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首屆人口較少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舉行 《民族文學》云南改稿會同期舉辦
5月16日至18日,由魯迅文學院與云南省作協共同主辦的云南省首屆人口較少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在云南麗江舉行。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丹增,中國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吉狄馬加及葉梅、范穩、陳東捷、孔令燕、徐則臣等出席并為學員授課。來自云南各地的景頗、德昂、布朗、普米、基諾、阿昌、怒、獨龍等8個人口較少民族及其他10個少數民族的50名學員參加培訓。
吉狄馬加表示,少數民族文學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是繁榮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題中應有之義。云南作為我國的少數民族大省,有著滋養和培育少數民族文學的沃土,其中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學創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通過這次培訓,更好地扶持培養云南各少數民族作家特別是人口較少民族作家,使邊疆少數民族作家主動擔負起文化戍邊、文化傳承的重任,主動融入到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大潮中去,為民族團結、民族進步、民族和諧作出應有的貢獻。
培訓班期間,專家們圍繞民族特色與現實題材創作等內容進行授課。他們表示,文學作品要用藝術的手段賦予現實人性的關懷,塑造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對于少數民族作家而言,要立足本民族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梳理本民族歷史和現實,努力推出更多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現實題材佳作。同時,要與時俱進,關注本民族在當下時代中的際遇,記錄本民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經歷,不斷創作新時代的民族文學精品。
此次參加培訓的8個人口較少民族絕大多數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創作者數量十分有限。來自這些民族的培訓班學員們表示,希望通過文學來追溯民族發展的軌跡和古老的歷史文化,不斷提高漢語創作水平。同時,希望在本民族培養更多的寫作者,不僅書寫本民族的歷史,更要書寫新時代,共同肩負起歷史和時代的文化重任。
自改革開放以來,云南少數民族作家隊伍已得到日益發展壯大。在歷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的評選中,來自云南的獲獎作家人數位居全國第一。在云南省作協駐會副主席范穩看來,云南的民族文學,既是云南文學事業的一張特色名片,也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已成為弘揚主旋律、宣傳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重要隊伍,不僅在傳承與繁榮云南民族文化中功不可沒,而且在文化戍邊、文化軟實力輸出等方面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
5月19日還舉行了《民族文學》云南改稿會?!睹褡逦膶W》主編石一寧出席,《民族文學》部分編輯與云南少數民族作家進行了面對面改稿。據悉,《民族文學》雜志將于今年第9期推出云南省少數民族作品專號,向廣大讀者集中展示云南少數民族作家當下的整體創作實力,也是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一次檢閱。與會者表示,少數民族文學正處于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時期,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的實施,帶動了各地作協和各大刊物對少數民族文學的重視,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少數民族作家要繼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向更高的藝術境界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