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召開
6月7日、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2018年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座談會在天津舉行。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項兆倫出席會議并講話。
項兆倫指出,近年來,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非遺傳承實踐日漸活躍。無論是傳承人的精神風貌,還是很多非遺項目的存續狀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活力再現的非遺對于弘揚優秀道德價值、培厚社區文化積淀、培育良好民風習俗、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發揮著重要作用。非遺傳承實踐成為國家和地方很多重大發展戰略的助推力量。非遺保護工作進入鞏固搶救保護成果、提高傳承實踐水平的新階段。
項兆倫表示,非遺保護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科學保護,提高能力,弘揚價值,發展振興。要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切實加強認定、記錄、建檔、研究等基礎工作,提高傳承實踐能力,弘揚當代價值,促進發展振興。要持之以恒地推進工作,久久見功。要立足于讓傳承人群學有所悟、學有所得,著力提高研培計劃的質量和成效;更加可持續地推進傳統工藝振興;科學實施非遺記錄工程;積極開展非遺各門類的振興工作,在生動的實踐中探索形成覆蓋各門類,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系統政策體系;著手完善非遺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和管理制度;做好非遺現代傳播和其他重點工作;對各項已開展的工作要經常性跟進評估,及時完善政策措施,鞏固和提高工作成效。
會議對近年來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非遺調查記錄和非遺助力精準扶貧、非遺分類保護政策探索和管理等重點工作的實施成果和重要進展進行了總結。上海、安徽、浙江、河北等13個省區市和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與會代表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及《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進行了深入討論。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同志以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圖書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負責同志,各省區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廣播電視局和各計劃單列市非遺保護工作相關負責同志,部分研培院校及傳統工藝工作站負責人等130余人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