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會議論革命 國共合作終達成
秦原,本名周夢賚,杭州市網絡作協會員。代表作《永貞難永:唐順宗之死和中唐政爭》等。
1922年8月29日的杭州西湖,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湖中滿片的荷花已經開始結實,而北山路邊的楊柳上知了還在不斷的嘶鳴。
這種悶熱的氣氛影響到了在湖邊的一座小洋樓里開會的七個人。這座視野十分開闊,在這個夏日能清楚看到保俶塔的洋樓的二樓,這七人正在激烈地爭論著。他們討論的,是一個政黨今后的根本發展問題。這七人的名字,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如雷貫耳: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高君宇、馬林、張太雷。
我們無從得知這次會議當時具體的情形,但是從后來我們能看到的油畫上,這七人神態各異:馬林和李大釗居中而坐,馬林舉手像正在說什么;陳獨秀傲然而立,張國燾則手中拿著長長的稿子,表情頗為不平;邊上張太雷夾著一個當時最流行的碩大的文件夾,一臉期盼的看著遠方。
這幅頗為傳神的畫,給我們傳達出的意思也十分明顯:這不是一次風平浪靜的會議。窗外寧靜的西湖,倒像是反襯出這次會議的不寧靜,而這種不寧靜,在會議開始前就已經確定。
這次會議是馬林提議召開的。馬林是荷蘭人,這年才四十歲,卻已經幫助印尼和中國建立了共產黨。作為當時國際上最有聲望的共產主義者之一,馬林除了作為國際代表協助陳獨秀處理中共黨中央的工作,也在考慮著一個問題:共產黨的發展何去何從?
馬林根據在爪哇(今印尼中部)的經驗,認為目前只有幾十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應與號稱擁有幾十萬黨員的國民黨合作,才能推動民族運動并使自身獲得大發展。1921年12月下旬,馬林就帶著年輕的翻譯張太雷,赴廣西桂林會見了國民黨領袖孫中山。
馬林與孫中山的第一次會見,雙方印象都很好。隨后,馬林又通過在廣東較長時間的實地考察,確認國民黨是中共可以合作的真正的革命勢力,他根據國共兩黨的實力和孫中山的意向,認為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是實現國共合作惟一的形式。為此,馬林建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同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然而他剛剛提出這個意見,就遭到了中共負責人陳獨秀的強烈反對。
從本質上說,陳獨秀更像一個文人,而非政治家。這位前清的秀才,民國的奇人固然文才磅礴,但是骨子里的自傲讓他得到了一個“骨鯁”的名聲。一聽馬林的這個方案,陳獨秀就怒了。不光陳獨秀,其實當時中國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最初不贊成馬林提出的“黨內合作”。
1922年4月6日,陳獨秀寫信給共產國際遠東局負責人維經斯基,明確反對馬林的建議,陳述了六大理由,分別為宗旨、聯美、黨綱、陳炯明問題、孫中山本人問題,以及:各地區共產黨員均已開會決議,絕對不贊成加入國民黨。
馬林是共產國際的代表,面對分歧,他隨即回蘇聯匯報并取得了絕對支持。正式向共產國際提出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報告,迅速得到共產國際主席團的采納,并責成馬林再次赴華執行促成國共兩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使命。1922年6月15日,中國共產黨發表了《對于時局的主張》,提出邀請國民黨等民主派及革命團體舉行聯席會議,共同建立一個反對封建軍閥的民主聯合戰線。隨即在7月召開的中共二大上,又確定了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策略原則。但是由于陳獨秀等領導的堅持,共產黨始終反對采取“黨內合作”的形式。
8月12日馬林回到中國,他帶來的是共產國際的最新指示:《給共產國際駐中國特派代表的指示》。這個指示明確提出:國民黨是一個革命的政黨,共產黨在保持完全獨立的情況下,必須加入到國民黨里去,從事組織和宣傳工作。
西湖會議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召開了。這是一次特別會議,核心議題就只有一個。從通知到開會,時間不會超過十天,因為馬林還先與張太雷、陳獨秀、鄧中夏等中共領導人及張繼、孫中山等國民黨領導人反復會談了。
會上,馬林開門見山地說道:“國民黨不是一個資產階級的黨,而是各階級聯合的黨,無產階級應該加入去改進這一黨以推動革命?!?/p>
可是,除了一直跟著馬林的張太雷,大家似乎都不愿意接受這點。陳獨秀雖然已經知道了共產國際的指示,仍然認為國民黨是一個資產階級的政黨。“中共加入進去”,他用一口安徽鄉音濃重的話語說道, “乃混合了階級組織和牽制了我們的獨立政策!”張國燾也表現得很氣憤,他熟悉俄語,當面用俄語和馬林爭吵:這個指示也不符合共產國際二大的決議精神。
馬林不得不通過張太雷多次說明:“必須與國民黨建立友好關系!”這句話簡直成了他這兩天的口頭禪,說得口干舌燥。“我們的人應該利用左翼去改變國民黨的策略!廖仲愷他們是支持我們的!”
