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暴風雨前》手稿
太平的成都城,最近北門外紅燈教鬧得很兇。郝公館中,郝達三與兒子郝又三在客廳接待一位滿口新名詞的青年蘇星煌,對他關于效仿日本維新變法的宏論聽得似懂非懂。蘇與尤鐵民等一幫新派青年成立文明合作社,郝家將蘇視為“女婿”侯選人之一,郝達三贊助白銀50兩。紅燈教很快被剿滅。蘇星煌等人決意去日本留學,郝又三也動過心,終因留戀安逸未成行。他在家庭主持下與表妹締結了平淡婚姻,有了孩子。后來遇見文明合作社同人田老兄,被鼓動考上高等學堂嘗試“新學”,但又時時懷疑學習的意義。知識救國的風氣漸起,郝又三也和田合伙辦起一所小學,郝達三老爺出任小學監督。民婦伍大嫂頗有姿色,其丈夫在外當兵,伍大嫂靠當暗娼維持生計。郝又三與伍大嫂相好了,對伍甚是迷戀。尤鐵民當了革命黨返回國內,郝又三的大妹妹對他動過朦朧春心。郝又三受朋友感染,也生過革命之念,可是生活與觀念的惰性使他無法真的去行動。小學堂有頭無尾,無疾而終。四川教育會主辦運動會,省城各學堂加緊訓練。因伍大嫂說“你太秀氣,如果能更武辣一點我更喜歡”,郝又三報名參賽競跑,首輪比賽中郝又三竟跑出一個第一名。研究政法的蘇星煌也回國了,打算參與政治活動。
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曾用筆名老懶、菱樂等。四川成都人。中學時代親歷保路同志會運動。1912年開始寫作。1919年參加少年中國學會,同年赴法勤工儉學,入巴黎大學文學院等校學習。1924年回國,曾興辦紙廠,在大中學校任教,翻譯法國莫伯桑、都德、福樓拜等作家著作。
1935至1937年寫作《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等長篇小說,抗戰時期,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寫成長篇小說《天魔舞》,1949年后歷任成都市副市長、作協四川分會副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