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欣恬:我既要社會問題的“點” 也要浪漫的“酥”
網絡創作,不靠大體量的字數,日日更新的模式,而是靠接地氣,靠純文學的創作打出一片天地,這種網絡作家很少,唐欣恬是其中之一。她的寫作風格偏向于傳統和出版,缺少言情類網文的易讀性,但是她找準了屬于她的讀者群,用來源于她個人經歷和生活的接“地氣”,牢牢吸引了有相似經歷的讀者群。
創作就是對生活的有感而發
唐欣恬的寫作信條和大多數網文作者不同,她是依靠人生來創作的。十一年的創作,唐欣恬先后寫過自己的大學生活,留學生活,部分職場經歷,以及自己婚姻中閃婚和裸婚這兩段經歷,雖不是寫實,但多數作品中的部分人物和情節會有原型。目前唐欣恬的寫作類型更多樣化,但根基仍是對生活某一方面的有感而發。
唐欣恬的經歷很豐富多彩。她出生在天津,小學到高中在北京,大學在天津。父母是外交官,小時候經常不在身邊,唐欣恬自小跟姥姥長大,性格比較獨立,想法比較多,從中學時代起很喜歡寫故事,長大后是個“蔫有主意”的人。海外留學時她開始在論壇上寫作,回國后在上海任對沖基金美股分析師,后回到北京經商創業。每一段經歷都可以說是唐欣恬寫作的資本,但在經歷的過程中,她只想通過親身嘗試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留學的那段時間自由,豐富,也有不安和彷徨;我做金融工作的時候,很辛苦,日夜顛倒,但很有成就感。我回北京后算不上創業,就是開了一家服裝店,那完全是另一種生活,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也賠了不少錢,挫敗感爆棚。”
她最早在海外的論壇上寫校園文《你敢說你后悔遇見我嗎》,就是基于自己的大學生活創作的,“當時我白天上課,晚上寫作,和讀者交流,得到了很多肯定,也排解了很多寂寞。”當時唐欣恬的筆名叫小鬼兒,讀者建了個QQ群,叫“鬼迷心俏”。
唐欣恬也是少有的用真名寫網絡作品的作者。不,“我是有筆名的。”唐欣恬說,“我曾以第一人稱寫過一本校園文,文中的‘我’綽號小鬼兒。后來在網站注冊的時候,‘小鬼兒’和‘小鬼兒兒’都被人注冊過了,只好叫‘小鬼兒兒兒’。出版第一本小說的時候,這個筆名被編輯瘋狂嫌棄,就改用真名了。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小鬼兒兒兒’也會給一些主持人帶來困擾,慢慢就被棄用了。”
回國后唐欣恬開始在文學網站上寫作,那時候還是免費閱讀,大家純粹出于對寫作的愛好和熱情,沒有更新壓力,也沒有對收入的渴望,完全享受寫作的過程。“回顧這些,其實我從很小時候就向往安寧的寫作生活,但如果不去嘗試其他的生活方式,我怕自己將來會后悔。”
唐欣恬現在是全職寫作,白天她會在家、圖書館、咖啡廳碼字,時間在2-6小時不等,字數一天三千字左右。“我在周末盡量不碼字,但是我的拖延癥比較嚴重,后期會瘋狂趕稿。”
愛情與面包的永恒爭議
唐欣恬的網絡作品最受爭議的就是《裸婚》和《裸生》系列。
《裸婚》是沒房沒車沒存款,卻偏偏先有了孩子,男女主角一結婚就進入婚姻困境。《裸生》是有房有車,但是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卻有了孩子,男女主角在為人父母的道路上的成長故事。這兩個故事一個是“裸物質”,一個是“裸思想”,其實都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邁入了人生的新階段,自然引發了有相似遭遇的讀者的感慨。
有讀者表示——我們這一群80后,趕著生育高峰出生,在國家就業大壓力形勢下謀生,又碰上了高房價,如果不啃老,不發意外之財,能有幾人能買得起房?但是我們一般都會在五年之內結婚,所以說只能裸婚。更多的讀者表示裸婚直接影響婚姻質量。
關于裸婚的爭議,就是“愛情”和“面包”的爭議,這是一個永恒且無解的話題。“至今我仍常常在微博等地方看到大家爭論婚姻的基礎,我的看法很簡單,就是這二者沒有對錯之分,但最怕左右搖擺。”唐欣恬希望作品能帶給讀者一些感悟和啟發,萬事俱備固然好,但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車到山前必有路,希望通過作品傳達樂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但是那需要建立在行動和努力之上,而不能只是妄想和空談。
