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學》組織作家深入廣西天峨大化
5月28日至29日,由《民族文學》雜志社、廣西作協和天峨縣委縣政府聯合主辦的“全國多民族著名作家天峨行”文化自信研討會暨《民族文學》天峨創作基地授牌儀式在廣西天峨縣舉行?!睹褡逦膶W》主編石一寧,廣西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東西,以及凡一平、潘紅日、李約熱、黃佩華、張柱林等作家、評論家相聚美麗的紅水河畔,圍繞文化自信的主題,共議少數民族文化創新發展。
與會者認為,這次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也是繁榮廣西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推進多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的有力舉措。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廣西文學在中國文壇異軍突起,廣西的少數民族作家成為廣西文壇的生力軍?!睹褡逦膶W》創作基地落地天峨,一方面可以吸引國內外更多的作家到當地,接觸獨特的廣西民族文化,激發創作靈感;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外地作家與當地作家的交流互動,從而提高創作水平。
大家談到,《民族文學》雜志秉持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凝聚少數民族新人、促進民族團結的辦刊宗旨,推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相當一批少數民族文學作家都從這里起步。近些年來,廣西各民族作家通過《民族文學》這個窗口和渠道“走出去”,向中國文壇、世界文學展示生氣勃勃的創作實力。在未來的創作中,大家應把對民族生活的體驗,融入到中國社會的變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在當今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在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中擔起民族責任。
活動期間,作家們深入龍灘水電站等地進行采訪創作。據悉,今年下半年,《民族文學》還將推出廣西作家作品專號,并舉辦相關研討會。
5月30日至6月1日,大化縣委縣政府聯合《民族文學》雜志社、廣西作協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詩詞楹聯家走進大化采訪創作,體驗當地民風民俗的魅力,見證當地翻天覆地的變化。作家們從紅水河大化水電站上游開始參觀,體會當地輝煌的水電工業風采,還到大化縣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民族新城,全面了解大化縣在城鄉建設和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采訪期間,作家們對獨具特色的瑤族民居建筑、民族服飾和傳統手工技藝驚嘆不已,大化縣對瑤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工作,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家們紛紛表示,通過走進生活深處,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希望用手中的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方美麗水土,促進大化經濟、文化和生態文明等各方面建設的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