭瓜旁都用長題記錄了詳細的“食用指南”,如倭瓜旁的題字:“倭瓜剖之中空,實雞肉爛煮,味與河豚并雋……”

    除了輝耀古今的作品之外,展陳方式和展廳布局也是此次展覽的亮點。在采用全新溫度、濕度控制設備的同時,展廳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天花板與地磚,新增加的頂部照明,明亮而柔和地展現出展廳的頂部空間。櫥窗內,繪畫作品與盆景、陶缶相映成趣,精心布置的書房展區、互動拍照區配合當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使古與今、意與境交織在一起。

    無論是重新裝裱的《桃宴酒壇圖軸》還是吳昌碩為故宮博物院第二任院長馬衡題寫的“凡將齋”匾額,或是在側殿展出的吳昌碩書法代表作《篆書臨石鼓文軸》,這些藝術精品得以“活起來”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資源的系統梳理和多種方式的呈現。6月9日恰逢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故宮文物醫院”的開放積極回應了公眾對于故宮文物保護事業的關心。古書畫修復室、囊匣制作室、漆器修護室、鑲嵌修護室,環境監測控制實驗室、恒溫恒濕實驗室、有機質文物保護實驗室……紅墻青瓦的古建里是干凈明亮的現代走廊和高科技文物修復設備。每一件被送到這里的文物都會在“故宮文物醫院”的精心呵護下重獲新生。

    讓文物“活起來”,不僅需要博物館面向自身,不斷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加強高新文物修復、保護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面向公眾,創新文化傳播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讓文物的故事深入人心,走進人們的文化生活,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

    在將近600年的時光里,紫禁城曾經見證了明清兩代的盛衰榮辱。如今,角樓上依舊光影斑駁,護城河面同樣波光粼粼,歲月的磨礪使古老的城墻更加壯美、厚重。相信在日益健全的文物保護措施和更加開放的文化氛圍滋養下,北京故宮也必將在下一個600年里繼續見證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榮耀與輝煌。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久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9|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亚洲精品91|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 日本精品www色|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电影|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第44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