有讀者評論——我本人是可以接受裸婚的,不過女的千萬不要認為你裸婚就偉大了,吃虧了,然后在男人面前趾高氣揚,幸福不是“裸”來的。不過,我在小說中看到婚后的女主童佳倩是成熟的,她沒有仰仗娘家的實力,而是為著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斷地努力。從不下廚的她在劉家天天下廚刷碗;公公奶奶不喜歡女兒她雖不滿,但是一直在努力爭取;而且由于和老人合住,她總是能保有很好的風度,不當著老人的面吵架等。而她的先生劉易陽,總的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男人,婚后努力工作,家庭責任感強。結局皆大歡喜,得益于每一個人的努力。
對創作者唐欣恬而言,寫這樣接地氣的婚姻故事,最大的收獲是她會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現實生活,可以進行當局者和旁觀者的角色互換。最初創作這個系列作品時,唐欣恬剛生下女兒,可能是因為初為人母,特別情緒化,總處于大喜大悲的狀態。唐欣恬回憶道:“感覺自己那時候的狀態比青春期還要敏感和叛逆。就因為女兒起痱子這一件小事,我就會覺得特別無力,甚至于為了逃避還離家出走,走的時候不管不顧,但兩個小時后就為了喂奶灰溜溜地回來了。”
生活中很細小的事情,對初為人母的作者都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這種敏感的狀態很戲劇化,結果,唐欣恬還真是文思泉涌。她回憶說那時在安靜的圖書館寫作,情不自禁地把對話大聲念出來,有時候,為了找到故事靈感,還沒事找事跟老公吵架。
唐欣恬在網上寫這部婚姻系列作品時,引得讀者紛紛找她傾訴。唐欣恬說:“感覺自己像個婚戀熱線,會有不少讀者來傾訴婚姻和家庭上的矛盾。我一般只作為傾聽者,生怕支錯招,給對方帶來不好的后果。記得有一個讀者指責我‘一點忙也幫不上’,我還給她道歉來著……”
言情文不可缺少“酥”
唐欣恬的網絡言情文有著更多的現實意義,與其他類型的言情文拉開了差距。耕耘十多年,唐欣恬認為:“言情文是以打動人為首要目的的類型小說。讀者不論年齡和人生經歷,都可以在言情小說中體會到‘不自覺地微笑’,‘心頭一暖’,‘熱淚盈眶’等等的感受,在這個基礎之上,作者再力爭給讀者以啟示,留下長久的記憶等等。”
唐欣恬善于在現實題材中,加入像偶像劇那樣“酥”的情節。唐欣恬認為:“有時候讀者看多了大道理和雞毛蒜皮,或者被現實壓得透不過氣來時,各種‘酥’更會打動她們,像是一種調劑品。對我自己也是一樣,進行偏言情類的寫作有助于我永葆少女心。但就算是偶像劇,也一定會有落腳點。”
網文中的“酥”(類似“心動”或者“肉麻”的意思),就是用來啟動每個讀者的少女心的。唐欣恬特別設置了一些“酥”情節。比如《但愿愛情明媚如初》,講的是男女主角從感情劈腿的得失中探討什么是感情堅守。男主在被人陷害一無所有之前,在伊犁給女主留了一座薰衣草莊園。比如《恩將求抱》從當代男女的理智和情感中尋找什么是生活的平衡,其中女主在雷尼爾山命懸一線,男主卻從天而降。
在設置這類情節的時候,作者寫得最嗨的還是聰明男人和聰明女人之間的對話,如果能寫到妙語連珠,就會很自嗨。
希望讀者如照鏡子般發現自己
在《裸婚》《裸生》之后,唐欣恬寫了《大女三十》等大量關注女性社會問題的言情文。唐欣恬說:“我自己的戀愛婚姻比較不走尋常路,這可能算是我寫作的一個優勢,但僅靠來源于生活遠遠不夠,要高于生活就要把人物更典型化,把情節更夸張化,把矛盾更尖銳化。其實還是要先找準一個點,具體說就是某一個女性群體面臨的考驗、迷茫、難題,有了這個點,就有了方向,寫作的過程就等于朝那個既定的方向去走。”
從自己的生活中抓出故事的靈感,這樣的“接地氣”,特別能觸動相似遭遇的讀者群。唐欣恬通過這個“點”放大后,擊中更多讀者正在面臨的“痛點”,也是當下女性社會問題的“點”。
比如,《恩將求抱》中十四年前的一次意外奠定了男女主角的性格,男主池仁對待感情一向全心全意地付出,感情用事,而女主江百果戒備心強,生怕受到傷害,從不敞開心扉,過于理智,甚至有些冷血、無情。這是典型的暖男和高冷女的故事,也是唐欣恬發現現實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感情中因為怕受到傷害,而不敢敞開心扉,漸漸習慣于通過計算得失去經營一段感情,也就是說理智得過了頭。
《穩住吧!女王》中女主郝知恩三十歲,離婚,帶著個女兒,事業有成,上進心強烈,特別拼,像一顆燃燒的火球所向披靡,卻忽略了人生中很多更重要的東西。男主金天二十七歲,同樣事業有成,但張弛有度,更懂得享受和珍惜。女主代表了現如今大批獨立、自信、優秀的女性,她們事業和家庭兩手都要硬,自己撐起一片天。原本最富有浪漫情懷的女性,如今成為生活的女漢子。還是男主幫女主找回了逐漸丟失的情懷和浪漫,給予她更完整的幸福,讓她在勇當女強人的同時,重新擁有小女人的一面。這類單身辣媽的故事,也是因為社會上離異人士增多,涌現了很多帶著孩子打拼的單身辣媽。這類女性人群成為了唐欣恬眼里的“點”。