看到大家好像都不說話,馬林又說道:“共產國際已經指示得很明確了!我們要改變對國民黨的排斥態度,并在國民黨內部開展工作?!笨粗匀徊惶獾年惇毿?,馬林加了一句: “當然,我們必須不放棄自己的獨立性。同志們也要記住這點。”
這天,馬林一直在和大家說,國民黨符合列寧提出的民族殖民地問題提綱,并要求中共尊重共產國際的意見。他將在廣東的見聞和大家說著,“我們應該加入國民黨!但是,我們也應保持自己的組織和報紙,并應繼續在工人中建立自己的活動和組織中心?!?/p>
通過馬林的耐心解釋,多數中央執行委員為尊重共產國際紀律,勉強接受了共產國際關于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的提議。但是,陳獨秀對國民黨當時要按手模入黨那一套很不滿?!耙窃傧驅O逸仙按手模,那我絕對不入國民黨!”邊上張國燾不等張太雷,就直接翻譯了這句話,接著也說道:“那是!連黃克強(黃興)當年都不愿意按手模,我們共產黨人怎么能夠這樣!”
張國燾當時的身份是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組織部長,還兼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前身)總主任。他的話是很有分量的,而且他口才極佳,馬林不得不將注意力從陳獨秀身上轉移到他身上。后面的主要爭執都是張國燾和馬林之間發生,而且馬林發現,張國燾比陳獨秀更加“左”傾,難以說服。
馬林不得不請李大釗出來幫著說話。李大釗已經赴廣東見過孫中山,對國民黨還是比較認可的,而且為人一向忠誠,他和馬林一起逐步說服了其他人。慢慢地,大家對于國民黨合作一事基本達成共識。決議是:部分共產黨員,即中共少數負責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勸說全體黨員加入國民黨。在陳獨秀的堅持下,加了一條細節:不打手模!這個小細節,卻意外地保護了日后國共分裂后的共產黨人的身份信息。
到了30日,大家在基本已經有了共識的情況下,繼續就一些具體的問題進行討論。馬林在大家喝茶的間隙說道:“李大釗同志成績很大,但是上月的二大上,他沒有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我和陳獨秀、鄧中夏同志也說起了此事,在此建議增選李同志為二屆中央執行委員?!贝蠹覍畲筢摱己茏鹁矗牭竭@話沒人反對,紛紛以鼓掌的形式通過了這條提議。
然后,馬林提議中共中央創辦機關刊物《向導》周報。這個任務交給了蔡和森,蔡和森慨然接受。他是毛澤東的摯友,理論水平很高,而且文章寫得意氣縱橫,曾立志“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他組織了高君宇、李達、瞿秋白、彭述之、張國燾任編委及主要撰稿人,后來毛澤東、周恩來等也發表過一些重要文章。不到半個月,《向導》于1922年9月13日創刊,主要宣傳對象是國民黨,里面的文章豪氣干云,至今讀來仍然令人激動萬分。
就在大家以為會議要結束的時候,馬林從袋中取出一份關于小組織問題的決議文。這份決議文的突然提出,使會場的氣氛突然為之嚴重。馬林一臉嚴肅地說道:“張國燾在黨內組織小集團,是個重大的錯誤?!边@個小組織,其實是指張國燾在組織勞工運動的時候,有事不通過黨組織。這個大帽子一扣在張國燾頭上,張國燾頓時目瞪口呆。
張國燾是當時黨中央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李大釗擔心此事對會張國燾產生壓力,隨即勸阻他不要再起爭論。李大釗私下對張國燾說:“我不相信你會有什么小組織的傾向,也相信其他同志對你是信任的。”但是縱然李大釗這么說,張國燾還是很失落,也許日后他叛變革命的種子已經種下。
西湖會議就這樣結束了,但這只是一個先聲。
會議后,李大釗第一個以中共領導人的身份加入國民黨。隨后,陳獨秀、張太雷、蔡和森、張國燾等中共負責人,也陸續加入國民黨,并開始了幫助國民黨改組的工作??梢哉f,西湖會議是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政治主張和策略方針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隨后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將把中國革命推向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