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訓基地在天津成立 完善三地曲藝人才交流、共享機制
為加強京津冀地區非遺曲藝人才培養與合作,落實《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與合作框架協議》,繁榮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完善三地曲藝人才交流、共享機制,6月7日,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龐微、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徐恒秋、河北省文化廳副巡視員梁扉在天津簽署《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宣告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訓基地成立。
就在舉辦簽約儀式的3天前,6月4日,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訓基地首期鼓曲培訓班提前開班,來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45名鼓曲從業者成為學員,并將作為志愿者全程參與全國非遺曲藝周的相關活動。在未來的一周內,他們將把在全國非遺曲藝周的觀摩體會及基層演出經驗融入鼓曲學習中。
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天津作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主場活動“全國非遺曲藝周”的承辦地,是我國北方曲藝重鎮,也是北方曲藝名家的薈萃之地。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訓基地將充分利用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原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的科研教育資源,以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項目為依托,開展廣泛深入合作,振興發展京津冀曲藝類非遺。
作為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訓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京津冀將研究制定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發展規劃,確定培養重點和發展方向,實施人才系統培訓工程?;貙⒔柚┙蚣饺貎炐銕熧Y資源,面向三地統一招生,每年舉辦兩期京津冀非遺曲藝傳承人研修研習培訓班,并結合三地需求舉辦不同曲藝門類和不同主題的專題培訓班。學員將和包括相聲表演藝術家田立禾、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劉春愛在內的眾多曲藝大家面對面交流,全面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依據《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河北省文化廳還將在曲藝人才資源庫和曲藝檔案數據庫建設、作品創作交流、曲藝理論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以多種舉措實現曲藝人才、作品、活動的共建共享。
“在非遺的保護和活態傳承過程中,傳承人的培養至關重要?!碧旖蚴形幕瘡V播影視局非遺保護處處長李茁表示,京津冀三地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項目的基礎上打造京津冀非遺曲藝人才培訓基地,將有助于三地建立常態化的合作交流機制,促進京津冀地區非遺曲藝人才的培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