這些女性社會問題的“點”會帶出更多女性讀者的“痛”,這種相似感受,成為唐欣恬讀者熱烈交流的焦點,這些讀者并以此結盟,從線上轉成線下的朋友。這也成為唐欣恬作品的特殊風景。
言情文的作者,要寫出特色來,各有各的魅力。唐欣恬認為:“言情文的梗都是大家寫爛了的,關鍵在于誰的細節更能打動人。我最希望讀者能對某一個人物,或者某一段情節感同身受,希望她們在看到某一處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啊,這就是我啊。”
在言情文創作中,唐欣恬最想表達的就是愛情的美好,未來值得期待,而努力就是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網文界的言情作者如過江之鯽,唐欣恬則自我定位為浪漫現實派或者叫現實浪漫派。
簡歷
唐欣恬,1982年出生,2007年開始網文創作,簽約掌閱文學,代表作《女金融師的次貸愛情》《大女三十》《裸婚——80后的新結婚時代》等,其中《裸生:生娃這件小事》獲2015年第一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優秀獎,《恩將求抱》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家協會推介的“2017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名單,《裸婚——80后的新結婚時代》改編成電視劇《裸婚時代》。
作品鑒
《女金融師的次貸愛情》
來自北京的溫妮與來自江南的肖言在美國留學時相識、相愛并同居。不料。肖言在臨回國前決意與溫妮分道揚鑣。為此溫妮也隨之回國,去了距離肖言不遠的城市上海,并在一家美國基金公司中擔任美股分析師。
溫妮邂逅了上司魏老板的朋友黎至元,一個長溫妮12歲的離異男人,但溫妮始終無法對肖言忘情,即使肖言的態度是若即若離。接著,溫妮得知了肖言的苦衷:肖言是被其親生父母賣至肖家,而又由于不慎致使肖家來之不易的親生骨肉遭人拐賣。肖言由于愧疚,對肖家二老言聽計從,溫妮為了不為難肖言決意退出。公司中變幻莫測,魏老板私吞客戶錢財與女明星產生緋聞卻又寬待屬下,溫妮屢受器重在受挫和努力中成長,同事有人知心有人違法也有的拿下證據為錢勒索……
作者點評:靈感來自我的個人經歷,但是小說中職場的部分一般會被我戲劇化或者“喜劇化”,更多的是給讀者提供新奇、有趣、驚訝的閱讀感受,并服務感情線。自認為不是什么職場奮斗大佬,所以從不敢說給讀者職場上的啟發和幫助。如果說“激發”,那就是做分析師是一個很理性、嚴謹的工作,那時候的寫作是作為我感性的宣泄,有時候深夜才下班,但打開文檔還是會覺得很享受。這是本人第一本出版作品,讓我堅定了寫作這條路。
《裸婚——80后的新結婚時代》
沒房沒車沒存款,卻偏偏有了孩子,于是童佳倩順其自然嫁給了與之相戀六年的劉易陽,搬入了劉家三室一廳的房子,拉開了四世同堂的序幕。婆婆溺愛孩子,一手把持,令童佳倩束手無策,而公公和奶奶卻重男輕女,對孩子冷言冷語冷面孔,同樣令童佳倩一腔憤憤。劉易陽的怠慢終于使得童佳倩萌生離婚之念,不料,劉易陽的同事孫曉嬈突然插足,又使得童佳倩不甘撒手。劉易陽和童佳倩各退一步,在外租房,搬出劉家,可生活卻日益不如意。帶孩子的困難,存款的支配,以及對對方父母的態度,各種問題接踵而來……裸婚究竟能不能裸來幸福?
作者點評:這部作品被改編搬上熒幕,帶給我最多的收獲和沖擊。
《恩將求抱》
十四年后,他們相逢,不知曾相識。池仁是“情感先生”,是感情用事的代表人物,對每一段感情奮不顧身,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江百果是“理智小姐”,習慣用數字和概率判斷所有人、事、物,在每一段感情中游刃有余,一次次全身而退。池仁以為她即使受到傷害,也能絕處逢生。直到他在恩將仇報后,幡然醒悟,她卻將所有的恩怨情仇通通拋下,和他展開了理智與情感的激戰。
讀者點評:故事中無處不在的精妙對話和戲劇沖突讓人讀來一氣呵成,酣暢淋漓。盡管其故事內容和世界名著《理智與情感》截然不同,但在藝術特色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男女主角的久別重逢和虐戀情深,彰顯浪漫的情調。
作者點評:男主角是出類拔萃的男秘書,女主角是頂尖的女發型師。男主角對每一位女性都予以尊重和寬容,但獨獨對女主角不擇手段;女主角對每一位男性都大刀闊斧,卻獨獨對男主角情不自禁。這都是我自己很喜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