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做事不斷人不老——我所認識的黃永玉
    來源:光明日報 | 廖開明  2018年05月25日08:50

    《黃永玉的紫砂壺》展請柬 黃永玉/繪

    紫砂壺 黃永玉/作

    黃永玉是我崇拜的偶像,用現在的話說,我是他的鐵粉。我們相識近六十年,記得1962年,好友溫泉源帶我到美院宿舍,第一次見黃永玉,情景猶如昨日。居室很小,由于我們的到來,原先在那里的客人馬上起身告辭。他走后,黃對我們說,這是我的老朋友,出了點事。后來才知,他就是吳祖光。

    那時的黃永玉早已是鼎鼎大名的木刻版畫家了,是我最喜歡的為數不多的前輩版畫家之一。他的木刻版畫幾乎每幅都很精彩,題材新穎,構圖豐滿,造型生動,裝飾韻味,特別是畫中的刀法技巧,堪稱絕技。那幅著名的《春潮》,在洶涌波濤中,驍勇的漁民擲出鋒利的漁梭,刺向翻滾的大鯊魚,看那聯結漁梭在空中飛旋的繩索,簡直刻絕了!我想至今也無人能及。據說這是黃永玉特意到榮寶齋,跟木版水印技藝精湛的刻版技師學的,用單刃刀在梨木版上刻出變化多樣的單線,此技法難度很大,他運用在著名的《阿詩瑪》版畫插圖上。這套作品,被公認為是最具中國民族藝術風格的版畫經典。

    幾年前,我孫子上小學,我送他上學路上看他歡快的樣子,馬上聯想到黃永玉的版畫《全家送我上學堂》。這幅畫是他1960年創作的,同樣運用了木版水印套色技法,畫的是土家族爺爺媽媽送孩子上學的情景,爺爺戴著斗笠,叼著煙袋,手提飯盒,媽媽夾著雨傘,右手提孩子雨鞋,左手提個墨水瓶,腰間還別著水壺,孩子背著書包夾著小黑板,他們走在上學的路上。三代人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特別是那些生活物品,斗笠、雨傘、雨膠鞋,說明當地常下雨。飯盒、水壺、墨水瓶、小黑板,說明學習環境艱難,離家較遠,中午飯在校吃。這些都是當時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就是這樣艱難的情況,也比過去好多了,孩子有學上了,民族的未來有希望了。黃永玉就是土家族人,對這些更有很深感觸。他還為這幅畫配了首兒歌,我一時記不全了,便打電話問他,他一字不落地背下來:“爺爺七歲去逃荒,爸爸七歲去放羊,今年我也七歲了,全家送我上學堂。”這短短的四行兒歌,道出了社會時代的變遷。

    我雖與黃永玉相識多年,但我們見面卻不多。黃永玉曾說,他結識李可染先生多年,卻只去過他家一次。“為什么只一次?只是不忍心。一個老人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創作氛圍,一種藝術思路的邏輯線索。不光是時間問題。客人來了,真誠地高興;客人走了,再回到原來的興致已不可能。不是被惡意地破壞,不是干擾,只是自我迷失。我也老了,有這種感受,不能不為他設想。”他說的也是我所想的。除此之外,我還有另一思慮,他學識淵博,我學識淺,他的很多知識我是夠不著的,談不到一起恐面臨尷尬。我雖去他那里幾次,但都不是我單獨一人。每次都受益匪淺。聽他饒有趣味的談吐,知道許多奇聞軼事,更感受到他為人治學態度的嚴謹。特別是他那做事不斷、充盈著創造活力的精神狀態,世上藝術家少有。他不僅創作不斷,而且總有新的絕活。他常說,“我沒有一天閑著”“我每年都想做有意思的事”。這與他表叔沈從文的說法一致,“我們這里的人只想做事”。作家李輝先生說得精辟:“‘我們這里的人只想做事’,的確,我接觸的許多先生,無論在任何環境里,哪怕身處逆境,做事一直是他們心中所系。做事,讓他們內心沉穩而從容,文化的一點一滴,其實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過程中的積累,延續。正是如此,他們的生命才沒有荒廢,才在文化創造中安身立命。”黃永玉不正像一個盛滿文化瓊漿的神奇寶瓶,瓶里源源不斷地倒出芳香四溢的玉液,潤澤人們的心田。

    這不,我剛接到他兒子黑蠻兄給我寄來的請柬,他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黃永玉的紫砂壺》展,請柬是他的一幅畫,十分別致,中間畫他雙手張開提著紫砂壺,前面擺著一排紫砂壺,題字更有趣:“年紀大了,活得好好的,空耗著雙手總是愁人的,所以找了這些事來做,您有空請來看看。黃永玉敬約二〇一八年五月十九日 時年九十五歲 真誠地辭謝花籃和花圈永玉再叩”。九十五歲的老人有這種創造力,精、氣、神實為罕見。

    黃永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從何而來?憑我淺薄的學識恐難說清。僅知他少年離鄉,四處漂泊,飽嘗艱辛,磨礪了他的堅韌意志。特別是在那國難當頭、流離動蕩的歲月,他身邊的愛國志士、文化前輩影響著他,加深了他的家國情懷。同時他飽覽祖國山河,祖國母親豐富的文化乳汁,充實著他的知識儲備。在福建泉州,他有幸遇見弘一法師,受他指教,法師給他留下墨跡:“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這些文化養料滋養鑄就了他仁愛的藝魂。他風趣地說:“我死后的墓志銘都想好了:‘愛,憐憫,感恩’。”他的一切創造都是對祖國文化養育之恩的反哺。記得幾十年前,他就發出“民間美術是母親”的感慨。湘西,黃永玉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們這里的人只想做事”的地方,這里的人民也為他驕傲自豪,他們在新民歌唱道:“湘西在哪里?在阿公的故事里,在阿婆的織錦里,在沈從文的小說里,在黃永玉的繪畫里。”這是故鄉親人對赤子黃永玉的最高褒獎,我衷心地祝福恩師健康長壽,贊他做事不斷人不老!

    (作者:廖開明,系版畫家)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杨幂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久久精品私人影院免费看|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第一福利精品导航|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